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要闻回顾:

四年祈祷今朝梦成真 郑智上演中国版《一球成名》

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01月07日02:28  《体育画报》杂志

  我的梦

  他在岸这边以漂泊掩盖漂泊,以冠军睥睨冠军,用了四年时间算计一个梦,祈祷一个梦;青春将尽之时,他终于漂洋过海;郑智:中国版《一球成名》。

  本刊特约撰稿人 许绍连 图 本刊记者 郑福利

  很多次,郑智都在想象这一幕,并祈祷这一幕早些来临:妻子邵娜静静地将衣服及首饰慢慢收拾好,然后轻轻地放进行李箱中;行李箱边,刚刚学步的女儿睁大好奇的眼睛,默默注视着这一切。在一切都准备好后,他们坐上车,坐上飞机,飘洋过海。

  但是在2006年12月31日,当LV、Gucci、chanel、Bvlgari、Cartier、Dolce&Gabbana开始一件件被收进行李箱,当邵娜已经忙得不可开交时,郑智却觉得有些不真实。在这个外边是冰雪室内是暖气的下午,他打了几个大大的哈欠。他明白,这可能是他在下一次上场前最后的慵懒机会。下一次上场,他在2007年,在伦敦。现在的他透过沈阳的雪花,无法获知伦敦冬日的味道。

  就像他不知道自己和查尔顿这支英超保级球队绑在一起的命运会是怎样。2007年5月20日,他的租借合同将期满,等待他的,是未知的命运。

  这个时候,他被惶恐中的兴奋,兴奋中的惶恐夹击。

  也许他需要来自父亲更坚定一点的支持。

  但是50多岁的铁路职工郑海川并不像十几年前那样,是儿子人生的一个直接发动机。很久以来,他已经习惯跟着儿子跑东跑西,有一次还跑到慕尼黑去了。现在的他带着年华老去者的叹息,诉说着自己的意见——“我和大智他妈并不是特别主张他出国踢球,毕竟他这几年他在国内发展也挺好的。成了家,做了父亲,能够在国内安安稳稳地照顾一下家庭,没有什么不好”。

  16年前的冬天,郑智每天上午骑着自行车,前面背着书包,后面背着训练用具。从家里到学校,一骑40分钟。那个时候,郑智投奔在倪继德门下。为了进入那所业余足球学校,郑海川把惯于踢野球的郑智拉到门外苦练颠球两周,使本来只能颠一两组的郑智,在与能颠几十组的竞争对手中,未落下风。

  郑海川那个时候不这样心疼这个孩子。他和妻子曲丽在执拗地设计着郑智的未来,执拗地推动郑智。六岁时,郑智成为沈阳市重点小学大西四小学的书法特长生;但是在读到二年级时,他被沈阳市体委挑去练网球,几十个孩子的网球队,淘汰到最后只剩下几个人。郑智留在其中,但是网球队却因经费问题解散了。教练曾经要推荐他去长春继续训练,但是郑海川果断拒绝了,他觉得以中国网球的发展速度,没有几十年,成不了气候。

  郑智后来以第一名考入重点初中,他的妈妈又要以600元代价把他送到英语速成班。郑智成为一个听话的孩子,成为所有尝试项目中最出色的一个。虽然他现在的命运,由当时一位韩姓同学家长决定(正是他偶然发现郑智,将他推荐到足校),但是郑海川内敛而果决的推动力还是在促使郑智成为一个“凡事必果,凡事必优”的人。

  虽然现在郑海川的眼中只剩温柔,力量已经从他体内抽走,但是郑智仍然很好地继承了他的人生法则。在深圳队训练时的郑智,走路时孤身一人,并不三五成群,完全符合一个内倾性格者的特征,但这并不影响他球场上的地位。在那里,他的平和让位于凶狠,他是话事者。

  有时候他看起来和别人无关。有时候别人也在他突兀的面部线条面前,感到一种不可接近。在摄影师要他学习黄健翔,摆出一个张扬的造型时,他的嘴巴不那么自然地打开,但是眼神却释放了一个人的秘密,你会发现那里有一个很强很固执的自我世界。

  郑智从郑海川那里得到的智慧便是:平时少说话,但想的东西不能比别人少。一旦做起事来,一点也不含糊。更为重要的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从来都不能选择逃避或者一味埋怨,而是想法如何去解决它。

