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招频出科比律师有预谋 公众信任度决定科比命运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10月11日17:42 新浪体育 | ||
新浪体育讯 在昨天的科比案第二次听证会上,控辩双方各出绝招,在此案未进入正式审讯阶段之前就展开了激烈的较量。在控方的努力下,科比受审已几成定局,但这并不代表科比方已陷入了不利局面,相反,一切似乎仍在科比的律师们的控制之中。 控方拿出大量对科比不利的证据和证词,甚至细致入微地描述了事发当晚的种种细节,让科比的形象一落千丈,俨然是一个兽性十足的色魔。科比的律师当然预料到了这一点,他们之所以冒着科比形象受损的危险,在可以取消听证会的情况下选择了按原定时间举行听证会,表明了他们其实已胸有成竹。 在昨天的听证会上,科比的律师麦基已经开始了他们的反击攻势:麦基不顾保护受害人隐私的规定,多次提到女原告的名字,并猛攻女原告的名声问题。麦基的举动让控方急忙反对,而法官也不得不中断了听证会,要求双方律师与他私下谈话,并决定听证会下周再继续进行。有法律专家认为这并不是偶然的,而是科比律师的策略之一。 麦基在不到10分钟内6次提到女原告的名字,并在控方证人温特斯做证时抓住漏洞进行反诘,认为女原告下体的伤可能是事发当晚造成的,也完全有可能是在三天之内与不同的男人有性行为而造成的。 麦基在温特斯做证时提出了辩方早就准备好的尖刻问题:“事后她的体检报告证明她的伤是‘新伤’,但却不能证明到底多新,对吧?” 证人只能承认:“不能。” 证人接着称护士的报告显示女原告下体的擦伤是由于暴力性行为引起的,如果是双方愿意的性行为不会造成这样的伤。麦基继续发难:“那么,连续三天和三个男人发生性行为是否也会造成这样的擦伤呢?”这样尖锐的问题让证人不知道如何做答,同时也让法庭的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控方急忙跳起来做出反对。 法官此后要求麦基不得再次提及女原告的名字,而应该和他们一样只用女原告名字的第一个字母代表。麦基象演戏一样,表示很惊讶自己会“无意”中直呼被告的名字。 法律专家多数认为麦基此举完全是故意的,有预谋的。“失误?你总不会在法庭上连续6次提到受害人的名字,紧接着又提出那样有针对性的问题,然后让别人相信这是无意的失误吧?” 此前很多专家就认为科比方应该会在最后一刻取消本次听证会,但事实却相反,专家们事后表示:“现在看来原因很清楚,科比方选择进行听证会的唯一目的就是借机摸黑女原告。这种手法很少见,但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法律专家还认为,麦基提出那个尖锐的问题让法庭中断还有一个用意,她是有意让公众清楚地听到那个问题,并让那个问题在人们脑海里留下印象。她也达到了目的,在法庭突然中断之时,那句话是人们听到的最后一个信息,确实能给人留下强烈的印象,而之后第二天报纸和电视报道上的引用也再次加强了这种效果。 “两个人的形象在公众眼里如何非常重要,辩方是故意让公众听到这样的信息,让公众对女原告的清白产生疑问,因为在进入正式审讯之后,决定最终审判结果的陪审团成员正是来自于公众。” 这样看来,虽然科比自己的形象也在公众面前一落千丈,但谁的损失更大还真不好说,毕竟科比原来的名声一直很好,在公众面前一直是“好孩子”的形象,而女原告只是一个陌生的普通人,一个曾有两次自杀经历、名声并不怎样的人,她说的话可信度到底有多高?她怎样才能让人相信她并不是想借机敲名人一笔? 尽管科比无可避免地将接受正式审讯,但陪审团最终更相信谁说的话却很难说。一些法律专家甚至已经预言此案最终将以“科比无罪”而告终。 美国的法律看起来很公正,其实并非完美,“事实上有罪”而逃脱法网的案例并不鲜见。有罪与否的关键是看陪审团认定证据有没有效,说白了,谁能让陪审团相信自己的话谁才能获胜,科比的律师们都知道这一点。 (Juli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