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篮球赶回学校之尴尬现状 培养机制落后祸害无穷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12月14日05:06 北京娱乐信报 |
-邱大宗说:在CBA,出一个让你眼前一亮的年轻队员是真难啊 -如今的基层教练大多不具备当教练的资格,也不具备当教练的内涵 -有的球员退役后拿着1000块钱的工资勉强为生 去年的某一天,首钢男篮主教练闵鹿蕾在一次聊天中发出一声长叹,“难哪,现在想从二线队提一个队员上来太不容易了。”他说,“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去上体校打篮球,更愿意他们考大学。” 家长们的担心事实上是有一定依据的。在中国的篮球运动员中,你能碰到几个如姚明这样思想深刻,才思敏捷的?你又能碰上几个如隋菲菲般写得一手好文,讲得一口好英语的?即使像焦健这样口直心快,杜峰这样专注时尚的,都少之又少。 我们不能怪人们对篮球运动缺乏信心,也不能怪中国球员缺乏激情和个性,要怪就得怪我们落后的培养人才的模式和体制。 选材困难 教练难为无米之炊 最近三年,在首钢男篮从二线队提上来的球员里,只有小将门维一人渐渐打上主力,其他年轻队员则只能坐在替补席上度日。出现这样的情况并不是闵鹿蕾不给那些孩子机会,而是那些球员实在难当重任。 遇上同样困惑的,还有上海东方男篮主帅李秋平,山东男篮主帅巩晓彬,辽宁男篮历任主帅,等等。记得去年,后备力量严重匮乏的山东男篮一度曾面向全国张榜招聘篮球人才,但最终结果似乎并没有之前预料得好。 “每个球队都面临选材的困难,现在CBA,出一个让你眼前一亮的年轻队员是真难啊。”现新疆队主帅邱大宗如是说。 在众多教练的无奈和叹息里,其实包含着一个重大的信息——中国篮球曾经创造过非常优秀的成绩。它的人才培养系统曾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但现在也被证明是存在弊端的。” 知识第一 家长希望孩子上大学 北京22中篮球队队长卢垚的爸爸干脆利落的回答佐证了闵鹿蕾的叹息——“现在的社会,知识是第一位的。”他说,“专业队就是青春饭,没文化就是没法在社会上立足,进专业队能打出来的人毕竟是凤毛麟角,回头你不还得走上社会吗?” 所以,上周卢垚带领22中夺得了耐克高中联赛北京赛区的冠军后,北京电视台想找他做一期节目,但要耽误卢垚两节课,被卢垚的爸爸拒绝了:“2月份他们队去法国,8月份又是中美篮球交流去了美国,前不久打耐克高中联赛,耽误了不少学习。”卢爸爸说,无论什么时候,无论儿子在篮球上再风光,他都要让儿子把学习放在第一位。 “别说专业队了,就是我们学校的校队,想找好苗子都不容易呢,家长就担心耽误了孩子们的学习。”22中篮球队教练井文说。就是井文自己,他也希望他的学生以后都去上大学,毕竟进专业队的风险太大,“万一打不出来,又没学到知识,又没拿到文凭,以后生存咋办?”所以,井文提醒他的学生,你首先是22中的普通学生,其次才是22中篮球队队员。 “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里大学这么多,孩子们考个大学肯定要比多少年如一日泡在篮球馆里打球出路要宽。”井文说。 模式滞后 体育和教育分离 在这里我们先简单解释一下中国篮球传统的人才培养系统——孩子小学时进入体校,接受体校篮球队的专业培训,到中学继续在体校篮球队训练学习,这期间,等着被专业队选拔到各队的三线或二线的青年队,然后再努力从青年队进入一线队伍,再努力打出名堂。 “我们国家是体育和教育分离的,球员一旦进了体校或者专业队,就基本上没有了受教育的权利,只练不学,导致现在的球员水平一拨不如一拨。”中央电视台篮球评论员、曾在北京高中联赛里摸爬滚打过的于嘉如是说。 谈话里,于嘉将中国篮球上溯了若干代,那时的球员,水平最高的球员当了专业队的教练,水平次一点的当了二队的教练,再次一点的当了体校的教练。也就是说,年龄越小的球员,给他传道授业的教练水平就越低,而教出来的学生肯定不如他。而那些基层(体校和体工大队)的教练,又大多不具备特别强的教练的资格,也不具备当教练的内涵。这种模式最直接的后果就是——球员越来越差。 中国篮球在走下坡路已经是共识。“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姚明,中国篮球会是什么样子,”那天,焦健在和记者聊天时说,“现在那些年轻队员基本功太不扎实了。” “我总是问别人,中国篮球和美国篮球的差距到底在哪里,到底是多少年,”马健说,“其实就是那三四年,十二三岁到十四五岁那几年,因为没有好的教育机制,孩子们的基本功都没有打好,长大了再想矫正就很难了。” 出路太窄 退役后工资仅千元 问那些曾经在奥运会或世锦赛这样的大赛上功成名就的球员,退役以后去做什么,比如郭晶晶,比如李小鹏,比如滕海滨,答案千篇一律:回学校念书。每个人都知道,如果不念书,留给他们的出路太窄。 篮球也是。 这些年在体校打篮球的人数以万计,而最终从体校打到专业队并最终退役后通过篮球出人头地的球员又有几个?有人在2002年才用上手机,有人退役后拿着1000块钱的工资勉强为生。 就说闵鹿蕾那一拨儿的北京队,到现在,也只有闵鹿蕾一个混得最好,直接从球员当了教练,然后,许利民和张劲东当上了助理教练,其他人呢?如今寂寂无名,他们大多数不得不走出篮球,谋求其他出路。而那些没有从体校晋升专业队的球员,在离开篮球后的生活就更加艰难。 环境封闭 中国球员缺乏个性 中国篮球直接从体工队到职业联赛,大多数球员丧失了受教育的权利。 于是,职业联赛中,我们很难找到个性鲜明的球员,就别提思想深刻了。估计这一点我的同行们都有同感。你能碰到几个如姚明这样思想深刻,个性十足又才思敏捷的?你又能碰上几个如隋菲菲般写得一手好文,讲得一口好英语的?即使像焦健这样口直心快,杜峰这样专注时尚的,都少之又少。 更多的球员给人的感觉是稍显木讷。 这不怪球员,要怪就得怪我们的体制,十几年如一日的集训生活,让大多数球员生存环境太过简单和封闭。更重要的是,他们受的教育少之又少,在那种单一的环境下培养出来的球员,大多性格平庸而缺少激情。 而放到球场上,和NBA遍布着充满想像力和激情的球员相比,我们的CBA,懂得表现自己的球员,懂得用篮球阐释性格的则更是凤毛麟角了。 现有的篮球乃至整个中国体育的培养人才模式肯定已经落后是不容辩驳的事实,它的弊端处处可见。本文中,我们并不是想罗列弊端所体现的现象之本身,而是择其典型录之,用以说明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