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超白金 终于一堆生铁--国奥技术特点被消磨光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3月22日10:07 体坛周报 | |||||||||
记者傅亚雨武汉报道 当这支国奥队的历史使命即将走向终点之时,我们试着盘点一下这支球队能为国家队输送多少人才,有多少人能在国家队占有一席之地,结果相当悲观。因为,我们遗憾地发现,目前的这支国奥队中,真正具有特点的队员已经越来越少了。在历经四年并不科学的苦练之后,这些队员的技术特点连同他们的锐气一同被消磨光了。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曲波。这位亚青赛头槌击败韩国、世青赛攻破阿根廷球门的少年
于涛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名队员拥有不错的攻击能力。在20日同马来西亚的上半场比赛,我们已经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但在曹明出现之前,于涛一直孤单地以瘦弱的身体充当全队的箭头,为身后的队友做球,他的攻击力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等曹明出现之后他却退回到了后腰,由于身后就是杜威,于涛的插上、带球突破都变得小心翼翼,在同马来西亚下半场的比赛中也暴露底清清楚楚。 这种技术特点的消失跟国奥队这几年来所追求的打法有密不可分的原因。事实上,从亚青赛开始,国奥队就一直在崇尚整体的打法,重整体而轻个体是中国教练的通病,因为强调整体是“成绩速成”最便捷的渠道。主教练沈祥福一直在强调“在整体的条件下发挥个人的特点”,这表明他始终是把整体放在球员个人技术特点能力之上的。而过去沈祥福也多次表示“这支队伍没有球星,靠的是集体的力量”,而事实上,一支球队如果没有坚实的个人技术基础作为保障,再好的整体战术也只能流于形式。从2002年开始,沈家军几乎用了两年的时间来强调控球、强调稳定,但收效颇微,12强赛备战开始之后队伍又重新回到了快打、乱打的老路子,原因就在于在球队的框架之内球员个人特点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从99年底成立到现在,国奥队虽然前前后后找了几十名队员前来考察,但球队真正的骨架还是当年的那一批人,而即使就是这些人,如果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特点,国奥队依然会具有强大的战斗力。比如,20日比赛唯一发挥正常的球员徐亮,他也是国奥队中少数几位特点依然鲜明的球员。问题是,在沈祥福361框架之下,球员们必须去适应某个位置的要求,而不是沈祥福根据球员的特点去组合他们。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因素是,当年沈家军在参加世青赛时,队伍里并没有提作风、没有提精神面貌,而球队在比赛中不仅打出了顽强的作风和很好的精神面貌,而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在两年半之后,当球队把作风、把精神面貌放在第一高度的时候,球队不仅没有了让人欣慰的气势,而且在结果上更是一塌糊涂。“超白金”是怎么取得的?是在专注足球本身的规律上取得的,而当我们把精神提炼成当年国青成功的第一要素的时候,我们已经背离了足球的本身,此时离失败已经不远了。 《体坛周报》网站3月1日全面改版,请登陆体坛网www.titansports.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