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劳琛文凭VS杨一民细节 谁在决定国青现在(图)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6月27日00:51 新京报 | ||||||||||||
克劳琛到底是什么水平·这届中青胜利到底是谁的功劳·是开会开出来的吗·足协怎样评价克劳琛·队员怎样评价克劳琛·中方教练组到底是什么角色 “竞技比赛就是成王败寇,过程好了,结果一旦不好,一样让人难以接受。”中青队打完本届世青赛最后一战后,杨一民顿了很久,
对于自抵达球队后,就一直扮演协调者角色的杨一民来说,说出这一番话已经证明了中国足协与克劳琛之间最后的“貌合”也不复存在了。 巴特基辛根 中方批评克劳琛不搞体能 直到小组赛以全胜战绩出线后,关于克劳琛对于中青队的体能训练的忽视,或者根本说不布置,仍然令冯剑明耿耿于怀:“克劳琛不能把中国球员当成德国球员来训练,这是完全不同的身体基础与身体素质。对于中国球员来说,体能与力量训练是相当重要的,但是他在这一点上几乎从来没有任何训练安排。”冯剑明的话记者从国青球员处得到了证实。来自四川冠城队的国青主力右后卫谭望嵩告诉记者:“我们刚一开始以为老头是有自己的安排,后来才从几个中方教练那里知道,他认为根本不用布置体能训练,如果我们需要就自己去练就是了。”可是令球员与冯剑明及整个中方教练组成员感到恼火的是,在巴特基辛根市的训练基地里,只有一个供老年人疗养院使用的健身房,根本不可能令球员得到力量训练。“更重要的是,就算我们真的想加体能和力量训练也不行,如果那样的话我们真的会被累死的,我们每天的训练量并不小,但是就是没有涉及体能方面的训练。”体能不错的后腰崔鹏这样表示,“我甚至没能减肥成功。”对于技战术方面的训练,冯剑明与中方教练都并没有过多的异议。冯剑明这样告诉记者:“我又不是第一次和外籍教练合作了,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我非常清楚。我就是来学习的,他来自德国,他有他先进的方面。”但是事实上,一直拒绝向中方教练组提供自己训练计划的克劳琛,究竟在技战术训练上有什么过人之处,却很难从他的这些助手及球员处得到什么印证。 仅有备受克劳琛赞赏的郜林一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克劳琛教会了我怎么踢球,怎么比赛。”因伤提前回国的另一名深受克劳琛喜欢的前锋王永铂,曾经这样表示:“克劳琛有些自己的想法,但是要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明白并执行,不是那么容易。” 35年 克劳琛成功执教各级队伍 英雄不问出处,必须要等到你成为英雄之后。对于克劳琛来说,既然成不了英雄他的出处也就备受拷问了。 1966年,克劳琛25岁,这一年他毕业于在FIFA有极高口碑的德国科隆体育学院,取得了体育学硕士学位的克劳琛,以科班身份开始了自己的足球教练生涯。 从来没有球员生涯的克劳琛很习惯于自己理论指挥实践的教练工作,1968年他第一次的职业教练生涯开始于中国的邻邦韩国。与他目前中青主帅的身份一样,克劳琛拿到的第一份聘书也来自青年队,那一次他取得极好的成绩,拿下了世青赛的亚军,获得继续执教成年队机会的克劳琛在当年的亚洲杯上也替韩国足球拿到一块银牌。 1974年,从亚洲到非洲再到美洲,33岁的克劳琛带领加拿大队首次进入世界杯。在那个年代,这么年轻的国家队主教练并取得如此成绩的人并不多。克劳琛创造的辉煌也终于打动了他的祖国,1977年克劳琛身为慕尼黑1860队的主教练,带队冲甲成功,使慕尼黑从此拥有了复杂的同城德比大战。在连续带领弗赖堡和沃尔夫斯堡从德乙冲入德甲成功后,克劳琛已经成了公认的弱队主帅,并享有冲甲教练的称号。当然克劳琛自己喜欢对人说的,还是他在1996年带领凯泽斯劳滕拿到德国足协杯冠军的过去,并对此后雷哈格尔与凯泽斯劳滕一起缔造的神话也乐于沾点儿光。 自从2000年开始克劳琛就已经完全脱离了一线队伍,但巴特基辛根市的市长劳顿巴赫以及中国足协都表示克劳琛还有一长串令人吃惊的执教经历。 从1966年到2001年,克劳琛有长达35年的执教经历,而且在这35年里,他执教过青年队、国家队、俱乐部队,足迹遍及欧、亚、非及美洲,并且取得过足以使人尊敬并羡慕的各项成绩。 当然,他的成绩会在2005年之后被重新续上一个尾巴,按德国媒体的说法:这是一名带领弱小的中国足球闯入世青赛十六强、并仅以一球之差输给德国的主教练,不幸的是他被中国足协解雇了。 从乌德勒支到蒂尔堡 不满在董方卓身上集中爆发 “小组赛证明了克劳琛在临场指挥上拥有相当的经验,他丰富的执教经历使他知道在比赛中如何调度。”