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青国少无缘世界大赛 奥运战略带来严重恶性规律?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11月09日11:55 足球-劲体育 | |
记者赵震加尔各答报道 从2004年的一冠一亚,到2006年国青、国少双双无缘世青、世少赛。中国足球的反差似乎过于强烈。但这看似强烈的起伏却恰恰是中国足球“奥运战略”急功近利带来的恶性规律。 如果我们仔细梳理一下,就会惊奇地发现,自从1992年奥运会规定球员参赛年龄不得超过23岁之后,中国的青少年国字号球队就以四年奥运会为期有规律地起伏。青少年赛两年一个年龄段,奥运年龄组则是四年一个年龄段。就像苹果的种植有小年、大年一般,每当国青的年龄段与国奥重合,总是能够取得好成绩,而一旦落入非国奥年龄段,留给我们的就常常是失望。 1977年龄组是悉尼奥运会的年龄段,那届国青拿了亚洲第二,请注意那支球队还只是一支由国内留守球员组成的球队,当时最强的健力宝还在巴西留学。1979年龄组由陈金刚带队,但在泰国清迈举行的亚青赛上他们小组赛就被淘汰。 沈祥福带领的1981年龄组是雅典奥运会年龄段,那届的国青取得了亚洲第三,而且还在小组赛里历史性地战胜了韩国队,一时让人热血沸腾。转过年来的世青赛上更是打进16强,而且与后来的冠军阿根廷杀得难解难分。而1983年的国青队由王宝山带队,那届比赛也是小组赛就被淘汰,球队还爆出了拜金少年的丑闻。 到了08奥运这批球员,1985年龄段国青队再次夺得了一个亚洲第二,而且在世青赛一鸣惊人,打出了中国球队在世界大赛上最精彩的进攻足球。而1987年龄段国青,虽然小组赛三战全胜出线,但竟然输给了约旦,继续了小年国奥队无缘世青赛的传统。 并不是中国足球四年才产生一批爱踢球的孩子,而是在“一切以奥运为中心”的战略下各级青少年队自觉地向奥运年龄段“靠拢”。那些处于小年年龄段的孩子常常改小年龄参加下一个奥运年龄段的竞争。以08为例,1985年龄段国青是在1000多名国内青年球员当中选出来的,而1987年的国青选材面一下子锐减到了300多人,前后仅差两年,而且都正值职业化最火的年份,你相信中国有天赋踢球的人会一下子减少这么多吗? 非奥运年龄段国青球员的命运也很让人担忧。1979年那批国青队员的素质最好,李毅、肇俊哲、刘云飞、王亮后来都入选了国家队。1983年龄段国青亚青赛之后就默默无闻,只有一个1985年的赵旭日后来成了名,再就是张烁,其余的球员已经不知所踪。 这批1987年的球员一度让不少圈内人看好,但在亚青赛失利之后他们的命运同样让他担心。除了7名入选国奥队的球员之外,其他球员回国之后将回到各自的俱乐部。这支球队里的大部分球员已经在中超或者是中甲的俱乐部当中打上了比赛,但接下来的几年里,如果没有国字号比赛的支撑,他们在各自俱乐部里的命运同样让人担心。 不过仍有一些球员被看好。本次亚青赛改打中后卫的戴琳就是其中之一,虽然最后一场比赛里送给了对方一个点球,但戴琳在整个比赛里的表现让贾秀全非常满意。他说:“如果给戴琳点时间,他在位置上再找到点感觉,未来的国字号里肯定有他的一席之地。他有身高有速度身体又好,是个好中卫的材料。”贾秀全甚至半开玩笑地说:“得让辽宁队的唐导给我点回扣,我这又给他们培养了一个好中卫。” 对于中国足协来说,未来的青少年足球发展如果想要避开大小年的规律,首先还是要放弃浮躁。“青少年足球就是为了培养人才”,这种话不能只是说说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