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王晶从CUBA跃入职业赛场 走出校园须防江湖文化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10月25日14:24 篮球先锋报

  记者甄磊10月24日报道 王晶,也许这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也许你对他还不熟悉,但在大学篮球的赛场上,他可是个不折不扣的偶像明星。而且他还是个标志性人物,在CUBA七年历史上他是第一位成功打进职业比赛的学生球员。

  为打球全国奔波

  王晶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内蒙古孩子,从小就酷爱篮球。但内蒙古的篮球环境不是很好,专业队建制早已撤编,这就意味着要想将来打更高水平的篮球比赛,王晶必须走出家门,到外地去发展。

  1998年的时候全国中学生篮球锦标赛在山东举行,那次比赛包头体校的成绩并不出色,但表现抢眼的王晶却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其中有一个就是曾在空军男篮效力的国手刘铁,他亲自找到了这个小老乡说,“你的素质不错,但要想打出来,只能到外地去找机会。”因为这句话,王晶跟着刘铁来到了北京。

  满怀希望的王晶并没有立刻走上一条光明大道,本来对他挺感兴趣的空军男篮,由于突然撤编而成为了镜中花水中月。再次受到沉重打击的王晶,不得已进入了空军下属某单位,去打了一年多的业余篮球。

  后来当内蒙古自治区举办第九届运动会的时候,他又回到了家乡去比赛。在这里他遇到了职业生涯中的第二位伯乐——武汉汽车工业大学的体育教师刘同员。正是他的慧眼识英,帮助王晶进入了大学篮球的殿堂,同时也开启了一扇崭新的大门。

  为梦想转入职业

  进入大学进入CUBA之后,王晶真正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他的篮球特长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很快就成为球队的主力,并且带领合并之后的武汉理工大学打入了CUBA八强。要知道这样的成绩对于一所篮球基础并不深厚的高校球队来说,已经是非常难能可贵了。

  90年代之后,始终在低估徘徊的湖北男篮,也注意到了王晶的实力。2001年的时候,他们邀请王晶参加全运会,这在当时也传为一段佳话。那时候王晶已经创造了一个第一,他是第一个参加全运会的大学业余球员。

  在业余篮球圈已经打出了名气的王晶,自然而然的要面临是否进入职业联赛的选择。而且这时候著名教练张勇军已经向他抛出了橄榄枝,他所在的东莞新世纪篮球队2003年正式邀请王晶加盟。

  本来王晶正在考虑是否留校读研并继续参加大学比赛,但面对职业联赛的诱惑,他还是选择了更大的挑战。“学校比赛身体对抗性比较差,更多的都是个人英雄主义,球队配合少起伏大”王晶说,“但职业比赛对战术要求很高,对我个人的提高更有好处。”

  当记者问道王晶是否还有更高目标的时候,他说:“现在年龄也不算小了,进国家队什么的可能难度很大,但就算不行我也满足了,能打上职业比赛我就很高兴了。”

  不拿青春赌明天

  特约记者张圣军10月24日报道 职业联赛也许是很多人的梦想,但同时也有些人并没有选择这样的出路。

  在很多人看来,进专业队打球是大多数业余球员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面对难得的机遇,大学生球员何以不为所动?

  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是每一个大学生在择业时首先考虑的问题。在一些行政机关、执法部门和窗口单位,大学生球员之所以十分抢手,就在于他们既有足以胜任工作的学历,又能代表用人单位在群众性篮球竞赛活动中夺得荣誉。

  中国人民大学男篮的侯野,入大学前曾是原沈部男篮内定的主力后卫接班人,小伙子现在已是法学院的三年级学生,问及将来的打算,他十分肯定地说,“既然已经上了大学,就不会再往专业队走。”

  除了就业渠道多元化这一原因,大学生球员不愿“卖艺谋生”的原因还在于“江湖多风浪”。,别的不说,光是频繁的伤病就让人望而却步,专业球员吃的是“青春饭”,如果在前面加一个定语的话,就是“具有高风险的青春饭”,一些有实力的俱乐部或许能为球员投保埋单,真要碰上一些管理不规范的体工队或俱乐部,他有心无力或者有力无心,你只好自认倒霉。青海师范大学女篮的大前锋安旭文曾经多次被借调到专业队助阵,在耳闻目睹了一些因伤病无法延续职业生涯、光景凄凉的案例之后,更加坚定了留校任教的信念,“我这几年在学校打球,光是治病疗伤就花了一万多元,学校都给出了。在专业队呢你有利用价值还好,一旦打不上球就成了累赘。

  篮管中心一位人士曾经提出过一个问题,“如果职业篮球市场做不大,产业做不强,将来即使高校能培养出优秀的球员,也不一定能够吸引人家来俱乐部效力。”很多人认为这是危言耸听,但从现实来看,这种可能并非没有。

  据调查,目前在一些CBL的参赛队中,球员的工资条件和福利水平甚至不如一般行业,在四川、湖北等队,主力球员的基本工资只有1000多元,球员改善待遇只能寄希望于企业赞助,而由于联赛市场化运作水平较低,赞助商的热情并不高。也难怪大学生打退堂鼓,不少专业队的现役球员都想改换门庭到大学来。

  今年7月被借调到湖北女篮的三名华中科技大学女篮队员也有类似的感受,“一天下来累个半死,脑子里空空荡荡,什么都没有。”本指望让弟子到专业队的熔炉里接受淬火的教练员大失所望,“这几个孩子给练傻了,回来之后都不会打球了”。

  一位圈内人士指出,一些专业队的训练模式确实比较僵化,有很多不科学、不合理甚至无效的成分,这是长期形成的训练体制和训练观念所造成的。但是从运动训练的规律出发,没有专业基础的业余运动员要想适应专业队的对抗和节奏,必须经过一个“先僵后活”的过程,对大学生运动员来说,谈技术特点、谈创造性还为时过早。

  另外,生活圈子骤然缩小,社交范围狭窄,信息渠道闭塞,人文环境缺失等等原因也是大学生运动员不能适应专业队环境的原因,大学重视个性培养和人格塑造,而专业队的“江湖文化”之中有很多消极和负面的东西,“在大学里,即使你什么都不做,光是学院气氛的熏陶就能带给你很多收获。”一位退役的专业运动员说,他在专业队效力多年,每天忙着混日子,混票子,直到步入高校,他才发现“以前很少有属于自己的想法”。



 

评论】【篮球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纯情刀郎
情人、冲动的惩罚
动画梁祝
中国神话爱情故事
雅韵国粹
水墨精华国粹雅韵
马拉松网友精彩集锦
石景山区招聘新队员
组建属于你们的团队
免费主页空间送给你
同城约战天天特别约会

秀出你自己获酷炫积分

约战论坛等你发表大作

免费申请最酷球队主页
NIKE十月新品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