  这个性格内收的人在意识到自己有进入欧洲联赛的希望后,整整算计了四年,等待了四年。

  在2002年之前,郑智的视野还局限在国内。上苍保佑吃饱了饭的人民,对1999年还无球可踢,好不容易才在深足上岗的郑智而言,欧洲只是电视上的景象,只可远观。

  郑智说:“2001年我能够前往深圳,从无球可踢,到一下子成为甲A球队中的一员,是很多球员都梦寐以求的事情。”

  郑智很显然是一个善于感恩的人,当他离开辽宁,开始自己的第一次漂泊的时候,他首先想到的并不是2001年1月8日的转会摘牌大会上,在朱广沪叫出他的名字之前,他的心里是如何的忐忑不安,而是自己是如何的幸运。他足球生涯的转折点,可以说正是从这一时刻开始。

  2000年12月,在收到朱广沪电话的一瞬间,郑智感觉沈阳的冬天也一下子变得像春天般温暖起来。虽然1999年国奥队主力的身份让很多人一下子知道了他的存在,大连队甚至已经做好了由他来顶替孙继海空缺的准备,但围绕辽宁青年队所属权的官司,一下子让他和一大帮队友悬在了空中——留下没球踢,转会上不了榜。事隔多年,郑智这样形容当时的情景:“那才是真正的冬天,比沈阳零下20多度的天气感觉还要更冷”。

  有了阳光后的郑智,马上灿烂起来。在2002年底,他当选中国足球先生。这个时候,突然而至的几个经纪人,使他意识到自己距离迈出国门的那天不远。而时隔三年后再次回到国家队行列,也让他意识到,自己的未来之门已经越开越大。

  每个人都看到了郑智的能力与潜力,甚至连已经卸任的米卢也加了合唱,他疑惑自己世界杯时怎么就没有意识到这个年轻人的存在呢?

  郑智也是在这个时候感到内心的冲动,欧洲,就像眼前的月亮一样触手可及;他,开始焦急等待门的突然打开。但是,命运就是喜欢捉弄人,被一致看好的他并没有等到美妙的邀请函。

  两年后,也就是2004年12月,他才终于等到第一次出国试训的机会,而同一时期,至少看上去并不比他抢眼的邵佳一、谢晖却接连出现在了德国的赛场之上。

  这个时候,他在电视上看到邵、谢二人,有一种被放逐感。就像颠球,都颠那么多,但他被涮下来了。

  也许在那个时候,他在渴望齐达内。对他来说,这是一个高上的人物。他喜欢这个法国球星,是因为他看到了这个技艺高超者低调生活的内核——有些事情,不需要大声说出来。但在内心,他决不含糊。

  当大颗大颗的汗水从脸上淌下时,齐达内仍然在坚持自己的舞步,很多人被他的舞蹈诱惑了,其实他更大的意义是个等待者,坚持者。他有一种把90分钟坚持到死的内力。他等到了,他用并不擅长的头球将狂傲的巴西人送回家。

  “决不含糊”,郑智现在是,过去也是。

  这个不含糊的梦,说不清楚从哪一天做起,但是后来越来越烈,直至成为一种“心魔”——如果迈不出这一步,他无法原谅自己。

  他说:“我就是一根筋,想到的事情就一定要去做,而且一定要做成功,否则心里便一直不舒服,我无法做到对自己想做却没有做到的事情不在乎。”说这话时,郑智笑了,是一种胜利登陆后的笑。

  但在2004年12月,当郑智再度满怀信心前往柏林赫塔试训时,他被涮了。后来他又跑到南安普敦试训,接着被涮。他在柏林和当时的女友,现在的妻子邵娜通过国际漫游诉说苦闷,一万多元的话费没有消解掉这个事业的噩梦,却意外地推进了爱情。

  也正是从那时候起,从不看足球,也不懂足球的邵娜,开始下定决心,为这个男人作出牺牲。邵娜开始成为郑智的跟随者,开始成为一个梦想的共同祈祷者,她说:“既然这是他的一个心愿,那么我只有做出一些牺牲,全力支持他。”

