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职业足球一直空有其表 中超谈何回归举国体制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11月21日00:46  竞报

  据昨日某报报道,体育总局与足协正在酝酿一场重大改革:在未来的中国足球联赛中,让各地方体育局取代现有的投资商,成为各俱乐部的主体,使足球逐步回归举国体制。

  对于体育总局来说,让足球联赛重归专业体制的想法从奥运会结束后便已产生。经过了多年的职业联赛运作,中国足球并未像人们预想的那样发生本质变化,反而假、赌、黑现象频出。于是,职业体制成为了一些人抨击的对象,于是,专业体制被再度提起。所谓“双轨制”,就是在联赛中同时存在两种不同体制的俱乐部,一为目前的以投资人为主导的俱乐部,二为以各地方体育局为主导的俱乐部。我们先不去讨论此种做法是对是错,事实上,这种双轨并存的现象其实一直存在于中国足坛。

  从1994年到2008年,细数一下曾经出现以及现在仍活跃在联赛中的足球俱乐部,其实没有一家可以真正被称为职业俱乐部。大到国安、鲁能,小到建业、绿城,没有一家俱乐部可以完全摆脱行政干预,也没有一家俱乐部可以不依赖地方政府的帮助与政策支持。

  本赛季的辽足实际上就是双轨制的产物。由于球队运转资金捉襟见肘,辽宁省体育局进一步介入俱乐部运作,并成为了俱乐部的最大股东。这样,辽足已基本脱离了职业化属性,向着原有的专业体制又倒退了一步。但由于俱乐部仍拥有企业的投资,因此,辽足也并未完全回归专业化,而是以一种四不像的面貌出现在今年的联赛中。但省体育局的介入虽然让辽足得以勉强维生,却很难阻止其职业化以来的第二次降级。

  再看看武汉光谷俱乐部的退出。当初,在决定退出之前,光谷集团领导征求了武汉市政府的态度,如果没有得到高层授意,投资人绝不可能擅自作出退出的决定。从中,不难看出中超俱乐部与各地方政府的关系。如果是一家完全职业化的俱乐部,退出与否根本不用征求别人的意见。

  衡量职业俱乐部的标准是什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是最起码的标准。但在中国,没有一家俱乐部可以做到这一点。在管理与经营方面,各俱乐部除了要听从投资人的意见外,还要顾及更高层领导的意思。

  可以这样理解中国的足球俱乐部。在足球联赛最火的那段时间,它们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各地方形象工程的代表。为了让球队在联赛中取得好成绩,地方政府往往会给予大力支持。想想那些曾经在联赛中夺得过冠军的球队,哪个不是在资金与政策上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极大支持。

  因此,从自身性质分析,中国没有一家真正的职业足球俱乐部。在职业的外壳下,其内在实际上仍停留在半职业半专业体制的层面。虽然与专业体制时期相比,职业化后足球参与者的收入要高了很多,但俱乐部的本质并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

  “双轨制”其实一直都存在。过多的行政干预,让中国职业足球联赛在过去的十几年来一直空有其表。

  竞报记者 王亮

  新浪体育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关于 中超 的新闻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