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7年磨剑复仇伊朗 狂妄马达代伊赛后“蔫了”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8月04日09:57 体坛周报 | |||||||||
7年后, 马达代伊低下头 记者楼坚、徐鑫炜北京报道 时间已是凌晨1点半,马达维基亚才出现在昆仑饭店的大堂里,背着一个沉重衣物袋的他显得十分矮小和沮丧。
本报记者追问这个三天前曾对激战中国的前景狂笑三声的波斯剑客:“7年前,伊朗胜了中国队一场,人们谈论到现在;而今天,中国队在一场大场面的比赛中战胜了伊朗,你觉得今后人们会怎么说?”日渐成熟的马达已经不复轻狂,他不断地反问记者:“你觉得我能说什么呢?你觉得我能说什么呢?” 记者继续提示他:“7年前,在大连金州正是你帮助伊朗实现了逆转。”这时,马达似乎回到了从前。“那是一场伟大的比赛,我们取得了98年世界杯预选赛的第一场胜利。那是我们在极其不利的情况下,反败为胜拿下的比赛。” “那你认不认为今天的比赛是中国队的复仇呢?”马达的回答透着些许无奈:“我并不这么认为。中国队和伊朗队都是亚洲强队,所以在亚洲的赛事中经常碰面,而胜负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前几次我们胜了,这一次中国队胜了,这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这就是足球。” 言谈间,记者和马达已经走过了昆仑饭店著名的阳光走廊,但马达显然心中没有阳光。当记者问他“伊朗队失败的原因”时,马达疲倦地回答:“是我们有些球员太年轻了,他们还没有经验。你看在罚点球时,我和代伊的罚球都没有问题,但最终我们却尝到了失败的苦果。”“你对比赛结果是不是非常不满?”“现在再说什么有什么用呢?我们输了比赛,我很沮丧。” 马达本场的表现显然不如对韩国的1/4决赛时出色,中国队的那一个进球就是从伊朗队的右路摆渡到中路的。当记者把这个问题抛给汉堡队前锋时,他依旧轻描淡写:“当时,中国队是在一次反击中得到了机会,9号很好地控住了球并且传中,中路跟进的6号射门的角度和力量都很不错,这是一个很有组织的进球。今天双方的争夺有很大一部分是在我们的右路展开的,中国队这一侧的实力很强。” 早些时候,同样参与了7年前两场大胜的代伊也回答了本报记者的提问。“很不幸,今天的比赛你和你的球队运气似乎不太好?”老代伊淡淡地答道:“在足球比赛中,点球决胜是件很常见的事情。互罚点球的结果总是很难预料的,谁输谁赢都非常正常。” 对于伊朗队今天的表现,代伊认为:“能在中国队的主场与东道主一直打到点球决胜,我觉得我们的表现并不差,何况在大多数时间里我们还少一个人。”记者又把话题转到金州旧事上:“但是7年前,你们曾经在大连金州战胜过中国队,而且比分是4比2。”老迈的亚洲第一中锋并没有回避:“但是,在亚洲杯这样的比赛中,想在面对东道主时顺利拿下比赛绝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何况中国也是一支很有实力的队伍,我们不可能每次客场都能战胜他们。” 《体坛周报》网站3月1日全面改版,请登陆体坛网www.titansports.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