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不支持Flash
|
|
|
中超引援背后暗箱黑金涌动 一本糊涂账早不是新鲜事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03月21日10:33 东方早报
[作者]宋承良 [来源]东方早报 人傻、钱多、速来。职业联赛早期外援对中国联赛最直观的印象就被这短短6个汉字概括在内。10多年了,从甲A到中超,各个俱乐部在和外援打交道的过程中只剩下吃亏的份。在某种程度上,外援让中超显得很业余。而在业余环境下的稚嫩体制也让黑金、暗箱操作等行为有了滋长的温床。 其实外援的糊涂账对于中超来说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过去几年中在申花和国安两家国内相对规范的俱乐部中就出现过两个甚至在国际上都落下笑柄的事例:2006年,申花在佩特合同还剩一年的情况下将其解约,结果不得不赔了 100万美元。2005年年初国安的罗马尼亚外援阿莱克萨觉得呆在中国没意思,在还有合同的情况下拍拍屁股走人,可国安对此却无可奈何。最后只能宣称,“以后再也不买断外援了,只租借。” 现在中超俱乐部买外援无非两种途径,一是用已经在联赛中证明自己的球员,这是一个相对聪明的选援方式。可好用的外援就这么几个,更多的情况是通过经纪人的推荐引进外援。这里面就不免出现一些猫腻,不久前BBC就曾透露出不少英超球队主教练和经纪人里应外合收取买卖球员的佣金,很难保证类似的情况中超里就没有。 欧洲球队在决定引援时一般采取球探推荐和主教练亲临考察制度,可在中超所有球队都没有球探这个概念。在管理外援时欧洲球队也会有种种条款限制,德甲的巴西外援喜欢在冬休和夏休后推迟归队,但归队后球队给他们第一件“礼物”就是罚款单。碰上埃辛和迪亚拉这样死活要转会的主,里昂的奥拉斯就必须让切尔西和皇马这样的“冤大头”拿出大把英镑和欧元才放人,哪能让你想走就走。 学习欧洲高水平足球这句口号已经喊了十几年,可仅仅在外援这一个环节上就让号称职业的中超下降到业余。反思是必须的,但如何杜绝类似事情不再发生才是最值得我们思考的。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