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劳琛:当年中国竞帅输给施拉普纳 现在还不晚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6月13日18:12 深圳晚报 | ||||||||
克劳琛,这是一位典型的日耳曼老头:眼神坚定而执着;慈祥的笑经常挂在嘴角,遇到不同看法,却从来不会轻易妥协。 “13年前我和施拉普纳竞争中国队主教练,当时我输了,不过现在也不晚。”老头是怀着一种追求来竞争中青队帅位的。去年11月,克劳琛带着赞助成为中青队主教练。
不过,从那时候开始,对克劳琛的质疑声就没有停息过——他不是一个名声显赫的教头,他只带队取得过德国杯冠军,虽然在亚洲执教20年,但是几乎没有取得任何成就;他是一个不太讲究工作方法的前辈,不喜欢解释行事的理由;他是一个不懂得沟通的老头,训练后根本不会与队员交谈;他更是一个顽固得听不进意见的主帅,他让崔鹏打后腰,让陈涛打右前卫。一时间,反对他的声音占据了主导地位,国脚周海滨、赵旭日公开对“老头”执教水平的怀疑。 不过,克劳琛的认真、执着和慎独,却恰恰是中国足球最欠缺的气质。他发掘了郑涛、发掘了赵铭,把中青队最薄弱的防线一手调教到今天的水平。为了对付土耳其队,他三次现场侦察,用事实回击了“不了解对手”说法的荒谬。他赛前设定了几套战术小卡片发给队员,卡片上标明了各自的位置。赵旭日的位置就在禁区外等待第二点,对此一直批评老头的赵旭日也心悦诚服。关键时刻的三次换人,善用“大牌”董方卓,也成为赛后球队上下叹服的关键。 “你们很多的看法是可笑的,只是我不想多说,一切应该让事实说话。”克劳琛这样看待他和这支队伍的矛盾。 “我想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后结束教练员生涯。”这是克劳琛对记者透露的一个小“秘密”。不过,他却不知道,记者心里已经打了一个很大的问号。克劳琛能坚持到2008吗?(本报乌德勒支今晨专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