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连甲A球队都钦羡不已的雄厚人才梯队和强健造血机能,却令人不可思议的屡屡陷入人事纠纷和财政拮据的困窘境地中,辽青队“特异”的起落沉浮堪称为中国足坛的一大“怪现象”。
当主角还是做配角?
近期,有关某些足甲俱乐部欲一次性买断辽青队的传言可谓蜂拥迭起,参与者的跃跃欲试和当事方辽青俱乐部的相对沉默给人造成的错觉是,辽青的出售只是时间问题,是卖给力帆、红塔、申花之类势大财粗的足甲豪门,还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归属彼此间有千丝万缕联系的辽足俱乐部,这已成媒介关注的焦点话题。
辽青是一块令人垂涎的“肥肉”,从李争的一线队到唐尧东、傅博等教头统领的二至六线队伍,辽青队人才辈出,从学苗到教练,从人员的数量到质量这都是其他省内足校所难以比肩而望尘莫及的。但是,从股权转让风波的缠夹不清到“买断”之说的传播流行,长期以来,很少显山露水的辽青俱乐部似乎总在屈从于某种附属品的低下地位,而这种误会与曲解使辽青俱乐部一度尚失了自我的“权利话语”,沦为任人宰割的流通商品,而实际上,辽青俱乐部是一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实体。它自身的经营运作同其他足甲俱乐部一样必须遵从足球市场经济的内在运行规律,也就是说,辽青与其他俱乐部之间不存在被动的“买断”交易关系,更不存在类似送人情般屈就于某“亲缘”俱乐部的附属关系,在这种恒定的经济行为中,辽青的主角地位难以动摇,这不是人为的编排,而是一种法律的界定。
要产品还是造产业?
官司风波告终后,辽青俱乐部已收回了建投公司所拥有的51%的股权,但这种“痛楚”的结束意味着更为崭新的开始。实际上,辽青俱乐部的股份重组事宜已紧锣密鼓地提到日程上来。
郑智、王霄等球员仅仅是辽青后续储备的“冰山一角”,对此,商家是心知肚明的,与辽青联手开创足球市场的新天地,这已成有识商家的基本共识。
现在的问题是,辽青需要同什么样的伙伴合作?相对控股形式的实践操作如何妥善执行?经历阵痛后,辽青俱乐部已深刻认识到,欲寻求更高的发展,俱乐部务必杜绝不计后果的“短期行为”,而将辽青向产业化的高级领域予以强力开发,将辽青队打造为一种“品牌”,拥有自己的主导产品,这才是辽青俱乐部奋斗的终极目标,也是辽青选择合作伙伴的重要审评标准与定位依据。张松
本新闻为辽沈晚报独家提供给新浪网,其他网站如需转载、改编,需与新浪网直接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