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卢针锋相对中方教练的全面质疑-十强赛秘史3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2年03月04日11:26 《足球》报 | |
从通常的程序上说,国家队教练组在确定大名单的过程中是缺乏连续性的,因为在7月4日的首次会议上摊开了考虑对象的大盘子后,他们本应该继续深入下去,直到得出最后结论。但事实上,教练组并没有在第二天的会议上继续这个话题,而是有意识地使讨论的内容滑入了另一个轨道。事后有当时的与会者分析了这样做的原因,头一天的会议使每个人都清楚地感觉到,一旦接触到名单确定这个核心问题时,整个用人观与具体思路上的分歧便显露无遗,从而使讨论很难顺利地进行下去。按照有关决策人的考虑,的确是希望有一个过渡会议 可这注定是一次更加火星四溅的接触,更确切地说,这将是一次更加暴露分歧、更加引发米卢和他的一些观点对立者们“斗争精神”的讨论。而且,双方在某些具体问题上的执着与互不退让甚至超出一般人可以想象的范围,小组赛后,外界不断质疑米卢的整体战术思想与执教方式,现在看来,米卢身边的人对他同样有一肚子的话要说。就像我们见惯的那种“揭短会”,中国人轻易不会当面指出别人的不是,但只要放在某种特殊的环境与氛围中,每个人都放开了来说,往往内容便会让听者心惊肉跳,“甚至开始怀疑人生”。毫不夸张地说,在这次会议上,面对中方教练对自己的全面质疑,米卢所表现出来的“顽固”,几乎可以看作是一种生存的奋争。 教练组对米卢的“评价” 米卢与南勇的那次夜谈,应该说是一个8yl特例,南勇采取的完全是一种单刀直入的方式,而国家队的大多数会议则是以一种公事公办的客套方式开场。这比较符合中国人的习惯,哪怕是明知道接下来要吹胡子瞪眼睛,也得先把程序给走完了再说。 7月5日上午10时,相同的地点相同的人,会议照常由领队朱和元“揭幕”。他首先表明了这次会议的目的,“主要研究备战计划,先由中方教练组根据小组赛的情况,提出建议,然后由主教练通盘考虑后提出教练组的工作思路,统一教练组的认识。这样在训练中,保证我们的指导思想能够相对统一,以便使训练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这样才能对打十强赛有一个根本保证。在此明确一条,我们讨论过程可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意见,但统一后,必须认真落实,不得在外界和队伍中散布不同意见。本次十强赛是我们一次难得的机会,按照足协领导的要求,要少一点私念,多一分合力,把握好机会”。接着朱和元又进行了一番看起来很多余的解释,他说:“我们为什么要计划,要方案?就是中国足球太需要世界杯了,这种愿望已有几十年了,可能米卢先生体会不到,因此才如此着急。另外中国也有世界冠军,乒乓球、体操、田径、女排等,都是这样做的,所以我们没有成绩的项目,只能借鉴,也希望米卢先生帮助我们建立一套成功的经验。”似乎没有人会在讨论计划方案的会议之前先解释为什么需要计划,我们只能认为,米卢一向认为这类会议冗长乏味,并时常流露出反感情绪,让偏爱计划书的足协心存顾虑,“因此才如此着急”,朱和元这句话的原始“版本”应该是“因此才如此不耐烦”。 马克坚自然又成为了中方教练综合建议的“新闻发言人”,从整个十强赛来看,这也是这位老顾问的一项重要工作,他不仅负责整理中方教练意见并提供给米卢的合适人选,也经常在具体的讨论中出演米卢的对手戏,按老马经常会说的一句话来表示,那就是“最多豁出这张老脸不要了”。马克坚提出了五点“注意事项”:一、虽然国家队克服各种困难在小组赛上顺利出线,为十强赛奠定了良好基础,但在小组赛中也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且又被夸大宣传了,外界对于我们出线的前景不看好,包括球迷,队内也有不同的看法,对信心有影响;二、抽签结果是有利的,但是外界的评论也不符合实际,我们同意米卢对抽签的基本看法;三、甲A联赛安排过密,运动员在俱乐部的个人利益,对我们也有影响,但最主要的还是运动员的疲劳和伤病;四、小组赛中所遭遇到的舆论环境不利于队伍参赛;五、十强赛面临三个西亚队,应充分考虑西亚之间联手对付我们的可能性。 五点注意事项显然只是老马扔出来的一颗“烟雾弹”,然后才慢慢进入正题:“针对这些情况的分析,我们肯定将面临很多困难,所以要认真准备,把握出线的机会,并且充分理解主教练的足球理念和技战术指导思想,按照足协领导的要求在业务上服从米卢的意见,团结在米卢周围,这是正确的选择。这样就必须理解他的足球理念和思想,在训练中严格要求自己,比赛中恪守技战术纪律,发挥运动员的主观能动性。但现在的问题是运动员对此理解不充分,在训练、比赛中离主教练要求有较大差距”。如果米卢很熟悉中国人办事作风的话,就完全应该想到,会议将就此成为米卢技战术思想的“公决会”,而我们也将可以听到小组赛后中方教练对米卢最真实的评价。