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杜伊首训让观众大失所望 内容平平如同小学生作文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11月06日15:19 新民晚报

  

杜伊首训让观众大失所望内容平平如同小学生作文

  七年的等待,等来了国奥又一名洋教头,却没有等来一点新鲜感。当塞黑老头杜伊腆着肚子走进黄埔体育中心时,他或许还没有充分意识到,中国人向来对“第一次”是多么地看重。在他用一种常规甚至平庸的训练方式结束自己的处子秀后,场边观摩的记者忽然有了这样一种感觉:他的答卷更像一篇小学生作文,而且还停留在只会用逗号、不会用感叹号
的阶段。

  无创意内容平平

  如果把国奥队征战2008的历程看成一部大手笔、大投入的电影,那这部片子的开头一定要一下子揪住观众的心。人们对杜伊科维奇的期待是有理由的,其一因为他是足协耗费6个月“海选”后的中标者,其二也是国奥队自英国人霍顿执教之后,时隔七年再度迎来外教时代。所以人们都期待着老头能给处于第三世界的

中国足球带来一些先进的东西,哪怕一点点。就像当年米卢引进“网式足球”的放松方式,让国内球员感叹“大长见识”一样。

  可惜人们都失望了。一个半小时,杜伊科维奇的训练手法与内容毫无新意,一如他那看上去忠厚老实的面庞。3时50分训练开始,先是慢跑热身,再是压腿放松,接着是“遛猴”练习,然后是分成两组进行传球、抢球的训练,稍稍有一点技术含量的便是最后的半场分组对抗。当5时20分杜伊带领队员用掌声结束这一个半小时的训练时,一旁的记者不由得面面相觑:就这样完了?

  “对,你们的评价没错,因为这堂课我并不觉得很特别,只是我带领球队的一节中小强度的训练课而已,主要目的是观察球员们的移动、控球和选位能力,没有其他想法。”训练结束后,面对记者的质疑,杜伊谈起了他自己的观点。“干什么事情都需要一步一步来,今后的训练我会跟球员传递更多的要求和信息。”

  求表现队员卖力

  同杜伊的悠闲相比,训练结束后走下场的球员可就不那么轻松。“有些累,可能太卖力了吧。”

申花小将王洪亮带着红扑扑的脸,喘着气说。

  王大雷等7人正在印度参加亚青赛,毛剑卿和赵旭日又因为腿伤只能围着球场慢跑,再除去关震和杨启鹏两名门将,原本27人的集训大军,只剩下16人可以参加场上的对抗。第一次在新教练面前谁都想好好表现一把,也难怪球员们个个都非常卖力。而最后的9对9半场比赛持续的时间也最长,足足有25分钟,联赛结束后许久不碰球的队员经过这样一番折腾,自然气喘吁吁。

  训练结束后,陈涛和冯潇霆作为球员代表出席了媒体见面会,留给他们的问题是:第一次跟杜伊训练有没有感受到特别的地方?冯潇霆的回答有些避重就轻,“我们大家都很努力,争取以最快的速度来适应新教练的技术打法,学习更多的东西。”能听出他的潜台词:对不起,我实在说不出啥特别的来。一旁的陈涛挺身而出:“我觉得今天的对抗比较多,跟我以往的训练有些不一样,强度比较大。”

  是的,除了队员所说的“强度”,“杜一期”没有给人带来一点感官上的刺激,国奥就在这样一种循规蹈矩中上路。由此人们心中的疑虑也在加剧:这样了无生趣的开头,能带来高潮迭起的将来吗?

  特约记者关尹(本报广州今日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840,000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