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黄远麦纳麦报道 除了膝伤严重的杜威,西行的21名队员在三场比赛中全部亮相了。这样的一幕很容易便让人想起了沈祥福在亚运会上的用人方针--让每一个人都有上场机会。但三战一胜两平的结果却是无论如何也很难让球迷真正接受下来,面对这样的结果,作为过渡主帅的沈祥福固然可以用“锻炼了队伍”这样的陈述来作为总结,但他所可能为之付出的代价甚至可能连他自己现在也无法真正的想象出来——比如说在亚运会后便曾经传出的“下课”声。
首场拿下叙利亚队之后,中国队对于接下来的对手约旦队可以说存在着明显的重视不够--不仅队员有些轻敌,甚至就连教练组也没怎么把对手放在心上。而出于“机会均等”的考虑,沈祥福也并没有派上首场比赛被评为最佳球员的于根伟,因为他还需要给另外一位队长李霄鹏上场表现的机会,尽管后者的状态欠佳可以说是队内公开的秘密。但仅仅为了体现出“双队长”的价值来,便放开状态相对更好的球员不用,中国队显然在用兵上犯了大忌。事实证明,正是李霄鹏在体能与状态上所存在的双重问题,拖慢了整个中国队进攻的节奏。
如果说中国队在第二场比赛中所犯下的错误还有弥补的机会的话,那么中国队在第三场比赛中再次出现同样的问题,便等于将最后的机会也给放过了。在这场比赛的首发阵容中,中国队不仅派上了此前一直没有露面的阎嵩,而且用安琦替下了此前两场比赛中均有不错表现的杨君,至此,沈祥福可以说把能给的机会都已经全部给了每一个人。不过,在这个阵容中,最让人有些难以理解的,是沈祥福一直欣赏的两位老队员于根伟、李霄鹏居然一个也没有上场。这实际上更像是在“刻意”地传递着这样的信息:中国队在三场比赛中使用的都是不同的阵容!
事实上,如果将中国队这种善变的阵容与沈祥福出征前所定位的“志在练兵”的目的结合在一起的话,倒也颇为一致。但问题的关键却恰恰在于,这样排兵布阵的方式真的能够达到练兵的目的吗?从实际的效果来看,中国队的三场比赛,说得不客气一点,是打得一场比一场乱。以如此方式进行练兵,不要说国内的球迷,就连国家队内部都已经有人开始在暗地里嘀咕:如此变来变去,真不知上去之后自己究竟该怎么打了。
中国万家企业免费试用企业邮箱。进行中!
踊跃投票“双十”企业精英评选,中华企业管理英雄向你亲授商机!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突发事件、重大新闻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