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全面透视朱广沪五大弱点 江湖义气治军终至人心背离

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11月07日15:09  竞报
全面透视朱广沪五大弱点江湖义气治军终至人心背离

(朱广沪的“江湖”)

  特约记者夏犹清

  10月28日,福拉多用“西班牙模式”颠覆了朱广沪的“疯狗战法”,彻底终结了一个时代。肯定是历史的巧合,第二天,朱广沪便结束了在巴西的新一轮“淘金”。他当年用了22个月都没有学到巴西足球的精髓,执拗的他当然不可能在短短一个月完成蜕变。在杜伊和福拉多垂帘兄弟敢死连的同时,遭受重创的朱广沪已经几度沧桑。在这个历史的关口,还原一个真实的朱广沪,为了告别一个时代,更为了迎来新生……

  和善的外表狭隘的心

  看一个人的胸襟,要看他如何面对失败或者出卖。朱广沪的方式很简单——激愤或者怒骂。而面对足球元老的建议,老朱更是充耳不闻。

  2005年8月和10月两个虚幻的地区性冠军,一度让朱广沪失去理性。以至于他后来率队赴西班牙拉练或者到欧洲考察海归的时候,绝对消除了刘姥姥进大观园的那种惶恐,踩着五大联赛无比昂贵的草皮,不但没有朝圣感,甚至迸发了颠覆欧洲的幻想。

  这一年的12月25日,在西班牙北部寒冷的纳瓦拉,依然陶醉在两个冠军中的朱广沪无比强悍,发生在纳瓦拉地区足协主席接见中国队一行时的一件事情,让朱广沪枪炮齐鸣,开始了自从2005年3月份上任以来的首次狂骂。原因是三名站在最后一排的球员,没有拿事先“不能靠墙”的警告当回事。结果,一名随队记者将三个人靠墙的情景拍了下来,并特意拿给朱广沪“欣赏”,从而引发了一场30分钟的骂人场景。

  无从知晓朱广沪的火气何处而来。那天下午出发训练之前,本来是例行的45分钟技战术会议,毫无准备的队员们在朱广沪满脸的愤怒和满嘴的怒骂中目瞪口呆。正像一名被朱广沪废黜的朱家军重臣在“白皮书”中说的那样,“兔崽子”、“王八蛋”、“回去之后我废了你”等江湖习气颇浓的话语,常常从朱广沪的嘴中喷薄而出。

  朱家军在一场“血雨腥风”般的唾沫星子中,胆战心惊了30分钟。也正是从这一次开始,人们逐渐了解了朱广沪斯文的背后实际上非常暴躁。直到那个“白皮书”面世,朱广沪动辄就骂人的习惯才被外界所了解。

  实际上,在朱广沪的任期里,从2005年8月的东亚四强赛开始,骂声就已经在韩国的球场上激荡。当时,中国足协高层对朱家军在对阵朝鲜队时的梦游状态极为不满,结果朱广沪冲到场边,青筋暴跳,一顿狂骂。

  2005年8月份,朱广沪率队拿到了中国队在东亚四强赛创建以来后的首个冠军,受到总局领导的称赞。

  当时,中国足协在北京的大宝饭店召开了东亚四强赛总结会,请来了教练委员会的主要成员为朱广沪的执教以及东亚四强赛做阶段性总结。出乎意料,教练委员会的几名成员在总结东亚四强赛的时候,没有像预想中的那样大家赞赏这个冠军,而是从业务上为朱广沪指出了诸多不对。

  拿了冠军还有这么多的批评?这是朱广沪无法接受的。“我拿了以前从未拿过的冠军,还有什么好说的。”当时,朱广沪沉浸在冠军的光环和自负的世界里,对于元老们的批评和建议并没有太当回事。这为亚洲杯惨败留下了后患。

  由于认定自己是“委屈的”,所以就没有在定位球防守上寻求突破。朱广沪的委屈是对荣誉的一种过度重视,而这种狭隘的荣誉感,最终酿成大祸。

  膨胀的权威暴露弱点

  看一个人的底牌和身价,看看他的对手就知道了。从2006年的新加坡到2007年5月16日的泰国队,实际上已经注定了朱广沪的命运。

  2007年4月,换帅无望,谢亚龙在中国足协全体会议上亲自封给朱广沪“集团军总司令”的头衔,要求所有人以朱广沪为核心,全力保障亚洲杯四强。正是由于谢亚龙的力挺,从2006年年初就遭受媒体和业内人士全面轰炸的朱广沪腰杆突然挺直了,随后就过度使用了司令的权威,直接为亚洲杯惨败埋单。2007年3月12日,在教练组讨论亚洲杯大名单的时候,有人提出青岛队的刘健不错,但是朱广沪连讨论的余地都不给,直接将刘健划出了名单之外。对刘健的过度轻视,实际上是朱广沪对权威的一种渴望。当谢亚龙顶着无数人反对的压力给朱广沪封上“集团军总司令”的头衔之后,这种权威必然会被无限放大。于是,在这种权威的辐射下,朱广沪废黜了国家队重臣肇俊哲,然后又拿下了超级射手李金羽。这给外界造成了一种假象,认为朱广沪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实际不然,用人失察的谢亚龙给朱广沪和中国队埋下了一颗超级炸弹,尤其是让朱广沪膨胀在了权威的欲望里,把业务核心应有的权威当作了一种赌气的工具。

