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奥解析:崔鹏到左路是妙棋 全攻全守有体能支撑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5月18日11:11 足球-劲体育 | |
记者付晓海报道 对阿根廷比赛的下半场,贾秀全把崔鹏调到左路。这是一着妙棋,因为从上半场的表现看,中国队的左路偏弱,对方3次从左路形成突破,直接威胁着中国队的球门。究其主因,是毛剑卿在防守上的精力投入不够。崔鹏攻防更为平衡,他到左路后,不仅大大缓解了左路的压力,同时也让毛剑卿的发挥空间更大。 全攻全守有体能支撑 与首战捷克的换人显得有些被动相比,次战阿根廷的三次换人都是主动换人。这也显示了贾秀全对比赛的控制能力比第一场有所进步。贾秀全追求的是一种全攻全守的打法,进攻时兵力投入很大,反击中确保进入对方30米区域4人,阵地进攻不少于5人,防守时要求在中路至少形成5人以上的密集防守。 从两场比赛国奥的总体表现来看,经历了联赛锻炼的这批国奥队员不仅比赛经验明显高于对手,而且在技术上并不占下风,在临场处理球的合理性上也要好于对手。这为贾秀全贯彻一种更为积极的打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条件。 首战捷克和次战阿根廷,国奥的基本阵型都是4231,进攻中要求两个边前卫大胆压上,反击时投入对方30米的兵力达到4名,阵地进攻时对边后卫也要求助攻。首战捷克,上半场谭望嵩的右路助攻就有五次,刘建业的左路助攻也有两次。当边后卫助攻上来之后,前卫队员大胆内切,国奥队在上半场能够给对手实施强大的压力就是因为前场进攻点多,同时第二点的控制比较得力,能够连续给对手施压。 然而这样的打法对于球员的体能是一个很高的要求。也许是因为赛制是40分钟的比赛,国奥队的队员基本上都在联赛当中打上了主力,所以对于40分钟赛制的体能估计有些过于乐观,导致了下半场捷克加强反抢并阵型提前后一段时间内体能明显下降,局面被动。对于两个活动范围最大的边前卫来说压力更大,所以贾秀全首战下半场的换人首先是边路调整,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被动换人。 第二场比赛国奥队吸取了第一场的教训,虽然两个边前卫仍然经常内切和换位,但是边后卫不再轻易助攻,前20分钟谭望嵩没有一次助攻到对方30米,刘建业则干脆基本不过半场。边后卫的回收使得由攻转守时两个边前卫的防守责任只限于就地反抢,同时双后腰的位置在阵地战时也略微靠后一些,基本上放弃了第二进攻点,防守的职能更多一点,这样一来大大节约了体能,所以中国队全场比赛的体能分布比第一场显得更为合理。阿根廷队其实也吸取了捷克队打国奥的经验,全场比赛贴身比较紧,但是捷克队员贴身后有一定的力量优势,他们的贴身防守更消耗中国队的体能,而阿根廷队在身体上却略微吃亏一些,所以中阿之战虽然上半场双方在中场的拉锯战中显得相互消耗,都拿对手无可奈何,但是这等于阿根廷队放弃了自己擅长的传接球特点转而投入并不占优的贴身消耗战,所以从下半场的体能情况看,中国队却反而好于对手。 扼制住对方第一反击点 从防守来看,中国队最大的特点是对对方反击点的第一点控制得比较得力。两场比赛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当中国队的后腰投入进攻时,赵铭的位置明显前提,顶到对方第一个反击点上,利用他的头球和身体优势瓦解对方的进攻。打阿根廷的比赛对方全场比赛没有能够发动有效的反击,最重要的的原因就在于此。而打捷克的比赛中,上半场中国队的这套战术也很有效,下半场捷克队作出了调整,在阵型前移后防守时也在前场留了两个攻击点,而且反击直接避开赵铭打刘宇这个点,也给国奥队也形成了一些威胁。所以刘宇虽然在保护这个环节上做得不错,一对一的上抢能力还有待加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