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克劳琛招谁惹谁了?--还原一个四面楚歌的德国老头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6月23日09:31 东方体育日报
克劳琛招谁惹谁了?--还原一个四面楚歌的德国老头
  中青队倒在八强门外之后,自知中青主帅已经做到了头的克劳琛与前来采访的中国记者挥手告别。一切就这样结束

  中方教练当众对抗他

  与上一个刚刚离开中国队的外籍教练哈恩一样,中青队主教练克劳琛同样没有过得了中方助理教练这一关。

  按照中国足协的最初设想,之所以给克劳琛配备多名中方助理教练,除了协助他工作之外,更希望这些年轻教练能从这位国际足联讲师的身上多学点东西,在培养年轻球员的同时,也让教练得到锻炼。然而在利益和冲突面前,克劳琛最终和自己的助手们走到了两个方向。

  由于来自足球强国德国,克劳琛本人又曾经先后带过将近30支球队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自视甚高的克劳琛一开始显然没把中方教练放在眼里,在他看来,这些中方教练和队员一样,都只能算是自己的学生。而他也按照自己的一贯思维方式,按照自己的套路来安排训练,自然不会去考虑什么中方教练的感受。

  或许是习惯了在国内时的训练方式,克劳琛在中青队的训练为他招来了无数的诟病,对于克劳琛的训练方法,不但国青很多球员不停地抱怨,认为他对于细节方面不太重视,就连一些助理教练也认为,克劳琛有时候讲得太过笼统,自己带队时根本不知道该怎么练。其实这些只不过是欧洲和中国对主教练职责范围理解的不同造成的。在欧洲,主帅的工作就是负责球队的用人和比赛中的临场指挥,日常训练则交给助理教练完成,自己只是负责监督训练的效果是否达到。在习惯了主教练事必躬亲的中方助理教练看来,克劳琛的种种不作为,自然应当算作他不敬业的证据。

  包括中方教练在内,对克劳琛的质疑声一直都没有停止过,即便是在球队取得三连胜、中青代表团团长杨一民强调“业务上以克劳琛为核心”、足管中心主任谢亚龙发话“成绩证明一切,克劳琛是个好教练”的情况下,中方仍有人坚持认为中青队的胜利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跟克劳琛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从他们的嘴中,我们知道了诸如“克劳琛忘记已经换了几个人”“克劳琛本来想换上邹游,但是我们坚持换上董方卓,然后才有了赵旭日最后一分钟的那个进球”等等内幕消息。而说这些的目的也很明确,那就是要证明中方教练并不比克劳琛差,功劳绝对不能全算在他一个人的身上。

  但凡外教来中国执教,如果不处理好跟中方助理教练的关系,都很难修成正果。米卢之所以在十强赛上成功,跟阎世铎给他派了个沈祥福有直接关系;科萨在大连实德取得联赛三连冠,跟他有一个稳定的助理教练组不无干系。与此相反,因为猜忌,哈恩赶走了助理教练吴金贵,在失去了人心的同时,也失去了进军八强赛的资格;申花的威尔金森执教水平虽高,但是跟助理教练几乎没有沟通,最终卷起铺盖走人。尽管中方教练水平不一定很高,但是真想要败事,一人足矣。从这一点上来看,克劳琛赢球下课也就不足为怪了。

  球队内部分裂因为他

  或许只有在中国足坛,你才能看到这样的场面:比赛胜利后,主教练想跟队员庆贺,却发现所有的队员都在躲着自己,因为谁都不想或者不敢搭理他。

  去德国之前,很多中青队员都在问,克劳琛是谁,以前在哪支球队执教过。对于这些年轻球员来讲,脸上长着老人斑又经常犯糊涂的克劳琛,更像是国内哪家足球学校的老教师。世青赛开始前两个月,克劳琛才有机会跟这些队员接触,而他又不善于跟队员打交道,一直到世青赛开打,克劳琛仍然认不全队里的球员,更不用说叫出他们的名字了。

  对于克劳琛,至少在世青赛之前,中青队大部分球员并不认同,在他们看来,克劳琛并没有给他们带来什么新的东西。即便是小组赛中取得三连胜,一些队员也认为那不过是在吃当年贾秀全和殷铁生带队时的老本而已,因为不管是进攻还是防守,克劳琛强调的那些东西,跟贾秀全和殷铁生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而对于中青队里的一些大腕球员来讲,克劳琛显然不能让他们满意,董方卓更是用一种很极端的方式发泄了出来。八分之一决赛输给德国队后,刚刚被替换上场两分钟的董方卓坐在替补席上生闷气,克劳琛走到他身边,伸手想把他拉起来,没想到董方卓却一把推开了他的手,并且大喊着“一边去”之类的话,根本没把老头放在眼里。

