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质疑:中国篮球培养新人 裁判判罚有争议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04月26日10:22 深圳商报 | ||
质疑三:新人在成长? 众所周知,CBA在娱乐观众之外的最大功能是为中国篮球培养新人,以便使其在国际大赛上为国争光。然而,从前天出炉的新一届国家集训队名单来看,本赛季CBA的这一功能完成得并不理想,16名入围者除新疆队的龚松林、八一队李可和吉林队的王博首次金榜题名外,其余13位基本是上届或是上上届集训队的人马。由于王博和李可在集训队的位置均为大前 尽管广东队16岁的中锋易建联、20岁的前锋王仕鹏,奥神队18岁的中锋张松涛、20岁前锋黄海贝,江苏队19岁的中锋唐正东等小将的表现受到人们的一致好评,但他们还显稚嫩,难当大任。而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是国家队现阶段不缺中锋和大前锋,因为十年之内他们都不具备挑战姚明的实力。另外,中国篮球去年接连失利,在能与不能摆到桌面上的理由中,有一个问题是无法回避的,即随着范斌的退役,国家队后卫组织能力明显下降。本赛季,在后卫这个环节上依然没有突出的新人涌现,而这正是蒋兴权重新招回范斌的隐衷。 组建本届国家队的目标是争夺今年的奥运入场券以及备战2004年和2008年奥运会,但刘玉栋、范斌、张劲松、李楠和巴特尔这5位现年龄之和为153岁的老将,显然在5年以后将退出历史舞台(有能力留下来的,届时恐怕就只有巴特尔一人了),因而大力培养生力军才是CBA的当务之急。 质疑四:裁判及其他 裁判的隐形功能及各球队的主场功效,是竞技体育中一个令人头疼且难以回避的话题,本赛季CBA关于此类问题的质疑一直就没有停止过。别的不说,单就总决赛而言,八一队和广东队在客场比赛后,均对裁判的判罚有不同程度的微辞,以至于在第四场广东队客场比赛结束后,该队的负责人陈海涛对裁判的判罚如是评价:“对方是7个半人打我们5个人,广东队哪能不输。” 无风不起浪是一句老话,假如裁判的判罚尺度是一致的,想必就不会出现上述声音。圈内人士基本有一个共识,虽不敢说多数俱乐部私下做过裁判的工作,但起码有一部分俱乐部干过此类勾当,而这正是阻碍中国篮球运动健康发展的最大毒瘤。 本届CBA的两大豪门八一队和广东队,在4场总决赛中,除第一场双方仅差几分外,其余3场获胜者均赢得二三十分的优势,难道这是篮球运动的正常规律吗?结论肯定不是,否则,包括央视在内的众多媒体就不会发出看不懂比赛的感叹。 希望一些还在做有损于中国篮球运动向前发展的人手下留情,使中国篮球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茁壮成长。(下)
订短信头条新闻 让您第一时间掌握非典最新疫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