不难想象,小组赛后的评价与十强赛后是不可能完全保持一致的。 马克坚是这样评价的:“我们教练组认为米卢先生的技战术思想是先进的,与欧洲强队的方式、方法没什么区别,具体如下:米卢先生强调态度决定一切,主要是指责任心、国家观念、职业态度、训练和比赛中的积极性、思想集中和投入、对足球和教练的正确态度;强调团队精神,不突出个人主义;认为符合全队需要的才是好的,否则就不可取;不直接批评队员缺点,以鼓励为主,不指责队员技战术错误,保护队员自信心;着重于技战术原则要求,如进攻时拉开、防守时集中,这些是必须遵守的;着重技术细节,如控球、抢球、动作的快速及合理性、一脚出球、接应、二打一、逼抢、快速转移、避免传高球、丢球后的快速回防等,这是正确的。米卢先生强调在对抗中解决这些问题,这也是最接近比赛的一种方式,但这种方式也有局限性,如纠正时停顿过多,这就影响了大多数运动员,从原则上去要求他们是对的,但中国运动员的能力有限。”对于米卢来说,这是他应该尽快熟悉的中国人习惯的话语方式,就像我们小学班主任的评语:该生学习认真,工作积极,团结同学,热爱劳动。但在诸如此类的大段让家长放心的词语后面,大多数人的评语里还会有“但有时候上课喜欢讲小话、做小动作”一类会让家长往头上“敲栗子”的尾巴。大篇幅的肯定加小段落的商榷,永远是中国人在说出那些不得不说却又欲言又止的话之前必然采取的方式。 老米与老马之争 但米卢绝不是一个中国人,这是一个简单的事实,所以他同样不会像我们一样,面对班主任有保留的批评只有永恒不变的八字箴言:接受批评,下次改正。米卢只知道他没有“讲小话,做小动作”,他必须在小组赛后十强赛前对自己所坚持的东西做一番陈述或澄清,如果说要统一思路、统一认识的话,实际上米卢在这方面的紧迫感比中方教练们还要强烈。这种感觉甚至使他没有考虑用一种相应的方式去回复马克坚温和的表达,而是直截了当地把讨论引入了一种更加激烈的气氛当中。事实证明,马克坚同样是一个应变能力很强的人,他一方面继续着自己的对手戏,一方面也迅速改用了一种语气短促却更有力度的表达方式。他们之间接下来的这段对白,如果看成是亚洲足球与欧洲足球两种训练思想的对白,恐怕也并不为过。 米卢:(接马克坚的评价)这是队员的问题,与他们接受的教育方式有关系。足球是根据场上的情况来进行变化的,如果队员能够贯彻教练员技战术思想一半就不错了。 马克坚:但这是实际问题。 米卢:我还是认为,我不是不尊重别人,比如说在训练中喊停。他们认为不好,但我不知道队员在联赛中是如何进行的,从联赛的内容来看,质量上的确存在问题,我不喊停,如何纠正他们的错误? 马克坚:在这方面我们教练也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主要是在整体要求下,细化局部要求,比如说你强调在进攻中拉开,但如果碰到对手回收,我们该如何做? 米卢:在实际训练中就是如此。 马克坚:队员需要更具体、更细化的要求。我们就是指有些概念要更明确一点。 米卢:如果这样的话,我就不再是国家队的教练;如果这样的话,我们可能需要花20年时间,从小教起。这些东西队员都应该知道,尤其是国家队的队员,不然简直就不能称之为足球。同时,我认为队员也有进步,至少他们现在能记住了,但我没有看到变化,所以这样下去会很没有意义。 马克坚:我们应该在训练中多练一些具体套路。 米卢:这需要练,但不是主要的,更重要的是整体要求。听说他们在俱乐部训练得不错,可是为什么在联赛中没有表现出来,而且体能情况也不佳? 马克坚:但我认为运动员知道如何打比赛。 米卢:他们可以认为俱乐部的方式更好,但联赛并没有打出东西,这也是事实。如辽宁对上海的比赛,组织很差,攻守也不好,大连对北京的比赛也很差。在我看来,你的看法是对运动员的偏袒。 马克坚:这不是偏袒,这存在着两方面的因素,运动员需要理解教练,而教练也需要让运动员更加明白。 米卢:这不是光要求就行。我们要求他们去做,而不是去考虑他们的要求。有的队员有特点,但其他方面一般,我想这一点大家都很清楚。 实际上,这场争论在不尽人意的小组赛后结束后便注定了迟早会来,在此之前,外界已经对米卢的技战术思想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争论的焦点更在于米卢的训练方式,而训练方式中最受质疑的部分则是“喊停”和后面将要提到的“训练量太小”这两个环节。有很多事实可以证明,对这两个环节质疑的根源来自于队员向媒体的暗示,而一些教练也站在习惯的立场上对此抱有同感,只不过到这次会议上,大家才真正有了一次“对簿公堂”的机会。米卢显然对此早有耳闻,不然也不会在谈到喊停问题时首先声明“我还是认为,我不是不尊重别人”,其实马克坚的评价中在这一点上只字未提。米卢显然认为在这样的会议上没有遮遮掩掩的必要,他甚至不惜用“没有意义”、“偏袒”这样激烈的字眼来表达自己的不认同。而站在教练的立场上,最急于让米卢明白的是,他的传经授道并没有得到中国球员的理解,说到[底,这还是一个“大学教授教小学生”的老问题,老米与老马之间这场不期而至的争论,反而让其他或许还羞于表达的人彻底打消了顾虑。 究竟是谁的问题? 