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难题考验国奥新帅 不解中国足球环境成杜伊软肋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10月17日02:50 新闻晨报 | |||||||||
□晨报记者袁崴 球迷们翘首以待的国奥新帅杜伊科维奇本周即将到位,抵达北京与中国足协商谈合同细节,不出意外的话,他将在未来两年内执掌最重要的国奥队的教鞭。 那么,他在中国的前景怎么样呢?记者个人以为,如果杜伊科维奇不能处理好以下
如何摆平和媒体的关系 “杜伊科维奇夸下海口,要将中国国奥队带进北京奥运会四强”,这篇所谓采访经某家专业媒体报道后,已被全国媒体援引,杜帅也已给人留下了夸夸其谈的印象。时隔未久,另一家专业媒体采访他时,杜帅称此前从未接受过任何中国媒体的访问。 一场围绕着杜伊科维奇的没有硝烟的媒体之战已经打响,甚至可以想见,这场战役将持续于他整个执教过程。在这方面,国足前主帅米卢蒂诺维奇有着深切的体会,正是他同某位女记者的“零距离”接触,“得罪”了诸多其他记者,也使他在执教前半阶段风声鹤唳,稍有不慎即被喊“下课”。 如何处理与“善战”的中国媒体的关系,将是杜伊科维奇来到中国后学习的第一门功课。 对足协是妥协还是硬顶 中国足协相中杜伊科维奇的一大原因是其性格柔和、善于管理,但这恰巧是一柄双刃剑,如果杜帅过于对足协言听计从,那么他很可能陷入沈祥福、霍顿都曾遭遇过的泥潭。 这样失败的例子在中国实在是太多了。本土教练戚务生本来干得不错,但1996年他领会领导精神,在肇庆一天一万米训练体能,大赛前两周几乎整垮了队员,结果亚洲杯一败涂地;沈祥福也是根据领导意思搞长期集训,把年轻的国奥球员练得脾气都没了,谈何打仗踢球;霍顿时期,国家体育总局根据奥运队不许放假的规定,强令放假三天的国奥队立即集中,搞得霍顿当时闹着要辞职,时任足协副主席王俊生写检讨。 一般来说,但凡有才能的人,多数也是有性格的人,同样举米卢的例子,他正是坚持了自己的方法才把中国足球带到了最高峰。如果杜伊科维奇在执教过程中不能排除外界特别是来自上级领导的干扰,让所谓的专家们牵着鼻子走,那下课只能是早晚的事情。 中国足球环境将成其软肋 来中国之前,杜伊科维奇在自己家中恶补中国足球的比赛录像,但他对中国足球的了解仅限于手中几盘国青队在土伦杯上的录像带。对中国足球的不了解,正是他的最大弱点。 目前中国足球外部环境一天不如一天,而足协政绩工程的压力会全部落到国奥身上,再加上中国球员一到大赛就失常,杜伊科维奇前景很难被看好。尽管他在今年世界杯上将加纳带到了16强,但杜伊科维奇率领中国队出成绩的难度要远大于带一支非洲球队。 或许,杜伊科维奇根本没意识到在中国执教的险恶,赋闲在家的他迫切需要的是一份工作。但他怎么才能做好这份工作?中国足球“假赌黑”的大环境,将是杜帅必须适应的最大问题。回首中国的外教,从施拉普纳、霍顿、米卢再到哈恩,实际情形是十个外教九个栽。 根据杜帅简历,他只在1995年的时候带过南斯拉夫的青年队。由于青年队的比赛跟成年队的比赛还有一些差别,存在着更大的偶然性,因此训练比赛的时候如何驾驭队员就成了关键问题。在这方面杜伊科维奇明显缺少经验。尤其对于中国足球脆弱的神经,一些技战术之外的东西更能起到微妙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