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青总结审判克劳琛:缺乏主教练应有的沟通能力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7月15日09:51 体坛周报 | |||||||||
特约记者金文报道 国青总结无法回避“克劳琛”,这三个字眼也几乎成为香河总结会上被提及次数最多的词汇。在肯定克劳琛在战略战术上的功劳之际,与会人士也提出了他在具体用人、临场指挥、特别是交流沟通方面的不足。 在国青队总结会议上,对于克劳琛这位64岁的德国老头,总结组的意见可谓褒贬不一,既有对于他宏观战术的肯定,也有对于他局部指挥失误的批评。对于克劳琛最大的肯定
在褒奖的同时,“贬”克一方面是针对克劳琛对于战术和体能训练缺乏足够的重视,“事实上世青赛后来的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我们在体能和力量上的准备确实不够,否则我们可以做的更好!”另一方面是在具体用人方面对于克劳琛的质疑,特别集中在中德一战的换人战术。“这个问题是非常明显的,当时左边路已经非常吃紧,屡屡成为对方的突破口,只有通过换人才能完成战术重组。结果最后一个球就是从左路突破传中,被对方破门的。这个换人战术上的错误,克劳琛要承担责任。” 对于克劳琛的意见最为集中的还是“缺乏主教练应有的沟通能力”。“作为主教练,他应该和球队、球员保持良好的沟通,这样才能和球队真正融为一体,但是从之前的情况来看,克劳琛在沟通方面做的很不够。”国青队在巴特基辛根的时候,中方多次希望克劳琛能够随队住在一起,就是认为:外籍教练本来就不熟悉球队情况,只有住在一起,才能更好更快地保持沟通,“主教练随队也是一贯的传统,否则怎么掌握球员的状态?”但是直到离开巴特基辛根,克劳琛也没有和球队住在一起。“这里面固然有文化差异、生活差异的问题,但造成的沟通问题也是很明显的。” 足协一把手谢亚龙也向巴特基辛根方面提出了类似的问题。世青赛之后,巴特基辛根市长劳顿巴赫和德中足球促进会经理格莱纳回访北京。劳顿巴赫向谢亚龙当面询问:“如何评价克劳琛的表现?”谢亚龙既肯定了克劳琛完成了既定任务,同时也明确指出“优秀教练员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