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运会凸显中国篮球后备不足 大学生球员已成抢手货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8月09日03:34 新浪体育 | |||||||||
新浪体育讯 随着第十届全运会预赛日期的临近,一些篮球后备力量薄弱的省市纷纷把目光转向高校,具备一定条件的大学生球员成了抢手的“香饽饽”。 上届全运会上,武汉理工大学的王晶被湖北男篮选中,预赛阶段平均每场得11分,为队伍打入决赛圈立下大功。四年过去,湖北队的境况并无多大改观,资金短缺,人才匮乏,男女篮在乙级联赛中裹足不前,俱乐部改革步履迟缓,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湖北省
原湖北女篮主教练、现执教华中科大女篮的蒋鄂英告诉记者,由于十运会规定1983年以前出生的队员每队不得超过三人,而很多省市一线队现役队员年龄偏大,青年队人员不整、水平一般,“青黄不接”的现象比较普遍,因此高校里面比较突出的适龄球员备受青睐,除了近水楼台的湖北女篮,河南、四川、浙江三地目前正在积极与华中科大联系磋商,希望能够借调一两名队员补充实力,“83年以后出生的运动员,百分之七八十都在高校,而且由于青年队建制自身的弊病,以及CUBA联赛的影响和带动,后备人才向高校集中的趋势会越来越明显。”蒋鄂英说。湖北省篮球界早有在梯队建设方面与高校加强合作的意向,身为湖北女篮领队的蒋鄂英希望自己能做一些推动工作,她所带领的华中科大队平均年龄不到21岁,曾多次在教学比赛中战胜只有9名队员的湖北女篮,很多人称在这支以速度和体能见长的队伍身上看到了“颠峰时期湖北女篮的影子”。 如果说年龄优势是华中科大女篮的通行证,那么青海师大女篮的姑娘们进军全运会赛场则完全靠的是自身实力,该队三名主力队员曾代表四川参加过上届全运会,本届全运会除老东家依依不舍、虚位以待之外,河北女篮也加入了争夺行列,为了防止“第三者插足”,河北队甚至与青海师大签定了一份“领养”协议,每月提供给该队后卫闫妍600元的训练补助,而河北队看中的另一名队员安旭文身高虽然只有1米81,但速度快,力量足,擅长突破和远投,个人攻击能力在CUBA联赛中相当突出。 即使是人员相对整齐的天津男篮,也有从高校“引援”的打算,他们计划抽调中国民用航空学院队的中锋秦聪征战十运会,但正在随校队备战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的秦聪表示他还需要时间考虑是否披上天津队的战袍。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运动员均是从少体校或高中升入大学的全日制普通在校大学生,与挂靠在高校的专业运动员有本质区别,他们能够在全运会上与职业球员同场竞技,说明高校完全有能力通过高质量的业余训练,为专业队培养和输送高水平后备人才,“这只是个开端,将来承担人才培养重任的肯定是高校,而不是青年队。”蒋鄂英十分肯定地说。 十运会篮球项目的预赛将于明年3月份揭幕。(小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