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首页> 篮球-NBA> 正文 

杨毅:活塞破挡拆走湖人老路 绞肉机鏖战即将上演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6月17日14:53 新浪体育

  马刺已经真正被逼到了悬崖边上。

  在上一战被活塞扳成1比2之后,马刺懈怠比赛的说法大行其道。但当活塞已经把比分扳成2比2平,他们看上去的确找到了防守马刺的秘诀。

  马刺第三战和第四战平均只得75分,总命中率不足40%,一共失误35次,和西部决赛
时那支平均每场拿108分的球队大相径庭。

  马刺进攻被遏制,和他们在进攻时过多依靠挡拆有关。帕克或者吉诺比利和邓肯之间的挡拆,和当年马龙和斯托克顿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被马刺挡拆奏效,则三个攻击点全面盘活,帕克和吉诺比利的突破是第一攻击点,邓肯拆开之后是第二攻击点,鲍文或者霍利埋伏在底角或者45度,是第三攻击点。前两战马刺攻来轻松写意,正是因为活塞防不好马刺的挡拆。如果防守不力,活塞无法获得快攻的机会,在阵地进攻中极难反击。

  但这一点在后两战,尤其是今天的第四战已经改观。

  吉诺比利第三战已经被遏制,他显然今天在进攻中希望自己打得更凶,因此开场就在三分线外更坚决的出手。但只要吉诺比利打不出前两战那样的突破,他就不是那个为所欲为的阿根廷飞人。第三战时,吉诺比利的一对一突破已经因为活塞的防守加强而不能奏效,当他今天更频繁的和邓肯挡拆,希望获得突破空间的时候,活塞的防守也已经作出调整。防守邓肯的本·华莱士立刻和防守吉诺比利的外线球员切换(switch),挡住吉诺比利的去路,将吉诺比利推向上线弧顶,同时守在邓肯拆开后的跑动路线上,吉-邓挡拆至此已经被化解。

  与此同时,防守吉诺比利的外线球员(汉密尔顿或亨特)立刻回到自己的防守位置,弱侧球员并不上前夹击,以防鲍文漏出空档。当挡拆不能奏效,吉诺比利的个人突破又无法施展,马刺强攻就只剩一招,把球交给邓肯,硬吃内线。但本·华莱士两战以来已经证明,邓肯一对一单打三届年度最佳防守球员决非易事。上一战大本第一节的盖帽把邓肯的投篮狠狠砸在地上,像排球重扣扣在三米线里一样,今天这一战他又三次从邓肯手里断球。

  邓肯前两战投篮32投15中,平均每场21分,和挡拆成功之后在移动中进攻大有关系;后两战挡拆失灵,邓肯大多数进攻来自一对一单挑,总共32投10中,平均每场15分。

  一旦前两个攻击点失灵,鲍文根本找不到三分出手的空档,他这一战虽然3投2中得6分,但总决赛以来第一次整场没有三分球出手。

  对于马刺而言,形势开始和一年前变得有些相象。他们前两战2比0领先湖人时,邓肯和帕克的挡拆随心所欲,两人平均一场得分接近60分。但当湖人找到防守他们挡拆的办法之后,马刺的进攻突然断电。当他们只能用邓肯一对一单挑,马龙就和本·华莱士的角色一样,像守在他前面的一道雄关。第五战小鱼费舍尔一投定江山,第六战回到洛杉矶之后,马刺在下半场命中率只有21%,和今天情况非常相似,终于被淘汰。

  我到现在仍然认为,如果马龙不是在总决赛中受伤不能上场,湖人不见得会那样简单的败给活塞。如果以完整兵力对抗马刺,去年的湖人是攻守兼备,他们可以防守,也可以靠奥尼尔和科比完成阵地战;活塞则是纯粹依靠防守取胜,他们今天得分破百,其中防守成功之后的反击是第一要素,阵地战办法仍然不多。因此对于马刺而言,要改变第三战和第四战的不利局面,必须不让活塞打出快攻。

  杜绝快攻,无非靠两点:第一,把球打进,让对方在底线发球,自然进入阵地战;第二,如果不能保证自己的命中率,则绝对不能轻易丢球,被抢断而造成失误,要尽量拖延进攻时间,投篮之后,两到三名不去争抢前场篮板的球员立刻回防。马刺今天18次失误,其中有13次被抢断。

  这是号称最精密的总决赛,但前四战看上去却毫无精密可言。前两战活塞解决不了马刺的进攻,因而大败;后两战马刺解决不了活塞的防守,结果被扳平,双方临场的精彩应变几乎没有出现。但在进入第五战之后,总决赛有可能呈现出前四战未见的激烈局面。

  活塞已经士气大振,防守仍然是他们强调的第一要点;马刺在连败两阵之后需要足够的耐心和恒心,他们也许仍然不能解决活塞的防守,但他们可以减少失误,压低活塞的快攻得分。第五战双方的得分将有可能因此被压得极低,就此展开一场绞肉机似的鏖战。前四战平均每场分差达到21分,创下总决赛历史记录,第五战将有可能在总决赛以来第一次激战到最后关头。

  马刺无路可退,如果2比3落后回圣安东尼奥,心理负担将难以承受;活塞也不能输球,这将是他们最后一个主场。(杨毅)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马刺新闻

 

评论】【篮球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鞋狂创意摄影赛


BOCA百年纪念


解读HOMER


air force 180


动网秀水杯豪门球迷冠军杯


组建属于自己的团队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