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邮件 搜索 新闻 短信 聊天 导航
竞技风暴新浪首页 > 竞技风暴 > 国内足坛-国家队 > 正文
米卢孤军奋战 国脚底气不足--昆明战事内讧揭秘

http://sports.sina.com.cn 2001年05月14日11:59 新民体育报

  本报特派记者杜?昆明5月13日专电国家队内幕多多,这么多记者,没几个写得出来;国家队矛盾重重,这么多记者,没几个说得清楚。

  足协、米卢、队员、媒体--四大元素,不可或缺;四大天王,互不买账;而四大支点,早在物理学上就被认定为“不平衡论”。足协和媒体的矛盾,在中国足坛早已有之,见怪不怪;而在如今这支米家军里,引起外界关注的内讧问题似乎特别突出,特别重大,更丢脸
的是,这已经成了众多对手津津乐道的话题。

  我相信一切都是以米卢为圆心引起的,而中国人独有的思维方式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高原损人不利己米卢陷入孤军奋战

  “高原优势”一直是中国体育界引以为豪的武器,而在如今的米家军里,高原问题却成了最大的争议。争议的一方似乎只有米卢一人,而争议的另一方则包括足协官员、队员、媒体和科研人员。

  对米卢的质疑其实不少来自事实。国家队从柬埔寨重返昆明后,不少队员都出现了不大不小的高原反应。申思等队员相继出现感冒、拉肚子的症状,李铁后来咳嗽不止,刚来几天谢晖等晚上睡不好觉,范志毅经过几天大运动量训练后说“脚都有些抬不起来了”,还有一些身上有伤病的球员恢复起来比较慢。当然这些症状的出现也来自于客场比赛的奔波劳累和昆明当地天气、气温的多变。

  杨晨是周二晚上才经过长途飞行到昆明报到的,他对记者坦言有明显的高原反应,晚上睡觉时断时续,尤其对于运动员而言,参加训练和比赛需要高强度的奔跑,这种反应是比较突出的。杨晨是第一次到高原集训,他的感受应该是最深的。

  或许是为了给米卢一个台阶,杨晨说高原对运动员肯定有影响,而对正常人来说没有影响。许多记者对此却不以为然,我当然也在其列。自星期二来到高原,我已经出了三次鼻血,晚上根本睡不着。另一名来自上海的柔弱女记者也是既感冒又出鼻血,叫苦不迭。于是在每次国家队训练完众多记者对米卢的提问中,也就必然有了涉及高原的挑战性问题。

  米卢回答这类问题的时候已经显得很愤怒了,后来干脆也不说什么中国队已经适应了多少时间,而是直接说影响对印尼队肯定更大来搪塞。攻击之所以就只针对米卢一人,恰恰是因为选择高原迎战印尼是米卢的个人意思,更有消息说米卢是照搬执教墨西哥队时的高原经验。

  而有的队员当然也有自己的算盘,用高原反应来避开人们对他们状态不好的质疑,显然是最好的借口。令人不解的是,对待这一队员和米卢的冲突,足协并没有任何一人站出来支持米卢,显然,谁也不愿承担可能引起的不良后果。或许这才可以解释这几天米卢为什么接二连三地取消了下午正常的训练安排,米卢不得不有所妥协了。

  还是一向比较老练的上海国脚申思说了句折中的话:“既然已经选择了高原,那么再去议论是否损人不利自己已经根本不重要了,我们只有去尽量适应和努力面对。”

  与此同时,印尼那边倒是不断传出对高原作战已经作了充分准备的消息,例如提前上山、准备氧气袋、睡觉度日、先前作国内高原集训等等。印尼队的众志成城和中国队的自乱阵脚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家属后援团破产足协再让球员失望

  和范志毅聊天的时候,他不止一次地说他“想死女儿了”,这几天他的宝贝女儿身体也不太好,更让远在昆明的小范牵肠挂肚。

  本来,小范是有计划让妻子和女儿来昆明探亲的,一个多月没有见到他们了,连日征战的疲惫让小范更想见亲人。而当妻子在电话里不止一次地告诉他,女儿吵着嚷着要爸爸的时候,小范实在难以忍住了。此前,当有人建议他把妻子女儿带来的时候,小范曾说过,我是队里的老大哥,在这种时候,不能带这个头。

