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坛骁将巩晓彬传记连载2章3节 众说纷纭“逍遥王”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12月31日15:00 新浪体育 | |
在带过巩晓彬的十多位山东队和国家队教练这些“老男人”之外,巩晓彬成长过程中,还有一些或是起到过重要的作用、或是对巩晓彬的认识有着独到视角的领导、朋友(算是“大男人”了),再就是巩晓彬在山东队和国家队的师兄、师弟之类的“小男人”,甚至还有球迷(包括女球迷!),他们对这位“逍遥王”的评价,也是这本书的立意和真实性得以站住脚的一个不容或缺的方面。遗憾的是,有些当事人一时联系不上,而由于此书出版周期的原因,又不能再等下去,所以,只能选择部分有代表性的内容,发表在这一小节里。 一、姚明:彬哥是外表冷心里热 姚明和巩晓彬在年龄上相差了整整11岁,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好朋友。他们在CBA赛场上分别代表上海东方和山东金斯顿两家俱乐部,是刺刀见红的对手,在国家队却是好哥们儿,曾并肩打过1999年的亚锦赛和2002年的世锦赛。在美国印地安纳举行的2002年世锦赛上,中国队赢下的惟一一场球就是姚明与巩晓彬联手“导演”的。时隔一年多,姚明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声音里仍听得出激动和慨叹。 “当时中国队大比分领先但被阿尔及利亚队追得很紧,场上队员却谁都不会打球了,明明知道只要球传到我手里肯定就能得分——对方内线高度不行,——却偏偏谁也传不到我手里。不是技术上做不到,还是心理压力太大,动作都变形了。关键时刻,只有我们的彬哥,他挺身而出,老队员就是不一样,彬哥的心理素质,那叫过硬!不打这样的比赛,你根本体会不到。只有彬哥,那种情况下,脑袋仍然清醒着呢,他外围一拿球就传过我,而且一传一个准,我得球抬手就有,连续打内线,把阿尔及利亚队打服气了,我们队这才算是保住了颜面——好歹也赢了一场球呀!” 姚明到NBA打球后,与巩晓彬的联系少一些了,但两人依然互相牵挂。2002年夏天,巩晓彬当上了山东金斯顿男篮主教练,姚明当时正跟随国家队集训,他马上拨电话向老大哥表达自己真诚的祝福。听说笔者正在为巩晓彬写书,姚明显得非常高兴: “我在这里恭喜彬哥,他能成为山东队主教练,这是他实力的证明。我和彬哥是好朋友,关系一直不错,他是国家队的老大哥,我到国家队后,是他带了我好几年。”巩晓彬听到姚明的祝福后,笑着说:“这家伙到NBA打了一年球,越来越会说话了,嘴也越来越滑了。我真想当面向他问好,他到NBA打球后,球技确实有了很大进步,祝贺他。” 谈到巩晓彬的为人,姚明笑着说:“怎么说呢?他看上去与平常人不一样,外表很酷,很牛气的。但他的为人绝对好,别看他外表冷,但心里热,他是个正直的人,待人非常好,为人处事很实在。” 新的一年,姚明和他的“彬哥”,一个在NBA继续征战,另一个则带队征战CBA,这哥俩儿各自在自己的领域里辛勤耕耘着,互相勉励着。 二、小鞠大纪:“一个眼神就能彼此理解” 鞠维松与巩晓彬、纪敏尚一起,被称为山东男篮的“三驾马车”。而他仨再加上杨文海、徐长锁,则构成了山东队的“五虎上将”。其中,鞠维松是特别具有“文人气质”的一位,他对老搭档巩晓彬的了解和评价,也像文人评价自己的文友那般细腻入微。 “晓彬和我是一起从小长大的,从开始打球起就住在一层楼上,不需要过多语言,我们往往是一个眼神就能理解对方的意图,明白彼此的想法,很默契。” “或许是在训练和比赛中太累,球员们大多希望空闲时间能安静一会儿。晓彬给人的感觉是内向,不大爱说话,挺酷的。