  看一个人的底牌和身价,看看他的对手就知道了。从2006年的新加坡到2007年5月16日的泰国队,实际上已经注定了朱广沪的命运。面对这样的球队,朱广沪还能在对手的名字前加上“强大”的形容词。当一个威信降低到最低点的人突然拥有了至高无上权力的时候,必然难以适应。如果说废黜肇俊哲和李金羽,是朱广沪树立权威的一种体现。2007年7月17日晚上将国家队的主力阵容换掉5人,起用孙继海出任后腰、董方卓出任主力右前卫,则彻底暴露了他的重大业务缺陷。中国足协一再强调从2006年11月15日和伊拉克的比赛开始绝对不能再有业务失误,朱广沪却一路把自己的弱点淋漓尽致地暴露出来。

  其他助理教练代表队内建议朱广沪重新考虑后腰和右前卫的主力人选,他没有给任何机会。中国足协高层坐不住了,拥有上方宝剑的朱广沪坚决顶住,并在谢亚龙的支持下使用了那个让他遗憾千年让中国足球蒙羞N年的主力阵容,结果是创造了中国队征战亚洲杯的屈辱历史。中国足协相关人士在谈到朱广沪过度使用自己的权威时说:“权力给了那些有能力的人,是如虎添翼;给了那些能力欠缺的人,就会刚愎自用。”

  国足的江湖牺牲公平

  看一个人的工作能力,要看他如何处理裙带关系。将重庆力帆球员招进国家队,放弃肇俊哲而坚持使用不在状态的李铁,李玮峰口中的“老大”带领的国家队透着一股江湖匪气。

  到2007年3月份的时候,朱广沪在两年的时间里,先后让106人进入国家集训队和国家队。这应该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数字,也将是国家队永远的谈资。很简单,朱广沪打造了一个“国足江湖”,必然会演绎数不清的人情江湖。而李铁和重庆力帆队员的使用,是最好的佐证。

  谢亚龙和个别教练员称他为“广沪”,南勇称他为“朱指导”,郑智称他为“朱导”,李玮峰和很多球员平时称呼他为“老大”。很显然,有种江湖的味道。亚洲杯惨败之后,在中国足协内部的总结大会上,某足协大员就曾经明确说:“这届国家队的江湖习气太重,不像是一支国家队应有的做派。今后应该净化国家队的环境,避免出现裙带关系和江湖习气,更不能出现江湖匪气。”足见朱家军的江湖味道有多浓。

  在这种特有的江湖中,朱广沪首先在2007年3月的第一期集训中完成了首次“足坛惊诧篇章”,他把重庆力帆的石俊和王祥招进队中,然后很快又让大家对他们相忘于江湖。

  此后,朱家军中走马灯似的人来人往,真正成了球员镀金的“流动旅馆”,直到最后有106人贴上了国家队队员的标签。对待重庆力帆球员的这种态度,是朱广沪第一次体现自己的江湖权威,目的之一就是回报力帆老板对自己的厚爱,弥补自己对力帆老板的两次爽约。

  此后,从2005年11月13日在南京对阵塞黑队开始,朱广沪对自己昔日的弟子李铁表现出了从未有过的热情。2005年,朱广沪是在帮很长时间没有打联赛的李铁恢复状态;2006年亚洲杯预选赛透支李铁原本仅存的一点足球能力,则是希望促成李铁的合理转会。到了2007年抛弃肇俊哲而坚持使用李铁打亚洲杯,则是一种纯粹的“江湖义气”,“李铁是精神领袖”纯粹是一种扯淡。

  对于自己的行为,朱广沪的解释是:“现在他的情况不是太理想,主要是高水平比赛打得少,我给他统计过,一个月能打两场已经不错了。但李铁的能力还在,这个时候需要好好研究他下一步怎么办。出国踢球的本来就不多,应该珍惜他们,能拉一把,就不要看着。”这种江湖式的论调,对球员是一种恩赐,牺牲的却是国家队的公平和全队的利益。

   低能的公关贻笑大方

  看一个人的心智,要看他能否做好危机公关。老朱安排一天蹦出来一个人为他喊冤,显然是不太高明的手段。

  据2006年9月相关媒体报道,朱广沪当时做了一件比较“小儿科”的事情,就是在自己帅位岌岌可危的时候,让国家队的球员挨个出来为自己辩护喊冤。只是,球员说的主要方面大致相同,一看就带有策划的痕迹。

  当时,杨晨、李雷雷、郑智、李铁、曹阳、杜震宇等国脚都在网站上发表看法,表示朱广沪是一名很有能力的教练,有信心率队打好亚洲杯的比赛。很快,朱广沪非常信任的一名嫡系无意中透露了相关的背景,媒体也做了报道,结果弄巧成拙。当时,中国足协的官员也相当不解,为何要用如此的做法来保住帅位?让球员一天一个出来辩护,只要不是傻子,一看就是有人指使啊。

