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78比72不是复仇是赢球 四味俱全解读男篮碰撞立陶宛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7月21日11:36 篮球先锋报

  酸

  78比72,中国队终于战胜了立陶宛。对于中国队来说,培养年轻国手该是比赛的主题。但是“恺撒”击败的毕竟是自己的祖国立陶宛,赢球的滋味和艰难的过程,还是让老尤心中的感觉很复杂。

  伤愈复出的老队长李楠在上半场扮演了全能战士的角色,不仅三分球4投3中得到中国队最高的11分,而且多次玩命拼抢篮板球,全场抢下了全队第二高的6个篮板。第三节比赛中国队再次出现“短路”,继上一次对阵立陶宛近八分钟没得分之后,今天又一度在近五分钟的时间里一分未得。尤纳斯用张劲松换下了朱芳雨,“疯子”上场之后马上助攻杜锋命中三分,又在24秒行将到达之时追上一个,比分追平!第四节关键时刻,又是这名哈里斯时代的第11人投中一记压着24秒的三分球,一举扭转场上的形势。

  想对来说,几名年轻队员的表现让老尤有些失望。上一场表现出色的张云松似乎神奇不再,上场之后就是两次失误。边强只在上半场得到了几分钟时间,但是默默无闻,下半场场上胶着的时段,尤纳斯没有用他。孙悦大多数时候也在板凳上充当了看客,他的灵气在这场比赛中没有得到展现。而王仕鹏和王博则没有得到出场机会。

  甜

  赢得了这场比赛,尤纳斯最愿意看到的,还是中国队日趋熟练的防守配合。“对手很不错,我们打出了一场很精彩的比赛。最令我高兴的是,下半场球员们的注意力更为集中,打出了完美的防守。在目前的情况下,防守是我们赢球最重要的环节,”赛后老尤对此甚为得意。第四节的最后时刻,立陶宛的韦达斯突破上篮时,迎来了杜锋和易建联的双重盖帽!这次关键的防守改变了比赛的轨迹,也让场边的尤纳斯兴奋不已。统计显示,中国队在整个下半场一共才被对手抢走6个篮板球。而中国队一共才出现了10次失误也让老尤略感安慰,“我们很好地控制住失误的次数,说明大家吸取了上一次交锋的教训。”

  老尤的欣慰还来自于全队配合的默契。第三节还剩下4分08秒,当“衣领”战术成功打出来时,尤纳斯转过身来,得意地对着板凳上的替补队员们说着:“就该这样打,进球还能造成对手的犯规,这是一个极有威胁的位置!”

  另外一点让尤纳斯得意的是,自己在比赛中的果断变阵成为了比赛的胜负手。自己丰富的经验和阅读比赛的能力,帮助自己获得了一场至关重要的比赛,这点让“师弟”科米修斯自叹弗如。

  苦

  赢球并不是一切,立陶宛虽然输了比赛,但在比赛过程中没少让尤家军吃苦头。两场交锋下来,中国队对欧式的挡拆配合以及外线逢掩护就换人防守的战术还很不适应。

  在没有姚明的情况下,外围频繁地掩护制造出手机会,是中国队最近的主要得分手段。全场比赛中国队命中了11个三分球,远投出手机会并不比两分球少,由此可见一斑。但是立陶宛在比赛中几乎没给过中国队多少从容投篮的机会,在外线展开了大范围的逼迫,而国手们一度破解乏术也令尤纳斯十分头疼。

  “小伙子们还不适应对方外线的换人防守战术,”喝了口水,尤纳斯开始分析问题的根源,“可能以前中国队和美国球员的交手太多,这并没有什么不好,但是美国只能代表一种风格,而且他们几乎就不会守联防。现在我的队员遇到一些欧洲球队的防守风格就不知所措,主要是因为缺乏和这类对手交锋的经验,在场上不知道该怎么解决。但是要积累这些经验需要整个赛季或者经常面对这样的防守,眼下我们做不到这些,这令我很苦恼。”

  辣

  复仇的滋味有点火辣辣的,因为整场比赛,中国和立陶宛都在高强度的对抗中。取得了胜利,老尤自然很高兴,但是也对中国队在作风上不如立陶宛泼辣提出了批评。

  “对手整场比赛都在运用充满身体接触的防守,这让我们的进攻很不顺畅,我们的内线也不够强壮不够硬朗。这不是到力量房去练练就能提高的,这在于对比赛的判断,在于思想上如何去建立一个顽强而又凶狠的作风,”两名中锋一共才得到11次出手机会,老尤自然不能满意,“很多时候对手的小个子后卫很轻松地就把我们的内线队员给挤出禁区了,造成了我们的中锋在低位面对身高不足的对手也没有进攻优势,这样可不行!”

  “这是场真正的比赛,全场比赛双方都在顽强的斗争中,但这依旧是场友好的比赛,而不是所谓的复仇。尤纳斯让中国队变成了一个整体,球员们打球更用脑子和指挥了,很荣幸能和中国队这样的强队交手,”立陶宛主教练科米修斯感叹道。不过是比赛就会争输赢,科米修斯也不想甘拜下风,“今晚我们打得很好,但还不是最好,我们原本有机会击败中国队的。”留给他的下一次机会,月底的斯坦科维奇杯。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中国男篮新闻

 

评论】【篮球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