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卢除了对中国队心态的改造,在技战术方面也有其非常成功的一面,这一点在其对国足中场人员使用以及战术方面体现更为明显。因为相对于有旅欧三将加盟的锋线和后防,原来被视为中国队最薄弱环节的中场此次十强赛出人意料地表现极为抢眼。第一阶段的比赛结束时,中国队展示给了人们一个全新的中场,神奇的米卢究竟对中场做了什么?
十强赛开打之前,在人们的印象中,国家队的中场主力选手应该是这样排列的,左前 卫申思、右前卫李明,马明宇和李铁为双后腰。大家之所以会有如此的印象,正是因为在此前几乎所有的比赛中,米卢都是这样排兵布阵的。
但是当十强赛半程过后,我们却发现,中场的四名选手已经是物是人非。在后腰位置上引起争议的马明宇成了左前卫,“四国赛上的最大发现”李小鹏占据了右前卫的主力位置,而后腰只留下了李铁一人,一度因在足协杯赛中出场而与米卢产生分歧的祁宏在前腰位置上大放异彩。
也许会有人认为这一成功的背后存在着极大的运气成分,但换一个角度也许我们更能看出这才是“米卢式”的成功。试想,如果站在主教练位置上是一名中方教练,谁又会敢力排众议临战将惯打后腰的马明宇当做主力左前卫使用,甚至将此前的主力申思排除在十八人名单之外?而对李小鹏的使用更体现了米卢的大胆与心计,在李明受伤的情况下,米卢处乱不惊,顶住极大的压力毅然将一个刚刚入队不久而且又少有机会出场的队员派遣上场,也正是有了米卢的用人不疑才成就了李小鹏的一鸣惊人。
在已经进行的四场比赛中,米卢毫无例外地选择了菱形站位。米卢强调,中场如何站位并不能最终决定比赛的胜负,增设前腰是战术安排的需要,这能使中国队在中场的衔接更为有序。在与阿联酋和乌兹别克队的比赛中,这一点体现得最为明显:不但增加了一个前场进攻点,而且使整个中场显得更加灵活,攻防更加流畅。而这种站位也使得中场球员的特点都得以发挥。祁宏在申花队就一直扮演“影子前锋”的角色,而马明宇在防守能力上明显要强于进攻,所以他在左路刚好可以弥补吴承瑛助攻留下的空当。
前几场菱形站位的成功并不能说明这种阵型现阶段最适合中国队,但就中国队现有的人员组合看,菱形中场更能保持攻守平衡,队员们也显得较为适应。而且米卢并不完全拘泥于站位,不管是菱形还是平行都使得攻防更加趋于平衡,对手能发现的弱点也越来越少。
本报记者 宋国庆 于欣
手机铃声下载 快乐多多 快来搜索好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