乌德勒支四星级酒店MITLAND的大厅,在从6月10日到19日的大部分时间里,被中青队与中国媒体“霸占”着。以上这番话就是在世青赛小组赛结束后,团长杨一民在接受媒体群访时说的话。 不过,他强调:“更不应该被忽视的是中方教练的功劳,克劳琛与中国教练组的沟通合作,使教练组的作用发挥了出来。”首战面对土耳其,这是大赛前普遍被认定为中青队最强的小组对手。但是克劳琛却依然安排了边后卫插上助攻的战术布置,这是中方教练普遍反对的:“从热身赛上可以看出,由于克劳琛要求谭望嵩助攻,使我们的右路遭到了最大的威胁。”不过事实证明克劳琛的正确,中青队的首粒入球,正是由谭望嵩右路助攻,直入对方禁区得球后巧妙过人射门得手的。 不过似乎克劳琛的换人一直都令中方教练组甚至杨一民不满,虽然杨一民矢口否认自己对球队的换人有过任何干涉,但是事实上从与土耳其比赛的最后时刻换人的不解,到中德之战最后董方卓的理智全失的动作为最后爆发,克劳琛在用人方面与中方教练意见相左是不争的事实。 冯潇霆在回国后就说:“为什么那么晚上赵旭日?为什么是赵旭日替下去小蒿(蒿俊闵)?为什么不让小董(董方卓)上来拿速度冲一冲德国的后防线?”不仅是队长冯潇霆有这样的质问,冯剑明在球队回国的当天就接受记者采访表示:“换人是教练的问题,换人不当的后果就应该由教练来负。” 荷兰前线会议室 杨“命令”克劳琛与队员谈心 杨一民在中青小组赛两战两捷后,发表了有名的“球队成绩好来自于我们的会开得好”的言论。大多数的人都认为杨一民是指在世青赛比赛期间的一系列令克劳琛无法忍受的会议,但是中青队内却很清楚,更重要的会议是在6月6日德国时间的晚上召开的那个气氛异常紧张的会议。 《细节决定成败》这本书是杨一民从国内一路背着到巴特基辛根市再辗转荷兰小城的“宝书”,杨一民在6月6日与球队会合后,就迫不及待地向克劳琛摆明了自己(及其身后的中国足协)的惟一观点:坚持捍卫你的主教练权力!但是你必须与中方教练沟通交流,要多听我们说什么,要解释清楚你想干什么。 事实上,杨一民所做的一切,在2001年身为国管部负责人的南勇曾经也做过。 当时南勇也带着怒容与威严告诉过米卢:“你的生活中国足协不想管,但是你做的一切必须对球队有利,要不中国足协可以随时解聘。”此后的杨一民以调和剂及催化剂的双重身份存在,他详细地与大多数球员一对一谈话,并且“命令”克劳琛必须与球员谈话,与中方教练交换思想。不管是训练计划还是比赛安排,杨一民强调得更多的是沟通,是“知己知彼”。 杨一民代表谢亚龙的“谁是克劳琛的老板?我,中国足协”观点,并认真地执行了下去,这迫使克劳琛在中土之战前夜,找到了8名球员分别谈话。并在中德大战前夜,又分别到5名球员房间谈了心,这对于固执的克劳琛来说,完全是强力作用下的行为。 第三方 张海涛与克劳琛“格格不入” 足球的对决总是在两个对攻的对手之间产生,但是很显然,在克劳琛与中青队的对手之间,还有另外的一方。 中青队中方教练组成员张海涛在世青赛期间一直扮演着近似于组长的角色,这个在中青队赴德集训前被克劳琛与冯剑明都认为是“由于有很好的英语水平,与克劳琛有过合作,更容易交流更容易沟通”的大连籍教练,却在整个集训与此后的比赛中显得与克劳琛格格不入。 冯剑明这样告诉记者:“我与克劳琛之间不存在矛盾,我是球队的领队,在德集训期间我必须尽自己的职责本分,把巴特基辛根市基地不合理的地方汇报给足协。”而他对于克劳琛与中方教练组之间的“矛盾”只有一句话解释:“业务分歧全世界都存在。”所谓“业务分歧”除了文中提及过的体能训练之外,中方教练及中国足协最为不能容忍的就是克劳琛一直拒绝与球队同住一家酒店。但是当记者在就此问题问到相关人士时,他们都表示这与居住条件无关:“很简单的,我们的文化差异导致了很多问题。克劳琛一直坚持训练一结束,就是他的私人时间。 但是这在中国队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年轻球员更需要从教练那里清楚地知道该做什么,该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做之类的明确指示。但是克劳琛从来不这样认为,他觉得我都说到了A你们就应该自己想到B和C,我们大家就想让他知道,中国球员还不习惯于这种训练方式,可是你可以想像得到,训练一结束他转身就走,等我们想找到他交换想法的时候,都已经是深夜了。”5月21日,朱广沪赴德“听政”时,曾经约好克劳琛在1点会面,可是朱广沪等了足足45分钟,克劳琛才慢悠悠地到了。朱广沪并未发作,可是一句话通过翻译再重复两遍,没说几句话就到了休息时间,双方的第一次也是惟一一次交流就这样匆匆结束了。 专题采写 本报特派荷兰世青赛记者 孙晓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