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定位球战术优势不够明显 中国队进攻依旧显得初级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2月23日11:18 足球-劲体育

  在中巴之战后,中国队马上就要面对的就是同伊拉克队的比赛。尽管两球获得胜,但是在比赛重还是暴露出诸多不足,其中最迫在眉睫的就是进攻问题。“威锋”组合在赛前本来是定位球上的两个高点组合,没有想到在前场进攻打不开局面的情况下却成为最终武器,而且是一个角球一次反击,这样的进球对于朱广沪来说可谓“我猜到了开头,却没有猜到这样的结局”。很显然,中国队目前的前场进攻战术依然十分初级,面对技术、身体都明显不如中国队的巴勒斯坦队,中国队在前场的战术组合然显得混乱无序。

  比赛一开始,

中国队的战术思想就很清晰,那就是通过两个边路来创造机会。然而蒿俊闵虽然在一分钟就实现了一次突破,但是他的传中却没有质量。整个上半场中国队的传中只有2次,而且都来自蒿俊闵,但是这两次传中都以失败告终。双后腰李铁和赵旭日在防守时能够相互补位,但是在进攻中却更多地依赖赵旭日的直传球。赵旭日在上半场的表现有些失常,几次直传球都没有能够传到接应队员脚下。去年在北京队打得十分出色的陶伟,在国家队发挥却极为一般,上半场只有两次传出威胁球。中路队员的急躁使进攻显得十分单调,打到两个边路的传球都缺乏中路队员的接应。33分钟和35分钟,蒿俊闵和曹阳各有一次在边路带球面对3名防守队员的情况,其他的中路队员并没有及时接应,而是跑到前场准备接他们的传中球,这个细节反映了队员的心理有些急躁。同时,上半场中国队在前场的一脚传球很多,总想打快,但是一方面对手密集防守,另外一方面自身的传接球技术也不过硬,反而欲速则不达,显得进攻失误率过高。

  下半场朱广沪作出的最大应变就是要求中路队员对两个边路给予更多的支持,51分钟和55分钟,中国队连续两次在右路形成了2打2和3打2的配合。但是由此也看出了最近深受朱广沪赏识的蒿俊闵存在的局限性,这名小将在比赛中表现出了很强的突破能力,但是他的传中球却成为致命的弱点。全场比赛蒿俊闵在右路一共传中5次,但没有1次把球传给本方队员。经过上半场之后,对方后卫也已经掌握蒿俊闵的突破线路,这样一来他这一侧的攻势威力也大大降低。下半场中国队在左路大禁区角发动了两次很有威胁的进攻,其中点球机会就是李毅在这个位置传给陶伟的,中国队能够在这个位置发动进攻与曹阳的扯边掩护有很大关系,但是曹阳随后的几次过于执着的下底却显示出这样的进攻路线其实并非中国队有所准备的战术。

  全场中国队获得了12个角球和9个前场任意球,但是靠定位球只取得了1个进球,第一点的成功率只有28%,面对身高明显不如中国队的巴勒斯坦队,我们的定位球战术并没有多少优势。

  从战术调整和换人看,朱广沪的思路比较清晰,特别是陈涛换陶伟是一次很合理的换人,虽然陈涛上场后并没有非常抢眼的表现,但在两个边路的进攻受到遏制之后,陈涛在前场的控球能力和突破能力却能制造一些机会。由此也可以看出,在北京队表现非常好的陶伟更适合于打那种攻防比较平衡的球队,他的直传球和一脚传球具备相当的水准,但是在对方密集防守时,陶伟的远射和突破能力都比较一般,反倒是陈涛这样的球员更能够制造威胁。(付晓海)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5,370,000篇。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