  某足协大员曾经说,让队员一个一个出来辩护,还不如让他弄一个集体签名来保护自己的主帅,这样最起码显得真实一些,声势也更浩大一些。谢亚龙把朱广沪看成是中国足球教练的旗帜,在女足和国奥队都是外籍教练的情况下,不想让国家队也沦陷,朱广沪大可不必心虚到这种程度,只要谢亚龙不点头,只要朱广沪能够完成任务,就没有人让他走人,亚洲杯预选赛如此,亚洲杯同样如此(朱广沪后来才明白,可惜晚了)。

  其实,中国足协并没有换帅的强烈愿望,朱广沪也不用让自己的弟子们去做什么辩护,潜心打好比赛就是最好的回击。朱广沪不这样想,他希望球队和球员都能按照自己的设想去对外谈论国家队的事情,或者说他想自己控制住话语权。因此,很多时候,无论是赢了还是输了比赛,朱广沪都会在休息室和队员以及助理教练交代,出去的时候应该怎么和媒体说。这也是一种很不明智的做法,因为越是这样控制,就越是让人难以理解。

  无形的离间涣散军心

  看一个人是否聪明,要看他能否将复杂问题简单化,而朱广沪擅长的却是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小报告”这种已经被小学生摒弃的伎俩,朱广沪却得心应手。

  说朱广沪“小儿科”显然是片面的,但是他的高明却体现在了适时地使用了“小报告”伎俩。这种鼓动群众斗群众的方式,几乎透支了朱家军的凝聚力。

  他看海归,都是自己的“救世主”,但是,私下里,他又怀疑自己的判断。在亚洲杯开打之前,主教练找到一名自己非常器重的“心腹”,询问某海归是否会在亚洲杯上为他卖命。没想到,消息很快就传到了那名海归的耳中。结果大家都看到了,某海归在三场亚洲杯小组赛里,是最没有发挥水平的球员之一。可惜,朱广沪还是把他当作了中坚,甚至不惜委曲求全。

  就在2007年7月18日,0比3惨败给乌兹别克的那天晚上,由于无法接受这种结果,大多数球员和教练都难以入睡,在一起谈论着各自的郁闷。即使在这样的特殊背景下,一些难以想象的事情依然还在发生。很多球员的情况很快就传到了朱广沪的耳中,只不过这时候他已经无能为力,也丧失了此前本就虚假而又虚幻的权威。一位颇受朱广沪器重的重臣说:“有时候他太神秘了,让大家去猜他的心思,让大家之间互相猜,真的很没意思。时间长了,就没有威力了。”

  其实,朱广沪钻研业务的劲头十足,抛开钻研的效果不说,这种执著让人佩服。不过,他用在业务之外的精力也让人赞叹不已。有时候,一些球员和自己相熟的人士聊天内容,能够很快被朱广沪得知,结果后来搞得不少球员比较紧张,害怕因此影响自己在国家队的前途。2007年6月底,朱家军到香港参加回归杯的时候,朱广沪让5名大牌住了单间,亚洲杯上也享受这种待遇,使得本就有些隔阂的球员之间,产生了更大的陌生感。体现在球队身上,自然是战斗力和凝聚力大大降低。

  虚幻的,真实的,一个人,一件事,一种过程,先有了解,才能体会。透过上面的诸多故事,为大家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朱广沪,算是对朱家军的交代,也是对福家军的启示……

  -球场之外的他

  面对家人如释重负

  “我在巴西连续待了22个月没有回家,巴西朋友很不理解,‘一个男人怎么会这么长时间不回家啊?你是个不称职的儿子、不称职的丈夫、不称职的父亲。’”朱广沪苦笑,“我父亲是个银行职员,他总是满足我小时候的一切愿望。可惜啊,老人家走的时候没能看上最后一眼。”2006年世界杯前,朱广沪的岳父突然撒手人寰。这一次,朱广沪推掉了所有事情,为岳父操办了后事。

  活在足球世界里是沉重的,只有在面对家人的时候,他才会如释重负。尽管对家人有着无穷的愧疚,尽管怎么也无法对不住妻子和孩子,但他还是留恋那个家庭的港湾。在少见的闲暇时间,尽可能与家人待在一起,尽量避免受到打扰。

  无论是在俱乐部还是在国家队,朱广沪一年有三百多天不在家。他与妻儿老小见面的方式很特别:“遇上正好他们到我所在的城市,见个面,吃个饭,聊聊什么的,也都习惯这种生活方式了。我们家都是我爱人里里外外一把手,我真的欠她一辈子。”

  他喜欢看书,而且是美国军事方面的书,朱广沪说,受益最大的是《西点之道》。

  他最大的梦想是带着家人去度假,而且最好是巴西。在7月18日的亚洲杯惨败并进行了几次所谓的总结之后,朱广沪真的去了巴西,只是没有像他说的那样把家人都带上。

  说到家人的时候,朱广沪一般不会多说,但是你会注意到他语调和语速的变化,这种真实比足球的虚幻更能让人接受。

  新浪体育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