  而和小范一样思念亲人的国脚实在是太多了。来自四川的两位元老已经先小范一步采取行动了。马明宇和黎兵的妻儿其实在国家队从柬埔寨回来转道香港时已经和两人会合了,只不过一切都是悄悄进行的,瞒过了足协官员和主教练米卢。事后询问国家队新闻发言人董华,他称国家队管理条例中并没有明确规定这样做行不行,所以也不能处罚他们俩。

  而这一组成家属后援团的队员的自发行为没能逃过记者的眼睛。由于被媒体大肆炒作,国家队管理官员感到了可能带来的不安,与此同时,足协副主席、国家队代表团团长南勇也从熟悉的记者那得到了确切消息,最终由他拍板,彻底地第一时间地“粉碎”了这一项队员提出的良好愿望。周三上午,也就是马明宇和黎兵的妻儿出现在公开场合之后,南勇就召开全体会议,在会上明确要求其余国脚的家属不允许再来探亲,而已经来的必须在当天离开!

  有意思的是,主教练米卢与此同时却发表了“支持国脚”的言论,尽管他强调了“有没有孩子”的性质区别,但此间人士认为这是米卢给足协留了点面子。米卢同时强调了不应让家属住在记者堆里,可见他对整个事件的发展和关键其实再清楚不过了。

  事实上,计划让老婆孩子来陪的队员还有不少,当然队员们经过足协领导的教育,都还严格地执行了规定。马明宇和黎兵当天晚上在记者下榻的酒店和妻儿团聚后,就匆匆“赶”她们回去了。众多记者倒是无比同情他们,看着队员和自己孩子玩耍的画面,没有人要求采访了,所有人的眼里有的只有温存,难得一见的温存。

  其实四年前的十强赛,也出现过类似队员偷偷把家属带来的情况。四年后,足协的作风没有改变。对他们而言,承载着中国球迷那么多不堪承载的压力,所以,哪怕只有1%的希望,也得做100%的努力。这种“不近人情”的做法,也就显得再正常不过了。

  也有国脚很理解足协的做法,李玮峰就说:“为了这届世界杯,我什么都可以豁出去,为了了却我过世的父亲的心愿,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呢?”

  恐伊症一览无余中国足球底气不足

  周四深夜,很多国脚都还没有睡。很多记者也还没有睡。

  比起全国球迷关注的昆明,国脚更关注的则是马来西亚吉隆坡。自前一天从那得知江津和范志毅入选2000年亚洲全明星阵容,这天晚上则有与他们切身利益更有关系的消息可能出台:十强赛分组抽签方案确定,中国能否避开强敌伊朗?

  很久很久以前,中国媒体为国家队造出“恐韩症”一词,国脚都非常反感,但20年不胜后,没有人再反感了,我们可以发现,不少国脚也已经把“恐韩症”时不时地挂在嘴边。

  不久以前,中国媒体又为国家队造出“恐伊症”一复制词,国脚们起初都不承认,但连输4场、每场4球以上后,没有人再敢不承认了,从这次国脚对分组抽签的关注就可以发现,他们已经对伊朗彻底服了。他们甚至可以不服日本,但不得不服伊朗。

  中国队队员一向很傲,对西甲球员有过不屑,但这次对伊朗队却一致推崇。谢晖算是这届国家队里最牛的了,但当记者把问题提给他时,他就很干脆地说:“伊朗是亚洲NO.1,中国队实力不济。”谢晖对伊朗球星太熟悉了,他们在德国的表现常常刺激着谢晖的神经。在许多国脚眼里,伊朗是一支在各个方面都相当完美的球队,而不像中国队在内的其他亚洲强队,都是有明显特长但也有明显特短的球队,因此,中国队很难撞大运。

  接受采访的时候,一些国脚也比较老实,他们坦白首先是希望避开伊朗,其次是伊拉克,当然还能避开沙特就最好了(当然这种情况几乎是不存在的,否则也太欺负西亚人了)。国脚们说最希望遭遇的是阿联酋,理由无非是这届阿联酋队竟然输给了印度。我想说明的是,以前中国队在球迷面前一向自我感觉“亚洲老大”的姿态出现,而如今,就算躲过了日本、韩国两个老对手,中国队也已经没有了足够底气。冲击世界杯的决心当然是有的,但在国脚心里,到底有多少成功的把握呢?

