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中青归来引发国人深思:这批队员还能提升多少?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6月25日14:32 广州日报大洋网

  新闻点眼:1983年世青赛后,当时中青队中的李华筠就和巴斯滕等人一起被国际足联评为“希望之星”,但后来李华筠却成为了一颗“流星”。“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一向是中国足球的特殊怪象。这次中青队又在荷兰“盛放”,但他们能真正承载中国足球未来的希望吗?

  特派记者张喆 本报乌德勒支6月24日电

  排名第十有多少成色?

  中青队的总成绩排在本届世青赛第10名。这是世青赛扩军到24支球队后,中青队的最好名次。同时,中青队也力压日本队、韩国队和叙利亚队,成为了本次世青赛上成绩最好的亚洲球队。但这次的成绩是否就代表中青队已经在同年龄段的国际足坛竞争中处于领先位置了呢?答案是否定的。看看最终打进世青赛8强的队伍分布,中青队所在的B组没有一支球队能够进入8强,这也是6个小组中唯一一个没有8强球队的小组。可见,中青队当时确实抽了一支“上上签”。试想,假如中青队像日本队一样分在东道主所在的A组,或者像韩国队一样分在有巴西队和尼日利亚队的F组,中青队很难有把握说能取得出线权。

  中青队在小组赛上连胜土耳其队和乌克兰队这两支去年欧青赛的第2、第3名球队,但这并不等于中青队已经接近欧洲同年龄的强队水平。事实上,在去年的欧青赛上,法国队和英格兰队由于受国内联赛影响的原因,并没有派出最强阵容参赛。如果当时英、法两强能强阵出击,相信土耳其队和乌克兰队未必就能获得世青赛的参赛资格。另一方面,许多球队的适龄球星已经入选国家队而没有参加这次的世青赛。比如,德国的波多尔斯基已经入选德国国家队,并且在这次的联合会杯中取得了进球。如果他能参赛,中青队在中德之战中的后防压力估计会增大很多。因此,我们并不能盲目乐观地认为中青队在世青赛上取得的成绩代表了他们在国际足坛未来竞争舞台上的真正位置。

  这批队员能提升多少?

  国际足联最新发布的世青赛技术统计说明了很多问题。中青队在4场比赛中的平均控球率达到了59%,仅排在巴西队、西班牙队和荷兰队之后,甚至超过了阿根廷队。中青队在前场定位球、传中成功率和进攻中传切配合方面都排在本届世青赛的前列,综合进攻能力列第5位。这说明中青队在进攻上确实有特点,这是今后必须加以保持的一个方面。

  但与出色的进攻能力相比,中青队在防守上的表现就相对难以令人满意。中青队在4场比赛中被突破32次,仅最后一场对德国队的比赛就被突破8次,其中更送给了对方5次单刀球机会。中青队在禁区前的严重失误共有4次,在16强队伍中仅比土耳其队好点,甚至还不如叙利亚队。中青队的犯规问题也颇为严重,8黄1红使中青队在公平竞赛榜上仅排在16强中的第13位。对此,国际足联下了准确的评语:“激情四射的中国队因为防守断送了前程。”

  另外,本届中青队的球员大部分是1985年出生的,他们已经达到本届世青赛的适龄最大值,要想他们在未来2年内有更大的提升似乎不大可能。因此,今后国奥队的组建必须在目前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下一年龄层次的球员。

  应否坚持"集体留洋"?

  除了成绩,本次世青赛期间围绕着中青队的一个重要话题就是今后的发展模式。根据中国足协的初步计划,德国巴特基辛根基地将不再成为中青队的海外集训基地,它今后将改为接纳国少队或者女足球队训练。而中国足协新的合作伙伴是法国克莱枫丹基地,中青队及国家队未来都将有可能前往该基地进行不定期的集训。