从外人看来,他似乎是居高临下、傲气十足,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和你熟了之后,很好接触,很平易近人的。我们在一起说话并不多,可是他跟我爱人和孩子还常开开玩笑。可以说,晓彬具有‘双重性格’。” “他的这种性格绝对没有影响他的事业。在赛场上,他傲视一切,这让对手不寒而栗。很早他就这样,傲慢、霸气甚至有点不讲理。我记得很清楚,我们在青年队第一次打正式比赛,裁判吹他犯规下场,他就是不下去。这当然不对,不过也体现了他的性格。国内这些球星,我最佩服他这种个性。有的球员可能技术很好,却没有霸气。比如说在国家队,与韩国还有与欧美球队比赛,身体接触频繁,简直像打架一样,有人就怕了,而越是这样的比赛,晓彬发挥越好,越敢于打硬仗。像亚锦赛打韩国队,对手无所不用其极,但晓彬在场上,绝对不会怕对手,而是是让对手怕他。” “作为球星,晓彬是个灵魂式的人物,我觉得他是亚洲最好的球员。山东男篮近几年取得的成绩,球员里他是头号功臣。在球场上,他总能牵制对方两到三人的防守;关键时刻,他的心理素质成了他有杰出表现的保证。1998年亚运会跟韩国队的决赛大家都看了,好几届亚洲的比赛,都是他在关键时刻让中国队获得胜利。在国内,他的作用更不用说,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他一出场,肯定是对手的重点盯防对象。这样,我和大纪的机会也就出来了。如果没有巩晓彬,山东男篮不可能有今天的地位和影响。” “晓彬当教练后,他处理问题的方式可以说发生了180度甚至是360度的大转弯,说话做事跟以前几乎截然相反。做教练后,晓彬跟我们说要换位思考,他跟我们的交流多了,很注意沟通。在球场上,他要求得很严、抓得很细,他要把他的技战术理念灌输给我们。我相信,他一定能成为一名好教练。”巩晓彬的另一位老战友纪敏尚,是巩晓彬在山东青年队、山东队和国家队的老队友,他与巩晓彬的缘份,在“三驾马车”和“五虎上将”之外,还有一个“双塔”。因此,大纪对巩晓彬的熟悉和投机,不在任何人之下。 “我们俩是同一天进的山东青年队。但他进步更快。1987年,他进了国青队;1988年就进了国家队。我特别欣赏他的比赛作风,硬朗、能拼,年轻队员要学习他的这种打球作风。后来他就一直在国家队打,我们接触就少了,但他回到山东队后,可能有的人觉得他眼光高,但是我觉得他的姿态很正常。1993年左右,山东男篮动荡很厉害,叶导在1994年由助理教练成了主教练之后,球队才稳定下来。那时巩晓彬在中国篮坛已经非常出色,CBA职业联赛开始后,他几乎每年都入选全明星阵容,还当过MVP、得分王,这是他技术、经验达到很高境界和不懈努力的结果。” “1994年,我们一起在国家队。从那时起,我们俩的威力,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山东‘双塔’的威力开始体现出来。他的进攻能力强,我给他策应,全队以他为主。我们俩从小就在一起,已经配合了近20年,球场上一个眼神就够了。他的得分一般在30分左右,我们俩的得分占全队的一半,他的得分占三分之一。可以说,他为山东篮球立下了汗马功劳。” “随着各队水平的提高,外援引进力度加大,我们的技术水平虽然没有下降,可是队伍平均年龄大了,体能和伤病的原因已经限制了我们的发挥。晓彬这次退下来,我跟着他练的这几个月里,我认为他对球队作风抓得非常到位。而且,晓彬跟世界顶尖的高手和最有水平的教练比赛、训练过,可以说,他汲取了这些人身上好的东西。他当教练,起点和水平比较高,当上之后也确实下了一番苦功。当然,从运动员到教练的转变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我们应该给他时间。