  就算是国家队里的一些大腕,在表明自己会尽全力去把握最后一次冲击机会时,也委婉地表示了,如果冲击失败,只要全力付出,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不会有多大遗憾的。他们说今后的人生道路还是要走下去的,还是会为中国足球的发展在场外作出贡献的。

  必须指出的是,就在去年米家军战绩尚佳的时候,不少国脚都声称这次冲击世界杯是志在必得,因为日本和韩国的缺席的确对中国足球而言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而国脚内心世界的转变,恰是对神奇教练米卢和目前这支球队所表现出来的战斗力的一种无奈、一种自我怀疑、一种更加务实的态度。

  也许球迷朋友在痛责中国队和对中国队不再抱有希望的时候,并不会猜想到国脚自己的否定;当然,也许就是在这种前所未有的低调和务实中,中国队反倒能借着神奇教练的魔法把奇迹进行到底。

  大牌球星当替补伤病成最体面借口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怀疑米卢的“伤病论”了,一则听多了嫌烦,二则听多了嫌假。一国家队人士就指出,米卢不愧是老江湖了,如果他想弃用某个球员,伤病显然是最好的借口,让人抓不到任何把柄。还有人说,这是国际上通用的规矩。

  虽然张恩华和孙继海表面上并没有和米卢闹翻,但两人因打不上主力而心存芥蒂早已是公开的秘密,连国外媒体都大肆报道。一个是2000年中国足球先生,一个是中国最有前途和才华的新星,两人都来自中国最好的俱乐部,都表示自己的伤病其实并不影响打比赛,这一切的确让米卢的做法令人难以信服。就记者这几天的观察,两人在训练中都显得格外卖力和突出,有时兴奋之情很让人意外,给人的感觉完全是一种刻意的姿态。训练结束,要么是自己给自己加练,要么是与米卢毫不搭话地分开,此时,两人的心情又得到了大多数人的同情。

  除了这两人,申思、曲圣卿、张玉宁等都有过类似的遭遇。申思说有些问题不是那么简单的,而是需要主动地去沟通。中国球员比较普遍地缺乏沟通的能力,比如杨晨在德国、马明宇在意大利,都遇到过这种情况。米卢对祁宏和曲圣卿的意见当然没有到有些媒体夸张的程度,但有伤打不了国家队比赛和在足协杯上分别进球却是事实。祁宏其实是米卢非常宠爱的队员,他的伤倒是实实在在的,只不过有时候申花队更需要他。曲圣卿的情况则有所不同,米卢对他一点也不感冒,而性子倔强的他自然也不买米卢的账。

  这几天,吴承瑛似乎又将成为新的“伤病”牺牲品。小吴在对柬埔寨的比赛中最后时刻大腿内侧拉伤,但也绝非外界所说的那么严重。尤其是小吴的身体素质很不错,伤势恢复得比较快,有一种说法就是米卢其实对他的表现开始持怀疑态度,认为吴承瑛在前几场小组赛中的表现很成问题,防守上有漏洞,助攻也显得很没有力度。于是米卢一度将其列为替补,而临时救场子的李尧立刻获得了主力位置。很多记者也将这个主力阵容变动的发现传播了出去,吴承瑛成了倒在米卢式“伤病”面前的又一个主力。

  这种说法当然只是外界的一种猜测,但吴承瑛最近几次训练几乎都是第一个离开球场的队员,而且面部表情异常郁闷。令人欣喜的是,最后一天的训练人们发现吴承瑛又回到了主力位置,据一内部人士分析,原来由于临时调来的两个边后卫李尧和陈刚在训练中表现出来的状态实在太差,不仅米卢无法满意,就连一些队友都很有想法,米卢于是不得不再给了吴承瑛一次机会。

  可以提供给球迷朋友另一种观念,有接近米卢的人士认为米卢之所以放着张恩华和孙继海不用,有不想完全暴露实力的一面。据说足协有关方面在安抚这两位大腕时也表达过类似的意见,这才避免了形势的进一步恶化。这种说法其实也是可以成立的,有了范志毅和报国心切的李玮峰,中国队的中后卫位置其实暂时不需要张恩华出马;而徐云龙在小组赛里表现如此出色,米卢又怎么能依仗名气而换用孙继海呢?

  没把印尼当回事国脚质疑外界不满

  小组赛的目标到底是什么?正常一点的人肯定都会说两个字:出线。

  在和不少国脚交流的时候,他们经常会反问我这个问题;言下之意再明确不过了:我们保证出线就行了,为什么外界会那么挑剔呢?

