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秀全上任折射另类尴尬 元老会意见再被足协否定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4月04日00:32 新浪体育 | |||||||||
新浪体育讯 虽然不能明说,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中国足协对于克劳琛并没有多少兴趣。尽管这位德国老人一再声称自己愿意当一次白求恩,并且在不同场合多次表示对国奥08年扬威的信心,但从去年荷兰世青赛上某些官员的颐指气使,到如今三缄其口的冷处理,都表明足协并不愿意把饭碗与克劳琛联系在一起。之所以没有撕破脸皮断然回绝,说到底还是一个钱字——与德方的合作在没有找到合适赞助的情况下,可能就是唯一的资金来源。
所以当今天下午足协宣布由瑞士盈方公司全权代理“中国之队”项目时,克劳琛所依赖的最后资本也就不复存在。作为国内教练中最熟悉国奥适龄球员的贾秀全,捧起帅印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只要在5月土伦杯上的成绩说得过去,贾秀全很可能就此被扶正,中国人带队征战北京奥运会也将成为现实。 克劳琛肯定不爽,失去当顾问机会的霍顿也肯定不爽,但不爽的应该不止他们两个。 贾秀全的走马上任是不到4个月来,中国国家级球队主教练的第二次履新,前一个就是女足的马良行。而他们两个恰恰是足协下属教练委员会极力反对的人物,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最终上位,最感到尴尬的应该是这个“元老会”。 当女足主帅候选人最后锁定在王海鸣和马良行身上时,包括马元安、金志扬、马克坚、沈祥福、高丰文、徐根宝等一批老教练在内的“元老会”一致倒向了王海鸣。为什么不同人对同一事件的认识如此统一呢?元老们的解释是马良行有失败经历,而且离开女足时间较长,但他们忘了,除了马元安,他们才是女足的“门外汉”——让外行对内行评头论足,本身就是一件不合情理的事情,何况他们关注的还不是教练本身水平或者技战术能力的问题。最终足协选择了马良行,事实上说明对于元老们的所谓意见并不认可。 如果说元老们对马良行的评价停留在足球层面的话,那么对于贾秀全的评价就上升到“人品”高度了。1999年、2003年,贾秀全分别从国少和国青主教练位置上辞职,元老们据此认定贾秀全“没有责任心”。在法制日益完善的今天,只要合同允许,辞职就是合法行为,何况,当觉得自己无法胜任某项工作的时候,主动辞职恰恰是责任心的体现。元老们的观念却还是“工作就要全力投入,不行也要硬抗”的旧思想,最终得不到足协的重视也是必然。 足协当初成立教练委员会的初衷是多听取意见或者建议,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但实际上,委员会中除了马元安和徐根宝曾经有过辉煌外,其他人要么远离一线,要么执教经历并不成功,大多数人恐怕并不能在技术层面上给予足协更多的建议,这两次选帅过程中游离于足球之外的意见便是证明。指望他们一下子水平陡增并不现实,所以类似的尴尬恐怕还会有下一次。(晓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