新浪体育讯 北京时间11月13日,中国足协前任核心领导之一,中国足坛名宿马克坚因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于北京病逝。为外界所不知的是,当年中国青年队希望之星一代的领军人,德国人克劳琛曾早在1992年就与马克坚有一面之缘。事后,针对施拉普纳和克劳琛两位主帅的利弊得失,马克坚也曾向《体坛周报》记者冉雄飞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1985年,马克坚是那年中国出征世青赛的领队,在莫斯科,球队史无前例地进入世界前八;1992年,代表中国足协去德国选帅的马克坚险些把当年53岁的克劳琛带回中国执教,但在一次被误读的见面后,他却选择了施拉普纳;2005年,马克坚已经是一位退休老人,而由克劳琛率领的中青队却在荷兰给了黑暗中的中国足球一道曙光。
20年前的那群希望之星在回国后很快变成了“伤仲永”,而这一次,马老却说:“当年在德国选国家队主教练,主要候选人就是克劳琛和施拉普纳,那个时候中国足协没有钱,赞助商大众公司愿意埋单,但前提是必须是德国教练。”德国足协提供了两个他们认为比较合适的人选,其中一个就是克劳琛,但当年的克劳琛在德国足坛的名气没有施拉普纳那么如雷贯耳,“虽然是赞助商掏钱选教练,但中国足协还是希望选一个正宗的德国教练,克劳琛在德国属于援外教练类型,他没有在任何一家德国职业俱乐部有过完整执教经历,即使上岗也是几个月短期任教或者临阵救火。”
马克坚代表中国足协与克劳琛约见,经过短短的接触,前者的一番言论并没有打动他,“ 克劳琛本人很愿意到中国执教,而且他的履历表也显示他是一个适应能力很强的援外教练,但经过一番谈话,感觉他说话比较空洞,现在看来,当时主要还是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意识在头脑里面,因为此前赞助商大众公司也觉得老纳更适合一些,所以后来我们放弃了克劳琛。”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足球各种环境相对落伍的情况下,即使是换成克劳琛,他也未必就能逃脱施拉普纳的失败命运。但中青队在荷兰的成功,克劳琛又究竟发挥了多大作用呢?
“中青队这一次应该说是发挥出了真实水平,克劳琛在临场指挥、排兵布阵、赛前备战和针对性训练方面,都表明了他是一个很有水准的职业教练,当然我们不能把成功的要素归结到一个教练员身上,主教练的作用就像是一个炒菜的掌勺师傅,菜做得怎么样,首先是配料是否精良,原材料是否足够优秀,加上掌勺师傅的烹饪和火候,这些都是因素之一,这次中青的成功有很多必然因素,比如这支球队成立时间长达六年,而且接受了可可维奇等高水平外教的指导。球队的任务直接面向2008,中国足协青少部和技术部一直不遗余力地给他们创造众多锻炼机会,让他们打了很多世界性比赛,再加上职业联赛对这个年龄段球员也是特别照顾,虽然不到二十岁,但很多球员却已经有了一两个赛季俱乐部主力的经历……”
但可惜的是,与当年马克坚作为领队参加1985年世青赛的那支球队一样,这支中青队在淘汰赛阶段功败垂成。20年前,球队在1/4决赛输给东道主前苏联,而这一次我们在1/8决赛输给精神坚韧的德国人。“这场比赛,在两队意志力最较劲的时候,却暴露出我们的脆弱。但是在这个年龄段上,失败并不可怕,因为真正决定他们足球生涯是否成功的因素是未来路怎么走?”马老说。
1985年的中青队取得了世青赛第7名,但回国之后却因为种种问题,很多球员从此失去了继续踢球的机会,“现在我们的职业环境完全可以避免当年的悲剧,那个时候他们回国没有国奥队,没有国家二队,在地方除开少数球员能进入一队之外,很多队员未能继续足球生涯,那个时候国内球队编制比较少,体制不健全,队员全给耽误了,但现在这支中青队不一样,世青赛对他们只能算是一次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