  现实让郑智有些困惑,但他当然也只能无奈地接受。虽然柏林赫塔和南安普敦最终都没能成为他停泊的港湾,但是他并没有放弃,他“妥协”的方式,是将目光暂时投向国内,济南就这样成为了他足球生涯中漂泊的第二站。

  从深圳到济南,对郑智来说是一个偶然,也是一个必然。实际上,早在两年前,郑智便已经动了离开深圳的念头,原因说起来很简单,因为在郑智看来,深圳的环境对于自己静下心来踢球其实并不会有任何的帮助。2002年12月16日,他向俱乐部递交了转会申请。这是一个让朱广沪很伤心的决定,因为他刚刚拒绝重庆力帆队的邀请,答应帮助健力宝打造一支冠军之师,而在他的构思中,郑智正是这支冠军队伍中绝对的核心人物。朱广沪想尽一切办法挽留郑智,在广东奥林匹克宾馆,他与郑智几乎是彻夜长谈,最终郑智在上榜的最后时刻选择了“撤牌”。

  这一段“插曲”很少有人知道,郑智也很少对人提起。他更愿意提起的,是朱广沪对他发火的故事——

  那是他刚去深圳不久的事情:有一天晚上,出去剪头发,由于是和李玮峰、李毅一起去的,所以没有把时间怎么放在心上,结果归队晚了半小时。朱广沪不仅把他狠训一顿,而且告诉他:你不要以为你和他们都是国奥队的队友,便觉得自己和他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你必须明白,你要想达到他们那个水准,还有很多需要磨练的地方,还必须在生活与训练上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才行。

  这个上海男人也是郑智的启示者,后来,郑智没让他再发过火。

  2003年底,郑智再次遇到离开深圳的机会——上海申花开出了600万元的年薪。但,他又一次选择了留下。这次是因为一个承诺——他承诺要为深圳带来一个冠军。他做到了,虽然在2004年的大部分时间内,深圳队是在欠薪之中度过的。不过,2004年11月22日,当深圳队身披“金袍”庆祝夺冠时,他却踏上了德国试训之路。

  他有些迫不及待。

  事隔两年,谈到自己当初的决定,郑智的回答呈现了一个内敛者的思考本能:“每一个背井离乡来到深圳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追求,那就是想尽办法赚钱。对于具体的人来说,有着这样的思想与追求并没有什么不对,但是当这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内容的时候,浮躁、盲目等一系列的问题便不可避免地会表现出来,而对于每一个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来说,要想完全地置身世外,不受这种社会潮流或者风气的影响,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他觉得自己应该离开,必须离开。因为,“这样的环境对于我踢球实在不会有什么好的帮助。”

  巧合的是,就在2004年12月27日汇中天恒宣布接手深圳队的当天,郑智在女友的陪同下,也悄然出现在深圳,两人下榻的酒店,恰好就是汇中天恒召开新闻发布会的酒店。但是,这一“机缘”最终还是没能让郑智回心转意。2005年1月6日,在一觉醒来之后,他已经是山东鲁能的一员了,而他公开的转会费是950万元,实际转会费是1300万元,一个货真价实的中国联赛“标王”。

  失去国外发展机会的他,要求在合同里加上一条:如果机会合适,他可以随时留洋。

  如果没有亚足联在2005年11月突然到来的那个追加处罚,郑智的2005年几乎可以说是完美的。之前,他已经在经纪人的帮忙下,联系到德甲试训的机会。他决定再次向德甲这个他认为最适合自己的联赛发动新攻势。让郑智更加喜上楣梢的,女儿在这一年出生。

  11月11日凌晨,当亚足联的处罚消息传来时,郑智刚刚从西班牙参加完

阿迪达斯世界杯战靴发布会归来,在他的床头,摆放着女儿的一组照片。照片中女儿的笑容很美、很甜,但父亲的心情却很重、很沉。那刻,郑智内心的支撑点一下垮掉,他感到失去了平衡。

  全球禁赛半年。在亚冠赛场辱骂裁判,向裁判吐口水的指控。可以预见的嘲笑……这些,将掩埋掉他中超当家球星的所有光荣,将把他抛掷在无所事事的街头。他将成为一个阶段的“失业者”,而且是道德品质上受到拷问的“失业者”。

