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圣徒”蓄势待发 马健耐心等待伤愈复出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2年12月30日03:34 新闻晨报 | |
马健到上海大鲨鱼东方男篮已经有段日子了。开始一直在等,等待他那似乎一亮相就有的出彩,等待他一如既往的张扬,可至今没有等来。难道昔日那个马健消失了,已是33岁“高龄”的他真的廉颇老矣? 这次专访,给了我否定的答案。原来马健还在,一如既往的张扬和精彩。只是,他在蛰伏。 现在的状况是暂时的 CBA新赛季六轮过后,本赛季加盟上海大鲨鱼的马健却和人们预想中的相差太远。他平均每场上场11.5分钟,仅得2.7分。所有的得分中,包括了4个三分球,一次中投命中,和两罚两中。而当初在奥神队时,他的位置确切的定义应该叫做“组织前锋”,他的得分、篮板排全队第二,助攻、抢断都名列第一。 这样的表现,当然是不尽如人意。大鲨鱼主帅李秋平很无奈地道出了其中的缘由:“这主要是因为马健有伤,这是在他来队里后才发现的。我们和马健签约,是看中了他的技术全面,和丰富的经验。他的伤,的确有些打乱了我们原先的计划。” 而就在东方队的主场,每当形势不利于大鲨鱼时,也总能听见球迷们高喊“换马健!”球队、球迷的期望,是不是给刚刚加盟的马健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现在的他心里怎么想? “你也看到了,我膝盖上的伤。”马健指着自己的左腿膝盖说道:“虽然自己坚持锻炼,可毕竟和在球队正常训练不同。两年下来有了很大的隐患,再加上赛季开始前跟队在太仓集训时,一超量就爆发了。膝盖的隐伤,同时也导致了现在左大腿比右大腿细了近两公分。” 如果按正常的恢复过程,要到这个赛季结束了,马健的伤才能痊愈。好在近日东方队的队医为马健安排了一个新的治疗方案,就是注射一种类似于润滑剂的药物,可以加速伤情的恢复。“我自己也去看了医生,他说:‘马健,这已经是最糟的底线了。’换句话说,随着膝盖的恢复,我的表现只能是越来越好。”此刻的他,又恢复到了我所熟悉的那个自信无比的马健。他说:“别看我现在是33岁,可我自己觉得,我的身体、心脏机能都已经达到了一个运动生涯中的最佳状态。” “目前这个伤影响了我的发挥,有劲使不出来!基地的院长对我说:‘马健,你要当队里的老大哥呀。要常说说他们!’可我自己都在场上一瘸一拐的,怎么说别人!但这都是暂时的,我会成为这支球队的领袖,还像在奥神那样打我最舒服的‘组织前锋’。” 膝盖的伤,并没能击倒马健。他不是不着急,但他知道自己急不得,所以安心蛰伏,等待证明自己的那一天。从张扬到“难得糊涂” 张扬是一种个性,不是一种缺点。也正是这点,这种美国球员表现得最为典型的个性,让中国球员马健备受非议。只不过,现在我突然发现,马健的张扬已经有所隐藏了,为什么? “难得糊涂嘛!”马健突然间风马牛不相及地来了这么一句。见我半天也没能转过神来,他笑着解释道:“我所理解的‘难得糊涂’,是偶尔可以糊涂一下,但绝大部分时间里要对自己清清楚楚,对这个世界清清楚楚。” 这是两年的时间给马健留下的渐悟。过去的两年里,他经历了被奥神炒鱿鱼、打官司、下岗待业等一系列磕磕绊绊。人跌到谷底的时候往往也就是反弹的开始,人处于逆境的时候往往也就是最冷静、最清醒的时候。如今再谈起和奥神队的那段恩怨,马健已经十分平静了。“其实现在回想起来我并不后悔,虽然最终没有得到赔偿,但我觉得那段经历从某种角度讲也是我的一笔财富,是别人拿钱买不到的。我通过它懂得了很多事情。” 马健坦言,自己以前的确有些过于招摇。对于那段日子,已过而立之年的他心中也会时常暗暗地自省。因此,现在的马健为人处世显现出了更多的老成和内敛。他学会了更多地用行动来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思想。 在开诚布公地在谈论东方队目前的缺陷时,他也很自信地认为,自己在场上清醒开阔的思维和全面的能力,能够带给球队很大的帮助。“如果我恢复了,我在场上穿针引线的作用就会发挥出来。其实我再添上十几分,这球就赢下来了。”但就像他自己说的,他做人的原则永远是行动在先,说话在后。马健不是不想、更不是不能带动起这支被抽掉了顶梁柱的卫冕冠军,而是现在伤病使这个时机延后了。 因此,他故意要在球队中和媒体上保持一种得体的低调。“俱乐部老总白李对我说,今年上海队的人物应该是我。但我告诉他,别着急,你要给我时间把伤养好,等我为新球队干出点事情来再宣传不迟。”曾经三次登上《T IM E》 把心爱的太太和两个宝贝儿子留在了美国拉斯维加斯的家,自己一人客居上海的马健,虽然住着一套大房子,可把生活区统统压缩在了那个大客厅里,并戏称自己喜欢做“厅长”。 谈话间,电视柜上的一张马健在犹他大学的球队合影映入眼帘。仔细一看,吓一大跳———就在他的右侧,赫然站着的是现76人队的主力大前锋范霍恩,另一个就是新近被中国球迷所熟悉的那个和托马斯联手成功击败姚明的尼克斯队中锋多力亚克。 “他们俩比我小,我大学四年前三年都是主力。A ndre Miller(安德鲁·米勒,美国世锦赛梦五队后卫)也是我在犹他的队友。”马健淡淡地说道。 就在这张照片旁,是一张美国发行量最大(超过300万份)的《体育画报》(S ports Illustrated)的照片,上面是篇对马健的专访。“我还上过一次《华尔街日报》(美国发行量最大的全国性日报)和三次《T IME》(《时代周刊》),第一次是1991年。” 谁都知道,被称为“篮球圣徒”的马健曾经有过一段在美国篮球圈闯荡的经历,但很少有人知道,在他18岁时,就曾经收到过美国大学的全额奖学金和入学邀请。那一年,机遇突然出现在他的面前,他就毫不犹豫地一把抓住了。当时国青队在北京的首都体育馆集训,来了两个美国教练,一个来自特拉华州立大学,另一个是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马健立刻敏感地意识到:机会来了!在训练中,他每次都使出百分之百的力量表现自己。有一次,马健和队友单涛、王治丹做示范,他连续三次在这两个身高超过2.10米的大个面前将球打进,其中包括一个隔人重扣。两名美国教练在训练结束后找到马健,直截了当地问他愿不愿意到美国打球。 也很少有人知道,他当初为什么要执意离开国家队,去美国闯荡。“到美国上大学的念头,我从16岁就有了。”马健再次打开了那段封存已久的记忆,“为了这个目标,我执着地奋斗了3年,才最终拿到签证。我想去美国的原因很简单:我在国家队的三年里,已经打完了世界上所有的比赛,入选了两次亚洲全明星队,我想得到的我都得到了。我想追求更高的目标,走不一样的路。而到美国能打更好的篮球,能读更多的书,为什么不去呢?就是这种动力把我推走了。” 这个受过东西方两种教育的职业运动员背后的经历精彩无比,在中国体育界也是十分罕见。在球员纷纷出书的年代,马健却迟迟没有动笔,因为他说:“我不仅要把它写成书,还要把它拍出来,不仅要在中国出版,还要在美国出版。现在我还在找最佳的投资商。”差点忘了,马健在美国犹他大学学的是商业市场。 晨报记者陈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