从内心讲,我衷心祝愿他把山东队改造好,衷心祝愿他走好教练之路。并且有机会,再到国家队去深造。我将来也要走教练这条路,现在我就有意地跟他学。” 三、葵花籽:我看大帅哥 关注和喜欢巩晓彬的球迷太多了,不管山东的球迷还是山东之外的球迷,中国球迷还是外国球迷,男球迷还是女球迷。想对巩晓彬说些什么的球迷也太多了,巩晓彬出名以来,收到的球迷来信可以用麻袋装。在国内外赛场上,相当一部分球迷,特别是女球迷,是冲着巩晓彬,而不是比赛本身才去看球的。给巩晓彬写书,总不能没有球迷的声音。但巩晓彬的拥趸可以分成两大部分,一是看他打球的,以男球迷为主;另一部分是看他这个人的,几乎都是女球迷。让这两部分球迷谁来评价巩晓彬,可能都不够全面。所以,我们就选择了一位属于“第三部分”的球迷,第一她是女士,不太懂球,是冲着人而不是球去的;第二,她又不是一个纯粹的追星族,在为济南时报写CBA专栏的时候,对巩晓彬有时赞美,有时也批评,还拿巩晓彬开玩笑,巩晓彬的“大帅哥”头衔,以及相应的叶鹏的“老帅哥”、鞠维松的”小帅哥”,就是从她那儿叫起来的。用她的眼睛看巩晓彬,可能会是一种特殊的视角,有一种特殊的效果。这位女士的名字是苏葵,笔名葵花籽。下面就是她为我们这本书撰写的有关巩晓彬的一篇文章,题目是《我看大帅哥》。她在这篇文章里说: “我这个人吧,说好听了是爱憎分明,说难听了就是个势利眼——对男人总是以才取人,对女子则以貌取人。在我眼里,没才的男人长得再好也是草包一个,不漂亮的女人再有学问也没啥魅力。所以,我的铮铮女友们都是些大美女,异性朋友则是个顶个的才子,帅哥却极少——但才貌双全的大彬肯定是其中的一个。” “和巩晓彬算不上是密友,只是一起吃过饭通过电话彼此认识而已。我认识他的时候他已经过了最最辉煌的时期,他的名下已经有了这‘王’那‘王’许多唬人的名头衔,他的FANS也早已遍及祖国的大好河山。我的一位同事兼好友就说过:把甲A赛场上所有的帅哥加在一起也比不上巩晓彬帅。他火的时候,姚明还是个没成器的孩子,那会儿大彬早已是许多人(特别是女生们)眼里的灿烂明星了,所以据说后来姚明一直都称呼他为‘巩老大’,不过那是题外话了。” “话说,我认识大彬是1998年冬天的事儿了。出于工作的关系——为CBA写专栏文章——我才开始关注巩晓彬。那会儿吧,说球迷我不算是球迷(一直迷足球排球不太迷篮球),说专家更谈不上(许多技术门道都不懂),我是硬硬地被当时俱乐部负责宣传的邢先生给“拽”到球场的。说实在的,之所以答应了写那个专栏,是因为私下里还惦记着我同事的那句话,心想好歹咱也看看比甲A所有的帅哥加在一起还帅的巩晓彬到底有什么了不起的。” “刚一开始,我还真有点不服气,心说巩晓彬这个人去做模特儿八成是个好样的,冷冰冰很颓废的劲儿,蛮酷的,走在T台上颇像回事儿;可是打起球来一点都不生猛,这哪像个运动员啊。你想啊,我那会儿又不懂什么技术,也不晓得人家大彬的风格就是绵里藏刀,是出了名的‘逍遥王’呢。我只是觉得,这家伙跑动不积极,气势不凶猛,光长得好有什么用?记得我刚一涉笔CBA的时候还不知深浅地批评过大彬,他倒是没跟我计较,他的FANS有气不过者曾经打电话找我理论,至少让我领教了他在观众中的人缘。” “后来在1999年的篮球亚锦赛上,中国队与韩国队决战那一场,我才真正领教了巩晓彬的英雄本色。上半时快要结束前,中国队仅以1分优势(21:20)领先,危急关头,好钢闪亮在刀刃上,只见大彬在内线两投两中,迅速使领先优势变成5分,中国队顿时士气大振。那场关键的比赛,巩晓彬为中国队拿到了15分,为中国战胜韩国夺得冠军立下大功。” “后来,我渐渐地学会了一些看篮球的门道,对巩晓彬的认识也越来越全面了,我发现他其实鬼得很,打球的时候用的是脑子而不是体力,也算是运动场上的才子吧。” “但以我等女流之辈看来,说白了,迷大彬的那些女FANS还不是因为他的长相,一个字——帅。