  在离开南京中山大厦的时候,他有意识地选择了傍晚国家队出去训练的时刻,他不想被看到,他也不愿意被看到。当他在清冷的月光下走出济南机场的时候,甚至没有任何媒体知道。

  齐达内也曾这样沉默,当齐达内走出世界杯决赛场地时,周围是数万人惊诧的目光。但是他把自己包着,快步走向了更衣室,他需要一个人走向内心的灾难。

  老实人齐达内和内敛者郑智,都有一个相对平稳的外表,但是在暗处却包藏着“不能被惹”的强烈自尊。他们似乎不是很愿意解释自己为什么发火,但是我们在这些匪夷所思的外象下,还是能看到他们内心的某些原则。

  在亚冠赛场和裁判发生冲突后的一年,郑智又在国内赛场与边裁发生冲突。我们在镜头前看到的都是郑智如何暴怒,以及队员如何拉扯他。而大家知道的原因竟然是边裁不和他握手。如果仅仅以此来进行因果联想,那么郑智就是一个挑衅者。但是事情一定会有更深层的原因,郑智的沉默,和中国足协处理态度的轻微,使这件事情成为一件“迷案”。

  郑智就这样,成为一个性格上的“合理者”,球场者的“非法者”。在谈起齐达内那惊人的一撞时,他持宽容态度。他宽容齐达内,也是宽容自己。但是,这样的冲冠一怒,会不会成为他英超奋斗史中的一颗定时炸弹?

  他会不会像那个意外失手的孩子,砸掉了自己小心捆好的玻璃?那些玻璃碎掉时,就像一座水晶宫被炸毁了。

  郑智在2005年11月一定听到了那剧烈的声响。

  这种灾难性的后果,迫使他成为一个能屈能伸的公关人。这个时候他不是齐达内,可以像黄药师一样,懒于与他人理论。他必须重新站出来,恳求门重新打开。他还年轻,还没有建立起足够的声名和地位。

  在短短一个星期之内,他和俱乐部不停地打电话,不停地找律师,不停地研究申辩的方案。后来,事情扭转了。在2005年12月5日晚,一个好消息从吉隆坡传来,亚足联对郑智的处罚,从最初的“半年内全球禁赛”,改为“禁止参加三场亚足联主办的比赛”,这使他缺席了后来的三场国家队的亚洲比赛,但这确实已经是他能够期待的最佳结果了。

  几乎就在“改判”消息传来的同时,关于他出国的话题也再一次被人们提了出来。但在沈阳家中的那个夜晚,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做出了这样的决定:“俱乐部这次帮了大忙,我不能没情没义。”于是,像三年前一样,在利益与恩情之间,他选择了后者。而且,如同三年前一样的是,他发誓要用自己的表现,为球队带来一个联赛的冠军。

  他不能成为情义的叛徒。但是我们也期望他不要成为脆弱情绪的坚守者。

  郑智再一次做到了他想做到的,而且这一次不仅是联赛冠军,甚至还包括了

足协杯冠军。作为一名中场球员,他的21个进球,估计也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一个纪录,难以逾越。当“足球先生”的称号再一次理所当然地与郑智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他再一次的起飞与漂泊也就顺理成章地临近了。

  所不同的只是,这一次他显得更为沉稳与低调,他知道梦还没有死,还火热着。但是他已经不愿意成为一个过于自信的人——他知道巴西阿根廷那些最优秀的球员,也在欧洲坐着板凳。他知道对中国足球的不信任仍然挂在欧洲俱乐部脸上。

  他开始努力避免自己成为消息源。

  直到2006年11月20日,也就是他出发前往英国的前一天,有关他前往英国洽谈合约的事,才被朱广沪不经意间透露,而知道这一消息的记者,只是有限的一个人。

  四年的追梦,两年的蛰伏,郑智终于迎来了他希望看到的结果。对于几乎被公认为中国目前最好的球员的他来说,这显然是一个迟来的喜讯。得知这一消息的朱广沪,第一时间便将自己的祝福送给了郑智,并且以无比肯定的语气表示:“大智没问题,不论在能力上,还是在待人处事上,他在英超站稳脚都应该没有问题。”