  在中青队员里面,也分成了“倒克”和“挺克”的两派。那些从克劳琛手里得到出场机会的球员,自然觉得老头好,而那些被克劳琛放在替补席上的人,显然不会有这种想法了。世青赛期间,在中国足协领导的高压下,队伍表现得团结一心,但是对于克劳琛,一些队员可能永远都不会有信任了。

  据说不管是在德国集训期间,还是在荷兰参加世青赛期间,有些队员即便看到克劳琛从对面走过来,也会把头一低,装作没看到他。

  很多时候,队员对克劳琛的看法来自于中方教练和随队官员。在德国期间,领队冯剑明曾对克劳琛提出过强烈批评,罪名包括不与球队同吃同住、训练计划朝令夕改、强硬灌输德国式理念、缺少跟中方教练的沟通交流等等;而一些教练更是发表过诸如“克劳琛不懂中国足球”以及“这么下去会耽误中青队”之类的话。而从网络上,中青队员自然可以了解到这种风向,对老头不恭也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了。

  足协新官上任先烧他

  如果克劳琛知道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话,或许他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对自己在中青队主教练这个位置上遭遇的各种尴尬想不开了。

  作为阎世铎执政时期的产物,克劳琛从他就任“08之星”主教练的第一天开始,就一直处在一个不明不白的位置上,因为他刚好赶上了中国足协的权力交接,从阎世铎时代过渡到了谢亚龙时代。虽然中国足协成立08之星的目标很明确,那就是从长远来讲为08年的奥运会做准备,从近处来讲就是备战荷兰世青赛,但是让克劳琛搞不懂的是,作为一支国字号球队的主教练,他看中的队员因为要参加中超联赛,中国足协非常明确地告诉他,至少在联赛期间,这些人不能跟他到德国去。而为了应付与德国人签订的合同,中国足协临时拼凑了一支由那些在联赛中打不上比赛的球员组成的“08之星队”,交给克劳琛调教。而克劳琛辛辛苦苦干了两个月的结果却几乎是零,因为在世青赛开始前,中国足协又给了他一支全新的球队,一支他至今仍然有些叫不出队员名字的球队,一支真正意义上的中青队。

  从上任第一天起,谢亚龙就明确提出了“一切为了08奥运会”的宗旨,中国足球也就此被纳入了“奥运轨道”。不过让谢亚龙有些尴尬的是,作为重中之重的男足,因为他的前任阎世铎跟德国巴特基辛根市长签订的一份合同,已经打上了德国制造的烙印。对于一个雄心勃勃的新任领导来讲,显然更希望多一些自己的色彩,所以才有了后来的法国克莱枫丹之行,有了中青队整体留学法国的传闻。

  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克劳琛的处境变得尴尬起来。作为阎世铎“钦定”的中青队主教练,谢亚龙却是怎么看怎么不顺眼,所以在一场热身赛后,有了他对朱广沪说的那句“实在不行,朱指导你上”。而在这种情形下,克劳琛的水平到底如何其实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通过否定他,进而否定前面的一切。

  有了领导的态度,对克劳琛的质疑声音一下子大了起来,而在中国足协官员的心目中,他也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鸡肋——按照合同规定,至少到世青赛结束,克劳琛是中青队的主教练;而对于他的执教能力,在足协官员看来,不过是个已经到了退休年龄现在发挥余热的三流教练罢了。不过随着中青队在世青赛上的表现越来越出色,中国足协的态度开始前倨后恭起来,言必称克劳琛如何如何,俨然一副早就把克劳琛当核心的样子,全然忘记了就在几天前,他们还在痛斥克劳琛是如何如何地不敬业和如何如何地老糊涂。

  三连胜却没有未来

  在一群中国足球人当中,来自德国的老头克劳琛更像是一个在与风车搏斗的唐·吉诃德。

  尽管前去督战的中国足协副主席杨一民一再强调,业务上要以克劳琛为中心,但是就连中青队的中方教练自己都表示,除了圈定首发的11名队员,克劳琛在队里并没有什么其他更大的作用。由此自然不难看出,一向不懂得跟中国同事交流的克劳琛虽然名义上是中青队的主教练,但实际上却是一个被架空了的“独行侠”。

  按照中德之间签订的那份协作合同,作为中青队主教练,克劳琛的任务就是挑选国内的适龄球员进入中青队,备战在荷兰举行的世青赛。然而克劳琛上任之后才发现,他在联赛和全运会预选赛上看中的人,到最后却以这样那样的理由拒绝参加集训,他也成了名副其实的“光杆司令”。在克劳琛看来,作为一支国家级别的球队,理所当然地应该享有优先权,但是他却很少得到来自中国足协高层的支持。

