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杯不敢有票房目标 门票收入是秘密打死也不说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7月09日18:10 南方体育 | |||||||||
本报记者 刘皓述评 与中国队所在的北京赛区相比,济南、重庆、成都这三个赛区的票务压力相对肯定更大。中国是第一次举办亚洲杯,社会效益重要,市场效益更重要,由于赛场广告一直由亚足联的开发公司垄断,现在所谓的效益只能向票房去讨要。不管赛后盘点会显示什么数据,现在让人尴尬的问题是:除了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北京赛区有一个明确的2000万及格线,没
济南有韩国,重庆有日本、伊朗,成都相比之下只有一个正走下坡路的沙特在支撑,但除了这些看点,足以支撑票房的平衡点并不多。对赛会制比赛而言,这是一个难题。也正由于支撑点的不同,声称韩国VS约旦一战的门票已售出72%的济南赛区才显得底气颇足,但是没有韩国队比赛的场次,又靠什么去完成“保证场场出现可观观众人数”的上级指示?现在,人们听到的还只是组委会信誓旦旦的夸口,届时是不是真能变为现实,很难说。所以当记者向组委会询问对于票房预期时无一例外地都得到了“无可奉告”的回答。他们的苦衷倒是可以理解:说多了,首先有炮制泡沫繁荣的嫌疑,税务部门也不答应;说少了,首先是面子上交待不过去,也不符合把举办亚洲杯当成一项政治任务的上级精神,同时让那些持币观望的观众会更有耐心等着票价跳楼。更有甚者,记者向某赛区进行“一场比赛坐满观众后能有多少门票收入”的假设性问询时,在组委会那里得到的也只是“商业秘密,谢绝透露”的答复。如果这也成了商业机密,那只能说明球票销售中给领导的赠票、给黄牛的低折扣票问题不方便透露而已。 与刚刚结束的欧洲杯相比,亚洲杯在赛程上看似与欧洲杯一致,但固定赛区固定球队的比赛方式却大大不利于整体票房推销。如果像欧洲杯或世界杯那样一支球队小组赛3场比赛都在不同的城市进行,不但各个赛区的新鲜感不一样,就是随这些球队一起流动的参赛国球迷,也可以对当地的服务业予以极大的刺激。而像现在这样,小组赛阶段仅仅把一场无关紧要的“垃圾比赛”安排在其他城市进行,其中用意实在让人费解。依照目前的安排,牺牲部分地区利益以换取个别地区的超常规发展几成定局。 亚洲杯不及欧洲杯、世界杯那是水平问题,如果在制度上也不能与国际先进赛制接轨,那就不仅仅是实力不够那么简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