球打得好的人不多可也不太少,但球打得好又长得特别帅的人,在中国还选不出胜过大彬的。亚洲男人一般都长得比较“面”,脸圆大而扁平,毫无立体感;一般身材又都偏于矮小,通常人一长高就会显得很不灵活,像穆铁柱谁谁的。可人家大彬硬是按照黄金分割来长,身材比例恰到好处,脸庞骨感立体。我常想假如他改行去做模特,很可能就没有胡兵李学庆什么戏了。前段时间李学庆来济南,我本想撺掇一场大彬与李学庆的同台好戏,结果在李的财迷经纪人的阻挠下,一场好戏最终泡了汤。” 四、徐中东:晓彬“识时务者为俊杰” 作为山东黄金金斯顿篮球俱乐部的总经理,徐中东这两年一直是巩晓彬的“顶头上司”。徐总是搞企业管理的,但他对篮球却有着很深的感情。自从金斯顿俱乐部创建以来,山东的篮球记者和山东男篮的教练、队员们都深切感受到了徐中东“温情加严格”的“徐氏风格”。徐总很富有人情味,很重情意,他手下的员工有什么心理话都愿意找他聊聊,从球员到主教练的巩晓彬现在也是如此。 但是说句实在话,徐中东过去对球员时代的巩晓彬可说是“又爱又恨”,每当巩晓彬表现出色时,徐总就会忍不住主动打电话给记者,对自己的爱将大加赞扬;可是当巩晓彬表现懒散不太卖力气时,徐总也经常生闷气。 如果说球员让徐总爱恨交织的话,那么当上了少帅的巩晓彬则让他大喜过望。徐中东坦言:“当初选择巩晓彬当主教练时我多少有些顾虑,对他的球技我不担心,我就怕他和队员和记者搞不好关系。所以他上任的时候我认真地给他提了几条要求,现在看他都做到了。” 把山东最优秀的球星巩晓彬培养成山东男篮的主教练,这一直是老帅叶鹏的一个心愿。早在上个赛季刚开始的时候,叶鹏就曾一再表示,应该把巩晓彬“朝将来主教练的方向上引”,“我迟早是要把这副担子交到晓彬手里的”。金斯顿接手山东男篮,成立了金斯顿男篮俱乐部后,徐中东也把叶鹏之后由巩晓彬接班这件事,作为俱乐部长远发展的一个举措来加以谋划和准备。不过,由于身为球员的巩晓彬过于突出的个性,以及对自由惯了的巩晓彬一旦上任后,能不能担负起整个球队全面管理的重任的疑虑,当2002—2003赛季结束、叶鹏去意已决之际,徐中东的确动摇过当初对巩晓彬的信心。为此,俱乐部曾经考虑过聘请外籍教练或选择一位国内资深教练先过渡一年等方式,为巩晓彬的最终走上前台做一个缓冲和铺垫。最后,尽管这些想法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巩晓彬还是早早地“一步到位”,但徐中东在这个问题上真正把心放进肚子里,还是亲眼目睹了巩晓彬出山几个月的表现之后。 徐中东对巩晓彬上任以来的变化和进步感到十分满意,“比我当初想象得要好。晓彬工作很投入很负责,和当队员的时候相比简直变了一个人。另外我觉得他在为人处事上也有变化。又一次我们召开俱乐部和球队的例会,开会前巩晓彬主动给我和叶导(叶鹏)倒茶。散会后叶导高兴地对我说:‘徐总,我要请客。’我就问为什么请客,叶导说:‘我是为晓彬感到高兴啊,今天他主动给我们倒水,以前他哪给谁倒过水呀?’从这件小事上我就觉得巩晓彬确实比以前要成熟了。他的角色转变比较快,从这一阶段的训练看,球队的体能、作风都有了进步。希望他再接再厉,顺利完成省体育局和俱乐部制定的任务目标。” 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巩晓彬退役后选择了当教练,而且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徐总从心里为他感到高兴:“无论是山东还是全国,优秀的篮球教练都很缺乏。只要巩晓彬继续努力,他完全有可能成为国内篮坛的顶级教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