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朱广沪解读角球奇袭战术:在欧洲被吹掉 在长沙成功了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6月21日12:34 南方体育

  文|记者许绍连 难得地看到朱广沪笑了,虽然笑得很淡,但不难看出其中的得意之色。第28分钟,肇俊哲不经意地将角球区内的皮球向前推了那么不到半米,而后缓缓地跑向禁区前,孙祥散步般走向滚出角球区的皮球,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孙祥将去主罚这个角球,连转播比赛的摄像机镜头都跟着肇俊哲扫向禁区前沿。但所有人都被骗了,孙祥在走向底线之后并未将球摆回角球区,而是迅速启动沿着底线一路狂奔,随即横传小禁区前。跟进包抄的张耀坤第一脚射门被门将挡出,他跟进补射——朱广沪入主国足之后的第一粒进球就这样到来
了!

  最终2比2的比分难免让球迷觉得有些不过瘾,但是对于中国队的那个战术角球,却成为了中哥首战的最大话题,各方褒贬不一。

  褒者认为是精彩的战术,称之为“朱氏角球”;贬者认为用这样的手段进球有失风度。但“朱氏角球”也只是朱广沪的借鉴之笔:“去年初,我到奥地利挑选外援,其间观看了一场教学比赛,而就在这场比赛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们使用了这种方法来开角球。虽然当时裁判把他们由此发起的进攻给吹掉了,但是我却得到了启发:既然这么做是在规则允许的范围之内,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在比赛中进行尝试呢?”

  朱广沪说,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思维,他在赛前就此进行了相应的安排:“这是我们第一次这么做,所以能不能取得成功,我和队员一样都没有把握,但是从最终的结果来看,应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实际上,足球运动发展到今天,不仅需要斗勇,而且需要斗智,类似于这样开角球的做法当然不可能经常使用,但是结合具体的比赛,偶尔使用,说不定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实际上,“朱氏角球”已经不是朱广沪发明的第一项“小伎俩”,2003年的联赛中,他便曾经发明过掷边球时的“手榴弹法”,说起来也非常简单,就是让发球队员直接将球扔到接应队员的头顶上方,然后由后者头球后蹭,将皮球蹭入禁区,再由埋伏的球员实施攻门。结果,利用这种方法,深圳队至少接连在两场比赛中获得了进球。

  对此,朱广沪笑着说:“其实这些小的战术环节只是一种即兴的发挥与运用而已,但是,正因为它们很小,所以往往引不起人们的注意,于是一旦运用起来便很容易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这次我们是在开角球上进行了尝试,今后我们在其它方面也同样会进行大胆的尝试,合理地运用规则来达到进球并赢取比赛的目的,可以说这本身就是足球比赛的基本游戏规则,更何况,这种做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踢聪明足球的一部分。”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朱广沪新闻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鞋狂创意摄影赛


ZOO YORK


CALIFORNIA


JEDI


动网秀水杯豪门球迷冠军杯


组建属于自己的团队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