  2001年初,朱广沪把郑智刚刚召到深圳队的时候,他便已经做出了大胆的预言:“这小子,前途无量。”当时,他给出的注解是:“他跟其他球员最大的不同,是他知道什么是自己想要的,而且知道如何去得到自己想要的。”在对郑智的具体使用上,他不仅让很多人咋舌地把郑智从后卫的位置提前到前卫,而且做出了一个更为大胆的决定,由他顶替彭伟国在前腰的位置。要知道,即便到现在,彭伟国还依然被视为是近几十年来中国队脚法最华丽的中场。这一决定导致彭伟国提前退役。但,在短暂的失落与郁闷之后,现今在商场上呼风唤雨的彭伟国大度地承认:中国球员中,能够接替自己甚至超越自己的人,应该只有一个,那就是郑智。

  肯定郑智的,甚至并不只是中国人。2004年底,试训柏林赫塔队虽然以失败而告终,但德国记者在观看了郑智的表现后,几乎一致地给出了高评价,甚至有媒体说:“俱乐部犯了一个错误,没有和郑智签约,他是一名真正的巨星,我们宁可把那个瞎眼的安哥拉人送回家!”试训以失败而告终,郑智当然也感到失落,但他并不后悔。

  后来有朋友对郑智说,他不该在没有弄清对非欧盟球员名额有限制的情况下就去德国试训,更不该在一家俱乐部试训刚刚结束就又到另一家俱乐部试训。

  郑智只说命不好。因为去柏林赫塔,是因为之前得到消息,德甲非欧盟球员的名额可能增加,结果试训的过程中,有了不再增加的规定;去南安普敦,当时对方正处在保级阶段,俱乐部刚刚更换了主教练,而恰好他是先前的主教练所看好的,又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没有人知道两年前的试训失败是不是可以算做郑智现在一步到位的“成功之母”,但是,至少在心态上,2006年11月21日,当他和妻子邵娜一起来到查尔顿俱乐部时,他显得要淡定并沉稳得多。“国内很多媒体认为我这次去查尔顿又是试训,实际上,我在那里总共只停留了两天,根本就不可能是试训,我去,就是洽谈合同的。”

  在伦敦的第一天,查尔顿一线队放假,俱乐部安排专人带郑智参观俱乐部、训练基地及比赛场,甚至还专门带他到附近参观,一方面是让郑智熟悉环境,一方面也是征求他的意见:这样的生活与训练环境,你是否能够接受?俱乐部的这种人性化考虑,让郑智受宠若惊。

  第二天上午,郑智与球队主教练见面,并按照他的要求,跟随球队参加了一堂训练课,他当然希望看一看郑智的状态,但这并不是试训,因为当天下午,郑智就已经开始跟俱乐部的CE0洽谈个人的待遇与工作合同了。

  第三天,郑智启程前往多哈,同一时间,他的劳工证开始申请,并很快就拿了下来。就是这样,一个想了整整四年的事情,在短短两三天内搞掂。

  一切水到渠成,幸福像太阳,照射在冬天的苦修者身上。一个人的梦,圆了。

  让我们再次回到2006年12月31日这天,回到这个临行男人身上。

  因为拍摄的需要,他又把LV、Gucci、chanel、Bvlgari、Cartier、Dolce&Gabbana翻了出来。当它们逐件出现时,引起了化妆师的逐次惊叫。《SI体育画报》这次约请的化妆师曾参与林依轮、孙悦等明星的影像拍摄,在他看来,这个踢球的奢华惊人。他看到世界一线品牌几乎团聚于此,有些是限量版,有些在内地根本买不到。

  郑智开着自己的

宝马X5,带摄影师到影楼。在那里,他把高档皮衣和首饰随手扔在一边,并不忌讳别人的触碰。郑智曾说他并不是那种崇尚名牌的人,只要是他看到顺眼的服装,就会买下来。如果这个服装正好是名牌,在价钱方面他决不会吝啬。

  这就是中超联赛给予最佳球员的物质奖赏。但是物质是物质,梦想是梦想。“双冠王”或者“中国足球先生”只是祈祷过程中的一个砝码,它们抵不上手头这五个月的短期合同。

  而捧着这合同的郑智,在承受惶恐中的兴奋,兴奋中的惶恐夹击时,开始新一轮的祈祷。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98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