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细数中国足球的五大洋帅 三人来华竟纯属机缘巧合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10月20日11:34  足球-劲体育

  从施拉普纳到杜伊,中国足球洋帅的历史比联赛职业化还长,而每一次洋帅的到来,都是当时在特殊的环境和条件下的“必然选择”。

  施拉普纳(德国)1992年6月16日-1993年5月30日

  施拉普纳能够进入中国,要感谢的不该是中国足协,而是大众汽车公司,“当时中国足协根本没有资金来选择外教,大众汽车赞助了中国足协,但选定了两个德国人作为候选,一个是克劳琛,一个是施拉普纳,于是施拉普纳走进了中国。”当时负责施拉普纳引进的马克坚坦承。那还算得上“崇洋媚外”的时代,于是施大爷的一根头发都走进了春晚进行拍卖,然而,从1992年6月16日来到中国,不到1年的时间施拉普纳就走下神坛,1993年5月冲击世界杯失败,施拉普纳被束之高阁,1994年广岛亚运会,施拉普纳正式被解职。

  霍顿(英国),1998年2月6日-1999年12月10日

  施拉普纳后,中国足协“吸取”了教训,决定用点心思,国际足联讲师霍顿恰巧打动了中国人,当时霍顿一些理念例如平行站位、442阵型等倍受中方队员推崇,1998年春,霍顿出任国家队主教练,年薪28万美元,由IMG赞助,随后霍顿兼任国奥队主教练,结果1999率队冲击悉尼奥运会失败,1999年12月被解职。

  米卢(塞尔维亚)2000年1月15日-2000年7月28日 “理论型”的霍顿既然不行,那就选实战型和有经验的教练,“当时我们的第一选择是桑特拉奇,因为他带领鲁能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桑特拉奇退缩之后我们便主攻米卢,米卢的优势在于能够带领不同的球队,并且都不是强队。最终为了出线的目标,我们选择了米卢。”马克坚也是引进米卢的主要负责人,在所有外教中,施拉普纳和米卢的引进是由马克坚负责的。最终米卢实现了目标,中国足球却没有实质性的改变。

  阿里·汉(荷兰)2002年12月22日-2004年11月17日

  2002年9月18日,中国开始了又一次选帅,在与特鲁西埃、范哈内亨、米歇尔、科埃略等进行接触后,原本并不在热门候选人中的阿里·汉杀出重围,成为中国队第四任外籍主教练。“阿里·汉是我们当时具备条件下能够选出的最佳人选了,选帅的工作不轻松,我们不是傻子瞎子,知道谁好,可好的不一定来,来了也不一定能够伺候好。”当时选帅组的一名人士如此告诉记者。2005年11月17日中国国家队主场7比0战胜中国香港队后因净胜球原因世界杯预赛小组未能出线,阿里·汉离职。

  杜伊科维奇(塞尔维亚)2006年10月20日-2008年7月17日

  杜伊的到来,中方看重的是杜伊在一些弱队身上体现出来的执教能力,并且有着米卢的成功经验。然而,习惯于拉郎配的中国足协忘记了曾经霍顿失败的教训,杜伊再次由国奥队主帅变成了身兼国奥和国足主帅的教练,最终因为国家队的失败而威信全无,2008年7月17日,奥运会之前三周时杜伊被架空,奥运会结束后杜伊正式离开中国。(陈永)

  新浪体育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关于 国足 的新闻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