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协下达亚锦赛夺冠死命令 蒋兴权临危受命压力大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04月14日09:29 解放日报 | ||
临危受命 在上世纪末的“蒋老时代”,中国男篮是韩国队的最大克星。于是,在亚锦赛之前,有人想到了蒋兴权。 为力保中国男篮亚锦赛夺冠,中国篮协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争来了今年亚锦赛的承办 可在一派歌舞升平之后,蒋老却对媒体的赞誉保持冷静,他对记者说:“有人讲我们打亚洲队没问题,越是如此我感觉到的压力越大。我们必须摆正位置,清楚现在的形势,其实现有情况不如前几年。” 更新换代 正如蒋老所说,现在的情况的确是内外交困。除了今年8月的亚洲锦标赛和明年的奥运会外,更主要的任务是在2006年的世界锦标赛和北京奥运会上实现新的突破,如果还是一个老阵容打到底肯定是不行的。“1999年我回国家队时,老队员都还能打,他们有经验,只需强化一下体能就可以,所以难度不大。这次是在去年亚运会受创之后,逼着我们要更新换代。” 同时,对于现在队内的一些年轻队员,蒋老也表示出了他的担忧。“我们的年轻球员缺少大赛经验,而韩国、日本运动员的一些技术特点也是我们所不具备的,可以想像,今年九月的亚洲锦标赛会很紧张。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我们加倍努力。” 技术革新 这个问题,是人们争论蒋老能否入主的最大关键。毕竟在上世纪末称霸篮坛的思想如今已经是明日黄花,如果再次照搬,等待我们的势必是日韩男篮的迎头痛击。在蒋兴权第二次出任男篮主帅期间,中国男篮出征悉尼奥运会,成绩与人们的期望相差甚远。 但必须承认的是,无论是以前在国家队还是现在入主新疆队,蒋兴权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治队管理、大运动量训练和充分调动队员潜力的方法,这些方法也恰恰是“王非时代”所欠缺的。但是,篮球并不是一个企业,管理也只能是它的一个环节。在这门以头脑与技术取胜的运动中,中国男篮更需要的是一条新路。(实习生黄嫣)
订新闻冲浪 关注重大事件 新浪万千新闻任你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