  我其实有类似的想法,当我把我觉得每场赢个1比0就可以的想法告诉范志毅的时候,他说“你的想法很上海”,他知道国内很多球迷是不会满足1比0的。

  当然小赢和有没有在比赛中表现出斗志和战术素养是要区别对待的。但许多国脚也认为,他们也想在比赛中打出精神,但的确受到天气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他们认为在小组赛里,更为重要的还是保证出线,至于有没有打出精神,现在批评得还是太早。

  “我想米卢也留了一手,没有把国家队的最好状态现在就调出来,到十强赛的时候才是出状态的时候。”一位老国脚这么猜测,所以他认为现在打不好比赛没有必要过多炒作,否则反而会给国家队增添了很多压力。

  老大哥范志毅则在面对外界不满时首当其冲地表明态度,他私下经常说的话就是,小组赛的对手,包括印尼,其实都不是中国队的真正对手,都称不上是中国队的对手,所以希望球迷朋友能够有更多的耐心。“我们的对手是伊朗,是沙特,到那时候我想队员们每个人都会放手一搏的。”

  谈到与印尼的比赛,其实国脚们根本没有像外界那么当回事。很多媒体看到国家队在与马尔代夫和柬埔寨的比赛中表现不佳,就估计印尼队将对中国队构成威胁,并纷纷把印尼队的实力夸大。其实国脚对战胜印尼还是普遍很有信心的:前锋队员,不管是替补还是主力,都说要用进球来证明自己;后卫队员,加上门将江津,都说“死也不会让印尼进球”。虽然米卢已经多次开会提醒队员要注意印尼在近半年来的进步,但大家依然认为主场击败印尼是很自然的事,用不着怀疑。一国脚看到当地报纸在比赛前一天登了一篇《国足战印尼胜算几何》的文章就觉得很滑稽:“他是不是没东西可写了?”其余一些国脚则半开玩笑地说:“要是连印尼都拿不下来,那我们还想活啊?!”

  在这个问题上,其实国家队内部对媒体和球迷有不满声音的,他们一方面承认比赛打得不好,另一方面也对外界现在爆发出的过度愤怒表示不解,有的还怀疑球迷是不是真的有那么大的怨气,还是媒体炒作的结果?一国家队教练站在他的立场上说:“以往世界杯预选赛小组赛,是没有那么多记者的,到了十强赛恐怕也最多是这么多人了。”他认为媒体的主观意愿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不能客观地反映球迷的真实想法,而媒体的集中炒作的确是对国家队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看来他还是蛮懂新闻的,他说这是长期“斗争”的经验。米卢是怎么想的呢?就我的感觉,米卢和队员的想法是有一些差异的。米卢虽然也说赢球就行,但他强调的是“快乐”,他的人生哲学如此,他希望足球能够带给所有人快乐。

  而中国队员是不可能那么潇洒的,三分是最重要的,就像避开伊朗是最重要的;他们已经变得很实际了,就像签字费是最重要的。实际一点也没什么不好。你以为你能对国家队要求多少呢?


发表评论】【体育沙龙】【体育聊天室】【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相关链接
望江楼:中国队没有谁是全能--论中国队中场 (2001/5/14 11:04)
东北小剑:祁宏让马明宇走开--我看国家队中场 (2001/5/14 10:52)
中国队是否成熟 央视两大名嘴闹起“内讧” (2001/5/14 10:33)
红烧僵尸:3-6-1似乎更强大--对中国队阵型最大胆的思路 (2001/5/14 10:19)
中国队客场战印尼 双方就接待工作达成共识 (2001/5/14 09:44)
Ttd007:中场人选最大失败--马明宇 中国队胸口永远的痛 (2001/5/14 09:15)
中国队险境中过关 几名进球功臣兴奋谈赢球 (2001/5/14 09:01)
体育参考:中国队为什么要怕伊朗? (2001/5/14 08:51)
 世界杯专题
 新浪推荐
新浪网隆重推出手机短信顶级新闻服务
幽默、美图、FLASH…动漫频道正式推出!
聚首新浪放飞爱情梦想-新婚专题五月登场!
来星座频道解读命运密码 把握爱情脉搏!
订阅手机短信NASDAQ最新行情
2001高考专栏全新推出 600所高校一网打尽!
中国队第7次冲击世界杯
GlobalEnglish 三个月练就流利口语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C)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