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张玉宁打进多少个球,有两个说法都很难远离他,一为“张玉宁速度慢”,一为“张玉宁在场上太懒”。中泰之战中的帽子戏法同样难以让张玉宁摆脱这些声音。为此,记者在赛后专门和张玉宁就这两个说法进行了沟通,张玉宁第一次站出来解释了自己的“懒因”之所在。
“圈里圈外都一直在说我懒,这我知道。我想告诉大家,主观上我并不是一个懒散、 不勤勉的人,之所以给大家留下那种印象,是因为三点。”
“第一,从先天条件讲,我的体质、我的肌肉类型就决定了我不是持续奔跑能力特别强的人。
第二,从位置上讲,我是前锋选手。我觉得一名前锋就应该把他的主要体力用在进攻上,在我的思维里,如果我有10分的体力储备的话,那么其中的6分以上应该是用来进攻的。
第三,我想衡量一名球员‘懒不懒’的标准应该是他的工作效率,作为前锋,不顾一切地跑来跑去是很影响他的进攻选位的。可能同伴传出了一脚很好的球,但要是前锋的意识没到,没能跑到落点去接球,那么这脚球就白传了。1997年之前我一直是打后卫的,整整打了10年,所以对于后卫的站位、协防、移动、保护之类的特性我还是有一定了解的,比赛中,我总是在不停地观察、分析,寻找对手防线上的漏洞,然后冲向那里。结果,成功的机率要比跑来跑去高得多。我想,我动用大脑去思考,在精神上我是和大家一样勤勉的,而这一点又能转化成实质的入球,那么再说我懒什么的,就没什么必要了。”
在中泰之战中,张玉宁以实际行动印证了他自己提及的上述三点理由。在进攻中,张玉宁奔跑得近似于拼命,良好的选位成就了自己的三粒入球,并且还靠临近尾声时的充沛体力长途奔袭妙传助攻一次。或许,这正是张玉宁能够正视自己的“懒”名的原因所在吧。(江南时报 秋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