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总局酝酿中超颠覆性变革 实行中国特色双轨制联赛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11月21日09:42  东方早报

  

总局酝酿中超颠覆性变革实行中国特色双轨制联赛
从当年风风火火的甲A联赛到如今一片萧条,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终于走到不得不重新思考的分水岭。

  讨论方案一:学习CBA实行俱乐部准入制,规范联赛门槛

  讨论方案二:中超俱乐部重新收归地方足协,实行双轨制

  早报记者 张宴飞

  2008年中国足球彻底沉入谷底,恰逢足协领导换届以及年底足代会召开,今年能否真正成为中国足球反弹的契机呢?

  据了解,总局及足协内部近期会议不断,正在讨论新的政策变革。有消息称足协将效仿篮协,在中超规范联赛准入制度和提高联赛准入标准,设立严肃科学的俱乐部老板准入考核制度。更惊人的想法则是,将职业俱乐部所有权逐渐收回国有,在总局和足协的领导下,重回“举国体制”。按照足协内部讨论要求,在11月28日之前,中国足协官员都要上交一份书面总结,被采纳的变革措施将在年底的全国足球代表大会上通过。

  “俱乐部连主场都没有,还谈什么产业化”

  按照国家体育总局的要求,中国足协全体成员在11月16日下午对足球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青少年培训体系如何变革、如何让职业联赛更加规范化三大议题进行了讨论。

  在谈到如何规范职业联赛,如何更好地解决职业联赛中的问题时,有的官员明确表示,“应该严格规范职业联赛的标准,建立严肃的联赛准入机制,提高联赛的准入标准。否则,一些俱乐部即使没有自己真正的主场,长期拖欠球员的工资,也照样在联赛中厮混。当初我们建立中超时曾表示宁缺毋滥,结果却是规模扩展太快。一个俱乐部连自己真正的主场都没有,还谈什么发展、产业化?”

  足球管理体制和机制最近一直是中国足协内部热议的重点,也是当天下午大会的三大主要议题之一。建立职业化联赛的目的是在提高中国足球水平的基础上,达到“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目的,但中国足球依然落后。有的官员明确指出,职业化十几年来忽视了足球发展规律,过于急功近利,这是管理体制跟不上的主要原因。

  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崔大林在中国足协批评青少部成为“国青国少部”后,青少年培养体系变革一直是足协讨论的话题。本次会议,几名官员从青少年培养的无政府状态、社会培养缺乏足够的制度制约、中国足协用于青少年培养的经费越来越少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声讨”。有的官员称,“发展青少年仅仅靠中国足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和教育部、团中央等部门联合起来,这是必然之路。”

  “中国足球要想复苏,

  还得依靠‘举国体制’”

  据悉,奥运会后,总局曾多次召集各项目中心领导开会,专门就中国足球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最终与会者得出的共识是,足协对于整个足球界的控制权逐渐丧失,进而使中国体育“举国体制”的优势最终无法在足球身上发挥效力。在这一背景下,总局内部开始酝酿在今后数年内,逐渐收回职业俱乐部所有权。这项政策将要求各地方足协和体育局,在未来出现当地俱乐部转让时,成为第一受让方,成为俱乐部最大股东。与此同时,各俱乐部所有权被收归体育系统后,企业将不再被允许成为第一大股东,而只能以广告赞助的方式参与其中。这一变化意味着,未来职业俱乐部的领导者将是地方足协,而不会是像朱骏这样的私人老板。

  同时该项政策很可能只在中超实行,中超联赛和中甲联赛将成为有中国特色的“双轨制联赛”,即专业体制和职业体制同时存在。两种体制将在中国足坛中相互较量,最终通过新一轮的摸索,确定哪种体制更适合中国足球的发展。

  这无异于宣告曾经在国内红火一时的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失败,而当初一位参与制定职业化改革方案的足坛元老表示:“既然职业化这么多年,中国足球成绩反而越来越差,那么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承认失败呢?” 很多元老们觉得现在已经到了“拨乱反正”的关键时刻,“中国足球要想复苏还得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将来不能连踢球的人都没有吧?”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相关专题:2008中超联赛第29轮专题  中超积分榜

更多关于 中超 的新闻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新企邮上线更优惠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