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祥福三大真正败笔总结 轻敌竟是国奥最大问题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3月21日14:26 深圳晚报 | |||||||||
本报记者贾志刚报道中国国奥被马来西亚国奥逼平了。很多人认为沈祥福在用人以及阵型选择存在问题,但真正的败笔是—— ◆准备不足◆ 从韩国兵败回来,中国国奥队就准备这场比赛,但他们明显轻敌。
在进攻上,中国国奥队强调边路的传中,想依靠头球破门,但是传中的质量太差导致头球战术的失败。 任意球直接破门本来是中国国奥队的“利器”,但他们并没有重视这一点,也就没有想办法在对方大禁区前创造任意球机会。全场比赛,中国国奥队只有一次禁区前的任意球。按照中国国奥队的控球时间看,如果愿意,是可以创造多得多的前场任意球的。 ◆中场虚弱◆ 中国国奥队一味强调边路,其结果是中场形同虚设。全场比赛,触球最少的球员就是后腰的王栋和胡兆军,在进攻的环节上,他们更不存在。这样,对方就可以集中精力在两翼布防,不仅减缓中国国奥队的进攻节奏,同时使得边路传中困难增大。 而且,中国国奥队的横穿和回传特别多,其原因就是缺乏中路的策应。进攻节奏缓慢,就不能够给对方的防线造成持续性的压力,也就很难逼迫对手失误。对方的后防线尽管身材不高,但是由于布防时间充裕,总能占据有利位置。 ◆缺乏斗志◆ 中国国奥队的士气非常低落,这从比赛一开始就显露出来。 在寒冷的雨中,中国国奥比马来西亚国奥早15分钟出场热身,这是浪费体力的不明智之举。中国国奥队的三条线在开场后马上脱节,边路的快速突破并不能带动中路的跟上包抄,场面上是一两个队员在玩命地跑,其他队员则在慢慢地走。 最令人不解的是中国国奥队被逼平之后的一段时间里,队员依然在场上漫步,丝毫看不到着急的意思。有人说,这就是长期集训造成的脑袋麻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