  即便是在世青赛期间,克劳琛还是一直摆脱不了“外人”的感觉。当中方教练和随队官员一次一次关起门来开会的时候,当队员一次一次按照助理教练而不是他这个主教练的安排自行其是时,克劳琛只能孤单地站在一边当起了旁观者。据前往荷兰采访世青赛的记者介绍,世青赛开始前的训练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镜头:克劳琛在那里讲这个,助理教练却带着球员练那个,训练中几乎没有谁跟克劳琛去交流,队员有什么问题更喜欢跟中方教练探讨,克劳琛怎么看怎么像是个摆设。中德之战中,克劳琛用中文喊出了“王洪亮”的名字,但是经过助理教练的转达,却变成了苑维玮做好上场准备。而最终的结果却是董方卓和邹游一起上场,跟王洪亮和苑维玮没有任何关系。

  克劳琛很倔,正是这种性格让他习惯于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做一些事情,这些在德国人看来无可厚非的东西,在中方看来却多少有些不近人情或者目无领导,自然得不到中方的欢心。关于克劳琛有没有被中方教练和官员架空的问题,估计很难用一个“有”或者“没有”来回答,但是当中青队在小组赛取得两连胜提前出线之后,一位足协官员的话或许能从另外一个角度给出一个答案:包括临场指挥,包括换人,包括给队员下达一些指令,其实都是中方教练根据场上的形势做出的——虽然这些话听上去像是在抢功,却也足以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在这些人的心目中,克劳琛不过是一个坐在主教练席位上的傀儡而已,真正指挥这支球队的,是他们这些幕后英雄们。

  个别媒体成墙头草

  一个被欧洲足坛视为“十大”的教练,在中国一些媒体看来,却是一个不懂业务又刚愎自用、不近人情的骗子。

  孰是孰非,或许永远都不会有一个答案。

  克劳琛确实有很多问题,例如不善于和中方教练、球员沟通等,在足球理念上多少有些刚愎自用,有时会犯一些诸如忘记训练时间、忘记已经更换了几名球员这样的低级错误,但这些并不能妨碍他将中青队打造成一支富有战斗力的队伍,世青赛上的表现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其实对克劳琛的妖魔化,从中德足球之间这次合作之初就已经埋下了伏笔。由于巴特基辛根是“阎世铎时代”的产物,作为阎世铎一手任命的主教练,在足协更换了掌门人之后,自然要受到冷落。而一些唯足协领导马首是瞻的媒体,自然不会放过这个跟领导在同一个战壕并肩作战的好机会,再加上双方在合作之初确实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倒克”自然成了一段时间围绕着中青队的主旋律。

  与在中国取得过成功的米卢相比,不够圆滑的克劳琛自然更容易得罪人。在对一些球员的使用和选择问题上,中方包括一些足协领导曾经给了克劳琛一些建议,不过老头却置之不理,而不是像米卢那样,集训的时候人来人往,但是比赛始终就用自己满意的人,一概拒绝自然会让一些人恼火。克劳琛的不听话让有些人非常不爽,加上当时国青队的热身赛战绩非常差,这都坚定了这些人赶克劳琛下台的决心。内部因素已经确定,此时还需要媒体这个外部环境,于是一些留守在德国的媒体成了被利用的工具。

  由于留守在巴特基辛根的只有少数体育专业媒体,国内了解国青队情况的渠道并不是很多,在德国前方的记者自然掌握了话语权。与很多欧洲教练一样,克劳琛对媒体并不感兴趣,他认为作为一名教练,把训练和比赛抓好才是根本,其他的用不着费心。在多次拒绝了记者的采访后,对克劳琛的不满逐渐变成了一种怨恨,关于他的负面报道也开始多了起来。刚好在此时,足协和克劳琛的交恶给了一些记者发挥的平台,在一篇篇关于中青队如何备战不利、如何吃不好睡不好训练不好的报道,使得克劳琛一度成了全民公敌,这个60多岁的德国老头也被彻底地“妖魔化”了。成了中国足球十恶不赦的罪人。

  然而大批国内记者抵达荷兰观看国青队的训练和比赛后却发现,以前的报道有很多都带着个人的主观成分,中青队的情况远没有媒体描述的那么糟糕。更为有趣的是,随着中青队打出两连胜、三连胜,曾经用硕大版面狂曝中青队问题的记者,却摇身一变成了克劳琛的支持者,典型的墙头草两边倒。

  作者

  :李冰(来源:东方体育日报)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克劳琛新闻 全部世青赛新闻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鞋狂创意摄影赛


ZOO YORK


CALIFORNIA


JEDI


动网秀水杯豪门球迷冠军杯


组建属于自己的团队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