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汉用心良苦打造欧式防线 和尚半路出家也念经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7月26日11:43 《足球》报 | |||||||||
四个后卫,三个半路出家 特约记者杨昆仑北京报道 中卡之战阿里·汉放弃魏新启用徐云龙,出乎队内很多教练包括队员的预料——魏新并没有什么大的伤病,阿里·汉使用徐云龙,可能更多是出于战术需要。但是随着徐云龙的上场,也意味着这样一个局面的出现——中卡之战国家队的四后卫阵容中,郑智、徐云龙、孙祥都是前卫或前锋出身,后来才慢慢改打后卫的,严格意义
一位知情者向记者回忆说,在东亚四强赛对阵韩国队和日本队时,中国队就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日本队发现了中国队后卫的漏洞,所以在进攻时就绕过李伟锋这边,而是死盯着郑智和肖战波的位置猛攻。“我们现在的后卫线明显攻强守弱,如果遇到进攻实力真正很强的对手,这样一条后卫线,是很难避免出问题的。” 作为前卫或者前锋出生的郑智、徐云龙、孙祥三名球员,在速度、体力特别是脚下技术方面都有明显优势,但是他们的不足也是无法回避的。孙祥和徐云龙的防守动作不够规范,位置感不算最好,防守容易出现猛扑,从而被对手找到突破口;郑智的美中不足在于头球。在1997年的十强赛中,范志毅和张恩华两名中卫在头球方面都相当出色;而2001年的十强赛中国队阵容中,范志毅和李伟锋两名主力中后卫也都是头球的好手,中国队遇到角球时,范志毅和李伟锋一个前点一个后点,往往让对手防不胜防。 “大智和大头现在的组合,有点欧洲球队的意思。”一位队内人士向记者分析说:“欧洲球队的中后卫中,必定有一名球员是善于组织的,而另一名球员则是头球和防守能力出色。阿里·汉一直坚持认为,中国队的全场指挥者应该是在后卫线上,而不是在中场,只有站在后场,你才可以对全场形势做出准确判断,从而调动全队的攻防节奏。” 这也是阿里·汉一直坚持让郑智打后卫而不是前卫的主要原因,而在中卡之战中,随着阿里·汉安排徐云龙和孙祥担任两边的后卫,中国队的这个阵容顿时变得极富攻击性。从队内传来的消息是,这场比赛阿里·汉也是在为下一阶段比赛试阵。“中国队打西亚球队,必须从边路寻找突破口,而现在徐云龙和孙祥在场上,两个边路我们始终可以给对手足够的压力。” 三场小组赛,中国队更换了三套防守阵容,而变化最大的就是两个边后卫:左后卫,从第一场的周挺到后两场的孙祥;右后卫,从前两场的魏新到昨晚中卡之战的徐云龙。一支球队在一届大赛中连续三场比赛使用三套不同的防守阵容,很难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