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2月27日电(记者王镜宇)正在成长的全国男篮甲A联赛(CBA)在过去一年里经历了许多不寻常的考验,一场历时大半年的CBA联赛推广权风波使中国篮球决策者感受了什么叫“山穷水尽”和“柳暗花明”,当由自己费尽心思挑选出的新“救生圈”突然漂走时,CBA干脆放弃了依靠,自己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学起了游泳。
6年以前,当CBA联赛刚刚起步的时候,中国的创办者们几乎完全没有市场推广的观念
和经验,也不知道这样一个全新的品牌到底具有多大的市场价值和风险。于是,他们把有关市场推广的一切一揽子交给了主动找上门的IMG国际管理集团。由这样一个经验丰富的国际推广商为CBA造血成为当时最安全的选择,后者陪伴CBA度过了“孩提时代”。
6年中,CBA联赛水平不断提高,影响不断扩大,市场价值也与日俱升。因此,当今年CBA与IMG的第二个合作期限到期的时候,包括IMG在内的3家推广商抢着要做CBA的市场“蛋糕”。
经过几个月的考察和谈判,CBA通过招标最后选中了报价较高的广东羊城报业体育发展有限公司(羊城体育),并于8月中旬和该公司签订了为期3个赛季的CBA联赛推广协议。然而,两个多月之后,羊城体育突然宣布退出!这时,保证新赛季CBA联赛正常进行的资金尚无着落。更让人吃惊的是,CBA竟然没有和羊城体育签订正式的合同,以致于无法要求对方进行任何赔偿。
此时距联赛开幕只有40多天,虽然中国篮协用前几个赛季的积蓄可以保证联赛按时开赛,但是一个开价3500万元的赛季颗粒无收确是一种无奈的尴尬。在此变故之后,包括IMG在内的许多公司和机构都表示了要做CBA推广商的兴趣,中国篮协在认真分析利弊之后决定自己动手,由中国篮协的全资公司北京中篮体育开发中心(中篮公司)进行新赛季的推广和招商。
天无绝人之路。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中篮公司落实了冠名赞助商,奇迹般地筹集到2400多万元人民币,使CBA联赛的正常进行有了足够的资金保障。12月8日,当新赛季CBA联赛在新加盟的新浪狮队主场苏州拉开战幕的时候,热烈欢快的场面让人们看不到任何推广权风波留下的痕迹。
回头来看,今年的这场推广权风波其实给中国篮球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对于“志存高远”的CBA来说,依靠推广商进行市场经营和推广终究只是联赛发展初期的权宜之计。建成像美国NBA联盟那样、自己从事推广、具有自我造血功能的职业联赛才是真正的目标。此次推广权风波,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逼着中国篮协迈出了“在游泳中学游泳”的第一步。
国家体育总局篮球运动管理中心有关负责人在羊城体育退出之后就表示,CBA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已经初步具备了承担风险的能力和信心,推广商的退出正好给了我们一个锻炼的机会。CBA早晚要学会自己经营和推广,这样可以更好地建设CBA的品牌,对将来的发展也会有好处。他还表示,中国篮协和篮管中心的长远目标是摆脱目前的具体工作,加强宏观指导,而具体的开发和推广工作则由其下属的中篮公司或其他相应的机构负责。
不过,中国篮协的领导者们也应当从这次推广权风波中吸取教训。从篮协和羊城体育“牵手”到“分手”的过程不难看出,中国篮协在进行市场行为时仍然不是很规范。据了解内情的人士分析,双方最终分手的原因是在推广权的概念上存在差异,报价每年3500万人民币竞标推广权的羊城体育竞标成功之后却发现,自己获得的权利与想像中相去甚远;中篮公司在成功地进行了“危机运作”之后,中国篮协的利益得到了保障,但参加CBA联赛的许多俱乐部的利益却无法实现,俱乐部投资商依然在第一线苦苦挣扎。各俱乐部和中篮公司的关系如何处理?联赛的整体利益和俱乐部的局部利益如何协调?CBA的整体形象如何确立?CBA的整体价值如何提升?这些问题都需要给出明确的说法。
从依靠“输血”到自行“造血”,中国篮协在市场开发方面已经“被迫”取得了飞跃,今后如能“主动”提高对市场的认识和理解,最大限度地提升CBA的价值,把中国篮球的蛋糕做得更大,保证参与的各方都能吃饱、吃好,那时的中国篮球才算真正地长大了。
短信圣诞站送大奖:数码相机、CD/VCD…好机会别错过!
送祝福的话,给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语传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