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济成:蒋公执鞭逢韩又胜 中国篮球2003脚步坚实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12月29日10:03 体坛周报 | |
蒋兴权帐下有姚明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中国篮球在变与不变之中度过了2003年。 姚明远征NBA,上海不再是CBA总冠军,最后是八一队击退宏远第七次捧起了总冠军金杯。新的总冠军变了,但是八一夺冠没有变。 中国男篮在经历了印第安纳波利斯世锦赛和釜山亚运会两次失利之后,其主教练也变 篮管中心主任的职位发生了变化,信兰成调往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所长李元伟出任新主任。中国篮球权力中心的“掌门人”变了,但是李元伟四年前就是篮管中心的副主任。这次调动工作应该是故地重游。 九月的亚锦赛依旧是中韩争夺冠军,蒋指导逢韩必胜的势头依然不变,但这一次却是“蒋家军”赢得最惊险的一次。 宫鲁明带领的中国女篮坚持大运动量训练的思想没有变,变化的是女篮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的成绩,她们获得了冠军。 经过九年的赛制改革,中国篮球在形式上能变的东西几乎都已经改变过了。回首2003年,我们对很多变化都已经不再敏感,不再激动,不再热血沸腾。 国青队在世青赛兵败如山倒,其实这只是电视直播大家看到了,没看过的也就很少知道;薛玉洋成为第四个被NBA选中的中国球员,高兴之余,大洋彼岸板凳上的王治郅和巴特尔又让我们多了一分冷静…… CBA总冠军在第八个年头又回到了原来的出发点,说明在王治郅、巴特尔和姚明离开之后,CBA其他球的整体水平并没有实质的提高;CBA在经过六年的冠名之后,如今超级赞助商却与我们渐行渐远,CBA的品牌价值在无形中贬值;大多数俱乐部在经营中赢少亏多;说明我们的联赛没有从根本上重视市场开发,“升降级”制度的重压逼得球队不惜用“吐血”的代价去抢购外援,关键时刻我们的球员不过是站在“外援”身边的观众;裁判和赛场秩序问题此起彼伏,钟表不准,地板太滑,球迷太野,哨声太怪,这些让人哭笑不得的现象和借口依然羁绊着CBA前进的脚步。特别是当中、青代球员渐渐成熟起来,各队水平越来越接近、比赛本应更加精彩,但是在生死攸关的一瞬间,任何来自裁判和设备的“失误”,都将把观众的兴趣和耐心彻底扼杀。历时7个月的姚明和可口可乐关于肖像权的官司虽然以和解告结束,变化最终归于不变。姚明提出的根本问题依然没有解决:谁来保护运动员个人的权益? 其实,早在1999年的《全国篮球工作会议上》,中国篮球就已经明确了自己的目标:通过赛制改革带动体制改革,逐步形成职业篮球和业余篮球相互对应、衔接和促进的两条不同的篮球发展道路。简单说就是两件事:第一是抓好各级国字号球队的训练,完成为国争光的计划;五年后的北京奥运会上,向世界展示中国篮球所有的家底!第二就是规划好职业篮球的市场,使其健康发展。用国家队的成绩促进职业化进程,用职业化发展提高国家队成绩。 10月份的《中国篮球职业化研讨会》上,目前甲A各俱乐部老再一次明确了他们五年前曾经提出来的“最理想职业篮球联赛的模式”:产权明晰、共同经营、没有升降级、裁判职业化的真正职业联盟;而甲B联赛、乙级联赛等将合并成为一个业余性质的全国联赛,青年联赛和中国大学生CUBA联赛逐步结合,动员各方面力量,进一步发展高中联赛和小学生比赛,使中国篮球资源在新体系中得到最合理的发展和利用。 而在这次会议之前,来自体育总局的指示是:中国篮球一定要走产业化、市场化的道路,放眼中国、放眼世界、放眼十年,让中国篮球成为世界上第二个NBA。 经过九年的CBA联赛和体制转化,中国篮球已经到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中国篮球不缺乏远大目标,需要的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实际行动。 徐济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