  中国足协选择与德国还是法国合作其实并不重要,毕竟这只是一个牵涉到集训地点的硬件问题而已。关键是中国足协所考虑的“集体留洋”是一种典型急功近利的发展模式。无论是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还是众多其他国际足坛的知名人士,他们都对中国足球“集体留洋”的模式表示了否定的态度。他们普遍认为,“集体留洋”对一支球队整体风格的形成和磨合是有好处的,但对球员个人今后的发展则弊大于利。正确的模式应该是反过来,先个人,后整体。

  现在的这支中青队中很多球员已经是职业球员了,要他们再去大规模长时间地进行集训显然已不可能。真正为他们创造一个健康而富有竞争压力的联赛环境,促进他们成长才是当务之急。而中国足协的海外集训基地计划的真正用武之地其实应该留给更小年龄层次的球员。

  留洋之路该如何选择?

  世青赛历来都被称为球星的“摇篮”。中青队这次也涌现出如陈涛、冯潇霆这样的优秀球员,他们在世青赛期间已经被欧洲许多球探所相中。“走出去”无疑是他们的必由之路,但他们到底应该选择怎样的海外俱乐部来进一步发展呢?中国的球员现在都存在一个误区,要转会海外的话目标全盯着欧洲五大联赛的俱乐部。像上一届国奥队中的曲波,他一心要向英超发展,甚至为之而与李章洙反目,但最终却以失败而告终。

  记者在世青赛期间曾与个别欧洲球探接触,他们认为中国球员想一下子就登陆五大联赛并不现实,即使像李铁那样进了埃弗顿队踢球,但长年打不上主力也只能是浪费时间。而董方卓虽然表面上被曼联俱乐部收购,但事实上曼联每年都要从世界各地搜罗大量同年龄层次的年轻球员,真正能出头的球员寥寥可数,更多的只能沦为“陪练”。董方卓现在只能在比利时乙级联赛的球队打替补,他的曼联之梦恐怕难以实现。

  中国年轻球员真正可行的海外发展之路应该是首先选择欧洲二流联赛中的中上游俱乐部,并在这些俱乐部打上主力。像朴智星在埃因霍温队努力打拼3年,终于磨炼出一身本领而被英超豪门曼联队引进。

  据悉,陈涛现在已经受到比利时、荷兰和土耳其顶级联赛的一些球队的青睐,并已经有经纪人在与其接触。这无疑是一种良好的迹象。朴智星式的模式值得中青队中有志于向海外发展的球员们借鉴。

  战略目标只盯着奥运?

  中国足协对中青队本次世青赛的成绩很满意,“掌门”谢亚龙在中青队回国之前已经高调地在队内提出了“争取2008年奥运会的胜利”的宣言。世青赛余热未了,中国足协似乎已经急着为这支队伍开始了倒计时。事实上,国家体育总局下面每个运动中心都已经提前确定了北京奥运会的任务指标,其负责人的头上都顶着一个“目标责任制”的“紧箍咒”。中国足协和谢亚龙当然也不例外,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并不能过分指责中国足协的重视程度。

  但如果仅仅把这支中青队的战略目标定义为北京奥运会,那么中国足球的眼界就未免太低了,而且必然会导致一系列急功近利的恶性后果。记者在世青赛期间也曾经和荷兰足协的技术官员进行过交流。他们表示,他们对荷兰每一支青年国字号球队的球员都会建立详细的个人档案,足协把最终成为国脚的数量作为检验这支球队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他们真正有成绩要求的队伍是成人国家队,而青年队则不考虑成绩,只考虑成材率。比如目前这支荷兰青年队就很有希望,因为他们当中已经有4人能入选国家队。

  可见,不同的战略目标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当初沈家军在“世青赛”上一鸣惊人,但随后3年在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的情况下仍然未能进军雅典。而从目前朱广沪所率的国家队来看,“沈家军”当年的成材率其实并不高。中国足协如果未来几年只是“豪赌奥运会”一个目标的话,其投入肯定比“沈家军”时代更大,但不知道最终收获的究竟是更大的希望还是更大的失望。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国青新闻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鞋狂创意摄影赛


ZOO YORK


CALIFORNIA


JEDI


动网秀水杯豪门球迷冠军杯


组建属于自己的团队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