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怎么能输得这么惨 如何制造一个完美青年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03月30日03:42 北京娱乐新报 | ||
出场书目:《姚明之路》 出版时间:2003年3月 作者:肖春飞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NBA最受青睐的明星姚明正在成为中国读者的热点。美国《体育画报》把过去的一年称为“姚明之年”;《时代》周刊的文章说:“五年之后,姚明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会超过老虎伍兹”…… 这样的赞誉,记者搜集一箩筐都搜集不完,而姚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会如此完美?也许看了《姚明之路》后能够找到答案,但是记者还是想问问关注姚明的人,问问写姚明的人。 姚明就是这样打拼出来的。 图书出炉 和姚明没什么联系 因为关注姚明,人们需要更多的了解他,这也是图书出版商看到的市场机会。当新华社上海分社记者肖春飞写完长篇通讯《姚明之路》后,许多出版商找到肖春飞,此时,肖春飞才意识到姚明的影响。 肖春飞本人和姚明本人并没有更多的关联,这个有过九年体育记者经历的小伙子心怀不安地开始将原通讯扩展成一本书。 记:你和姚明有没有难忘的故事? 肖:我跟他还真没什么故事,可以说,连朋友都算不上,因为我跟他没有什么联系,虽然我很喜欢他这个人。 记:为什么要写姚明? 肖:作为新华社上海分社分管体育报道的记者,我目睹了2001-2002CBA赛季上海东方男篮夺冠的整个过程,姚明是东方男篮能够夺冠的最大功臣,之后,姚明又开始一步步走向NBA,这些都是我必须报道的,我当时的报道大多是些动态性报道,仅有几篇可算深度报道。 2002年10月底姚明去了NBA,随即引起了巨大反响。我为完成大量的体育报道而犯愁,突然想到何不写写姚明成长的故事,尤其是他的童年时代,这无疑是姚明迷和望子成龙的父母最感兴趣的。我完成了一组系列报道,这组稿件共十篇,以长篇通讯连载的形式,冠名《姚明之路》由新华社播发,第一篇《永远的15号》在1月5日发出,因为这一天是姚明在东方男篮俱乐部球队所穿的15号球衣退役的时间,他也因此成为国内第一位球衣退役的运动员。 记:写书与报道姚明有什么不同? 肖:长篇通讯《姚明之路》播发后,引起的反响超乎我的想象,用新华社的“术语”来讲,这组稿件落地情况极好,全国有几十家报纸每天一篇、一篇不落地连载下来。 跟长篇通讯不同的是,这本书是从姚明童年一直写到他赴NBA之前,增加了不少内容。而写作过程中,我才明白绝不是在长篇通讯的骨干上加些枝叶那么简单,为此,我特地到姚明的祖籍、江苏吴江市震泽镇,走访了姚明的姑姑姚志英,并辗转找到姚明的小学启蒙老师龚玲珍,电话采访了上海篮球名宿王重光,获得了比采写长篇通讯时更多的第一手材料。 姚明并非作秀 记:姚明身上有什么地方打动过你? 肖:在采访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姚明成长之路的耐人寻味的启示,以及姚明这个人的魅力——过去我并不了解姚明,第一次采访姚明,是2002年12月26日,那时我调到上海工作才2天,去卢湾体育馆看东方男篮的一场比赛,姚明扣了个篮,观众很狂热,这时我身旁有人说:“姚明很会作秀的。”后来我才知道,姚明奶奶24日去世,他25日去吴江震泽奔丧,因为翌日有比赛,当夜就赶回上海,为了不影响队友情绪,在宿舍门口,他把臂上黑纱叠好藏了起来。 很小的一件事,却让我感觉到,巨大的身躯遮盖着一个并不为人知的真实姚明。也许是人性使然,一位巨星的诞生,总是伴着无尽的神化、吹捧或者嫉妒、谩骂,舆论过热,往往会误导人们对真实的认识。事实上,在采访过程中,我也不断修正着对姚明的认识:原来,他是这么有趣的一个人。 记:你认为姚明为什么能够成功? 