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奥输得比0比2更惨--看不到拉练成效 站“死”位回传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01月29日11:22 体坛周报 | ||
记者马德兴杭州报道 国奥队未能在马年的最后一场带有贺岁性质的邀请赛中给国内球迷送上一份贺礼,现场球迷看到的是一场沉闷而乏味的比赛。一周前还因仅仅是“运气不好”而以2比3负于巴西队的中国国奥队究竟怎么了? 看不到拉练成效 国奥队欧洲拉练重点是边路进攻,在卡塔尔十国赛中,国奥队总共攻入了8个球,而这8球无一例外地全部是通过边路突破、传中后攻入的。这说明国奥队在欧洲拉练是有成效的。然而,当国奥队遭遇丹麦队时,国奥队除了上半时吴坪枫的一次右路传中、孙祥左路的几次传中外,国奥队的进攻更多地是密集在中路。这不由得让人提出这样一个疑问:国奥队在欧洲拉练之后,怎么见不到成效? 其实,国奥队在赛前的准备会上并不是没有强调这一点,导致比赛中没有发挥出来,或许有球员旅途疲劳的原因。在1月22日打完与巴西队的比赛后,国奥队就没有进行过正规的训练。经过一整天的飞行抵达北京,但当天全队便忙于为春节后赴马里准备,直至27日下午,球队才进行第一次也是赛前唯一一次训练。相反,丹麦队尽管从1月17日就在亚洲拉练,但由于是在新加坡、越南转战,在时差方面不受影响,因为越南和中国只有1个小时的时差,新加坡与中国没有时差。 在这场比赛中,丹麦队所采用的战术其实与卡塔尔十国赛期间与挪威队所采用的策略是一样的,回收打反击。但国奥队之所以能在比赛中压制住挪威队,很重要一点是边路打“活”了,而国奥队在与丹麦队比赛中由于失去了边路,自然也就不可能去战胜对手,没有边路则是因为队员跑不动。 站“死”位频频回传 其实,由于队员甚感疲劳、根本就无法正常地跑动起来,于是在比赛中出现站位“过死”的情况也就不足为怪了。按国奥队正常的战术部署,只有中前场队员跑起来、拉开对方的空当,中后场的拿球球员才可能顺利地把球“倒”起来、或者是组织向前的进攻。但是,队员都不在状态,中后场球员传球时由于接应队员基本上都站死了位置,因而对方很容易就把球抢断下来,再加上国奥队队员本身的技术和个人能力就不是特别突出,这就更进一步令国奥队的传接球失误增多。 由于中前场队员位置“站死”了,拿球队员无法把球向前组织,于是就只能采取回传的方式。所以,比赛中竟然控球时间最长的队员是坐镇最后一道防线的杜威。当然,杜威拿球时间最长,其实还有另外一层意义。在国奥队的技战术安排中,全队进攻组织者和发起者并不是后腰胡兆军,而是杜威。在比赛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前场球员回传、杜威拿球之后,杜威经常直接将球转移,但由于中前场球员跑动过少、站位较“死”,造成杜威组织起来的进攻或者是转移很容易被对方断下。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与丹麦队的这场比赛是一场本不应该进行的比赛,国奥队在没有时间充分调整、特别是队员经过长途跋涉的情况下仓促上阵,导致比赛中打得甚为狼狈,一方面影响了球队由于仅仅以2比3负于巴西队后给球迷带来的一点点振奋,另一方面也使球队重新处于被动的位置,特别是影响到队员的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