争论在继续,几乎没有任何停顿,朱和元从马克坚的手中接过了这根“接力棒”,也意味着争论的内容从纯粹的技战术思想分歧,上升到了观念上的分歧。既然“课代表”没有起到说服的作用,“班主任”只好自己出马,他们之间的这番对白,似乎又给我们带来了更深刻的感受。 朱和元:米卢先生,你来中国多久了?(显然在老马与老米的争论当中,他已经想好了自己的切入点) 米卢:15个月。 朱和元:执教中国队15个月,队员对你的思想仍然不甚了解,是否应该考虑到执教方式上存在问题?当然,队员的理解能力有限也是客观因素,也正因为如此,更需要你有一些不同的方式和方法。 米卢:我想问你一个问题,回顾一下亚洲杯和世界杯小组预赛,在这期间队伍有没有进步?如果有进步,就说明我的执教有作用,反之,就没有作用。 朱和元:队伍是有变化、有进步的,今天本不该讨论这些问题,但这又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中方教练提出建议是为了供你参考,是为了更好地协助你的工作,使你的工作更有实效性。目前,队员水平和认识水准确实不及你所想象的那样。 米卢:尊重队员是比场上纪律更重要的,否则,足球就无法进行下去。比如说在小组赛中,一些替补队员就对曲波的上场有很多不好的反应。 朱和元:这种现象是不好的,中国足球的发展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米卢:在发展的同时还应该多听取一些别人的意见。 朱和元:所以今天教练组提供了一些建议给你,就是为了更好地备战十强赛,使队员对你的思想更清晰,这有利于十强赛。 米卢:你们可能太注意队员和外界的说法,可我不这样。这可能是我们工作方式上的差异。我还想强调的一点是,场上的调动是主教练的职责。 老实说,这段对白让人感觉思维有些混乱,两个人在不断地“争夺发球权”的过程中,时不时显得前言不搭后语。米卢像一个太极高手,突然用曲波上场引起反应这件离题万里的事情,把朱和元的“矛头”卸向一旁。而朱和元也绝非等闲之辈,在米卢刚把话题扯开的时候,又迅速接过他的话头,明白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思。 这时候,一直在一旁保持沉默的金志扬终于忍不住插了一句话:“我们可能思维方式不一样,但现在我们想做的就是积极帮助主教练工作。”像每一次的讨论会一样,“舌战群儒”的米卢总是越说越来精神,越说斗志越旺盛,他继续自顾自地往下说:“队员首先应该按照主教练的要求去做,全力完成教练要求。这方面他们已经有所进步,仍然存在的问题只能说明与他们的个人能力有关系。首先,足球是一个整体,应本着享受的态度。对于队员来说,最重要的是在训练中百分之百地按照主教练的要求积极投入,全力、快速地去完成。比如说有些队员反映训练量不够,我认为更大的原因是他们未尽全力去完成教练要求。” 马克坚闲了一阵,这时又重新加入了“战团”:“队员与你的要求有距离,可能是在俱乐部养成的习惯,但这恰恰是需要我们去做的工作。”米卢这时已是“水泼不进,针插不进”,不假思索地回答马克坚:“这不是我的问题,这是他们的态度问题。队员在国家队就应该适应国家队的训练方式。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作为国家队运动员一直没有国家队应有的精神面貌,这本身就是一个问题。”马克坚不甘示弱,执着地与米卢进行争论:“训练是与个人能力有关系,但要想办法改进。国家队是短期集训,应有其特点,在针对性和人员搭配上应该有适当的调整。如现在的前卫线,在能力上只有李铁能达到,有的人就要早一些换,因为不能适应打法的要求。” 米卢:“如何换?” 马克坚:“先让有能力的人去做,再提出换人。” 米卢:“我先看,再看是否有条件这样做,我也希望选最好的运动员。” 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一个讨论备战计划的会议,竟然完全变成了一场关于“谁来为训练负责”的争论,而且所有当事人在这个问题上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实际上,这不是一个能轻易得到答案的问题。换一个角度说,究竟是中方教练试图用习惯来改变米卢,还是米卢骨子里看不起中国足球,根本不愿接受中国足球的任何一点建议,这同样很难用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去作出客观的评价。由于篇幅的限制,这期文章并没有写完这一天的会议,而会议的最后一个议题,关于对孙继海等球员的评价上,双方继续着你来我往的争执,当然也如前面的内容一样依然没有得出结论。事后想来,也许我们只有一点最值得欣慰,那么多“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问题,毕竟在十强赛上,达成了高度的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