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戈:中国队新帅阿里究竟该叫“哈恩”还是“汉”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2年12月23日10:05 新浪体育 | ||
新浪体育讯 今天上午10时,阿里-哈恩先生将在北京多年罕见的大雪返回自己的家乡。(当然能否老天留客的可能也存在)。如果问这位中国队第四位主教练的走马上任引起的第一次争执是什么,估计媒体的普遍反应就是他的名字的译法。 这个文雅的哈恩根本想不到,他的名字会成为困扰中国媒体、进而困扰中国球迷的一个不小的难题,当然这个难题不是阿里本人造成的,而是我们自己的不小心,而且我们昨天 第一条理由:哈恩已成为我们熟悉的名字 米卢不该叫米卢,他的全称是“博拉-米卢蒂诺维奇”,正确的称号,不是博拉,就是米卢蒂诺维奇,但中国人有简化名字的天才和嗜好,老张、小黄、小马就是如此,所以,嫌米卢蒂诺维奇六个字太长的中国媒体和中国球迷,很快便称之为“米卢”,久而久之,不但大家都认可,连米卢后来有中文签字时,自己也写米卢,这大概是米卢蒂诺维奇本人会写的为数不多的几个中国字之一。 同样道理,哈恩也该是这样。虽然从中国足协决定开始为中国队选择外籍教练到哈恩昨天正式签约不到半年,但由于媒体高度关注此事,并给予了密度极大的报道,阿里-哈恩这样的名字已成为知名度相当高、为我们所熟悉的一个字眼,加上他上周五以来的三天曝光率,阿里-哈恩这个名字与他本人也验明正身了。 名字本来就是一个人的符号,如果不会引起岐义,那么阿里-哈恩是非常不错的一个译法。我们每个人都该尊重这样的现状和公众的认知。 第二条理由:哈恩本人没意见 昨天新闻发布会上,央视主持刘建宏把名字之争,当面问了阿里本人,这是一个比较尊重人的做法,因为名字毕竟是人家的,如果阿里本人更喜欢“汉”,那么,我们必须尊重,从此大家都以“汉”称之。就像女子曲棍球的韩国籍教练金昶佰,中国人最初都爱把“佰”念成“bai”,但在今年釜山亚运会上,人家自己更正说应该叫“buo”,因此,大家谁也无争议地马上改成念“buo”了;再举一例,中国队现役国脚、山东球员李小鹏与李霄鹏之争,李小鹏是流传甚久的一种写法,甚至他本人也不以为错,但认真的一些媒体后来屡屡写成“李霄鹏”,并且官司最终打到了李小鹏那里,结果,李小鹏实话实说:原来人家的户口本上就是写着“霄”,这下也没辙了,尽管李小鹏认为,不管李小鹏也好,李霄鹏也罢,他本人都不太在意,而且大家也都知道是他,但后来媒体慢慢都自觉地把“李小鹏”改成“李霄鹏”,这两个例子,前者是本人认为应该改,后者是有历史出处,所以,都解决得合情合理。 但阿里是欧洲人,人家不懂得方块字在这方面的差异与奥妙,所以,阿里的解释只是说,我的名是“阿里”,我的姓是“哈恩”,这与刘建宏想讨得的结果完全不是一回事。实际上就是说,哈恩本人对中文称他为“阿里-汉”还是“阿里-哈恩”并无异议,只要中国多数人喜欢,只要中国媒体喜欢,随便哪个都成,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已在中国得到广泛认知的“阿里-哈恩”这个名字就显得很自然、很舒服。 第三条理由:哈恩听着更像一个欧洲人名字 译名也是一个学问,但这里的道理我不甚懂。我只是知道,阿里-哈恩是一个地道的欧洲人,他的眼睛与头发都可以显示这点。阿里-哈恩,听上去这个名字的译音,与我们看到的身材高大、一头黄发的这位荷兰人完全合拍,十分吻合,可以说,这个译名起得相当好。 阿里-汉?不告诉你他是谁,让你猜,十之八九会以为是一个巴基斯坦、印度人,因为它的读音太像一个来自南亚国家或地区的人的名字。这也就是为何阿里-汉这个名字不太讨媒体喜欢的原因。 第四条理由:湖恩体现着一种人文关怀 这条理由有点媒体自我照顾自己的意思,但从译者的角度看,或者说从中国足协的角度看,它却含有了一种关照媒体的人文关怀精神。 这话此讲呢?其实道理非常简单,米卢蒂诺维奇之所以被简化为米卢,就是因为这个名字说的频率与写的频率实在是太高了,大家都为着省点事,于是万众一心地把它简化成了“米卢”。 阿里的两个译名,其实给媒体的写者出了一道难题,如果认可叫“阿里-汉”,就不好单独称为“汉”,因为一个字的名字,太不起眼了,非常容易被混淆、埋没到其他文字中,如果要让人看明白,只得写全称“阿里-汉”,这样不但字多一个,而且总少不了一个中圆点,这一个点的动作完成需要(在五笔输入法中)按下“ctrt+@”才能实现,一次没什么,但在长达四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中,千万次地写,真够受的,那有哈恩那么舒服、自然呢,如果哈恩本人都对“哈恩”没意见,如果哈恩又符合中国人概念中对欧洲人名的译音理解,如果哈恩又已深入百姓读者头脑,获得了很高的认知度,仅从这一点人文关怀着想,我们谁也没理由不继续称中国队新来的主教练为“阿里-哈恩”吧。(李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