肖:刚开始我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写姚明的,重点也是写一个从小就“高人一等”的小男孩的种种趣事,但后来我越来越感到姚明成长过程的不平凡意义:姚明22年来的故事,正是这么多年来中国发生深刻变化的形象注解,他也因此成为在NBA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形象的2.26米高的“广告”——姚明的成长,是向世界宣传一个真实中国的最好载体。 所以我是这样结束长篇连载《姚明之路》的:“姚明生于1980年,这是中国历史上的关键一年。拨乱反正已卓有成效,而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开始试办经济特区。沉重的历史结束了,姚明沐浴的阳光日益灿烂。” 姚明现象 关于《姚明之路》 《姚明之路》以大量详尽、权威、鲜活的第一手材料描述了姚明从童年到加盟NBA的不平凡的历程,揭示了姚明的成才秘密:他的天赋、他的勤奋,以及他的智慧和人格魅力。 上海财大出版社社长熊诗平说:姚明创造了属于他自己的财富,但他身上所体现出的风范同样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当队友摔倒时,他总是伸手将他们拉起;当队友在罚篮时,无论一发就中还是不中,他也总是向前迈出一步击掌鼓励。而火箭队的老大弗朗西斯不断喂球给姚明,使姚明有了展示才华的机会;因姚明的到来失去主力中锋位置的卡托,对当姚明的替补也是心甘情愿。更难能可贵的是,才23岁的姚明在异国他乡面对巨大的荣誉,以及别有用心的捧杀,显出超过他年龄的成熟和明智。他从容地应对比赛,从容地参与一些商业活动,也从容地面对媒体。姚明说:“所有的一切都发生得太快、太突然,我始终认为,在明星堆里我是蓝领,只是小字辈。”他还说:“打球可以使我快乐,但在NBA最重要的责任,就是帮助球队获胜。这也是职业球员最基本的责任。”一些在美国的留学生称姚明很“国气”,是一种大国之气,一种君子之风。 姚明的成功使他成为当代财富的象征,他在NBA的年薪达到400万美元。他在全球签订的广告总额超过了精神财富,姚明的魅力浓缩了中国新一代青年的许多优秀品质。 销售情况 在王府井书店,《姚明之路》并不属于人物传记类的图书,而是属于体育类的图书。收款台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买《姚明之路》的大多是二十多岁的男青年,女孩偶尔也买,但也是帮着别人代买或者送朋友的生日礼物,销售情况还可以。 记者与现场几位买书的男青年闲聊起来。在朝阳体校当田径教练的张老师告诉记者:“其实我喜欢一个人的理由很简单,希望能在他的身上看到一些希望,一些处理事情的方法。当然对于姚明的球技和品格,也有不喜欢的人,有人说姚明的成功完全是凭借身高的优势,也有人说姚明是一个非常会说话、会作秀的人。而我认为,无论是作秀还是会说话,我想我们时代需要这样真实而又会做人的姚明。” 据了解,喜欢姚明的人各有各的方式,有像追影视明星一样收集姚明所有资料的,用他们的一句话说是:“幸福着姚明的幸福,快乐着姚明的快乐”。 那么一个体育明星为什么让人们随其快乐或者痛苦?除了体育本身的魅力之外,也许一位人大代表在“两会”上说的话能说明姚明被关注的真正原因,姚明给人的感觉是中国人正在自信地走向世界,追求个人成功、个人奋斗以及由此带来的个人财富,姚明身上融合着中国改革开放20年所带来的附加文化价值,因此姚明成为当代青年仿效的榜样。 信报记者陈汉辞 书摘 完美姚明的另一面 眼泪: 俞小苗惟一一次看见姚明哭是1999年3月14日,那一天,东方男篮济南蒙羞,被山东永安队打得一败涂地,输了整整30分。 两队原来实力相当,但东方男篮大失水准,先是急于得分,失误频频,后来大比分落后,心情又格外急躁,进攻中往往不经过配合就仓促投篮使命中率极低,而山东永安队战术灵活、心态平和,通过积极凶狠的防守和变化多端的进攻,以112比82大败有姚明的东方男篮。 比赛结束后,东方男篮面无表情,各自收拾,姚明撇着两条长腿坐在一边,突然掩面大哭起来,时任东方男篮教练的王重光问:“姚明,你哭什么呀?” 姚明呜咽道:“我们怎么能输得这么惨……”
订新闻冲浪 互动点播 赢彩屏手机MP3播放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