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世芳品人录之申思:一个最不像球员的球员

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03月08日09:26  足球-劲体育

  楼世芳

  [一] 一个最不像球员的球员

  从申思的谈吐中可以看出,申思的父亲在自己儿子身上所倾注的大量心血。这个父亲的头发已经花白,之所以陪着申思来到俱乐部,主要是亲自向我们说明儿子转会的理由,生怕我们误会了申思。

  “根宝来,我就走。”这是2001年12月初,申花俱乐部即将重组,外界风传徐根宝将回申花执教时,我在媒体上读到的最醒目的标题。报道中并没有具体点名是哪一位队员的表态,但我估计,当时熟悉申花的媒体和球迷们都会读懂这个标题的含义。

  12月中旬,当年的联赛在冬日初霁的雨雪中结束。俱乐部的球员转会工作随即展开,但那年的转会工作与往年不一样。因为在我们未来的计划中,重组以后的申花队,将吸收上海文广集团所属的原有线(电视台)02俱乐部许多优秀年轻队员加盟。19日,俱乐部宣布重组,为了稳定队员的情绪,20日一大早,我就来到申花的康桥基地,逐个找队员谈话,沟通思想,了解情况。

  那天我没有见到申思,后来得知,他已事先征得原申花俱乐部领导的同意,在当年联赛结束后前往欧洲某足球俱乐部接受试训。但不论试训的结果成功与否,此时此刻,对于当下的申花来说,申思似乎去意已决。这,也是我最初得到的关于申思主动要求转会的信息。

  很快,申思的名字随同申花转会的球员名单,一同报到了中国足协。但是,关于申思转会费的正式报价,我想与申思本人沟通一次以后再最后确认,所以迟迟没有上报。直到有一天,从欧洲回来的申思,在他父亲的陪同下,来到了申花的康桥基地。我在办公室里接待了他们。

  这是我们第一次近距离的接触。如果撇开当时谈话的内容,而仅从言辞的温文尔雅,我很难感觉坐在自己对面的人是一个中国足球运动员。从申思的谈吐中可以看出,申思的父亲在自己儿子身上所倾注的大量心血。这个父亲的头发已经花白,之所以陪着申思来到俱乐部,主要是亲自向我们说明儿子转会的理由,生怕我们误会了申思。他用低沉而恳切的声调,反复地向我强调,是申花培养了申思,使儿子成名,他着重解释道,“并不是因为你们文广和SVA来了,申思才要求转会;出国试训,只是为他将来的发展,寻求一种可能性;按理说,如果不成,那应该留在申花才是。但按现在球队的情况,如果申思真的继续留在申花,那不论对于球队还是对于申思个人,都未必有利。所以,现在提出转会,实在是出于无奈。但是,如果将来情况有了变化,申思说不定还会回来……”

  我们一面喝着茶,一面海阔天空地聊着。这样的交流方式,无论从感情,还是从理性,都让人感觉到理性的力量,通过这一次心照不宣的谈话,我充分理解了这一对父子对于申花的感情。但事已至此,挽留也很难有什么实际的效果。只是希望申思不论走到哪里,都要保持好的状态,将来有可能的话,欢迎他再回到申花。

  [二] 一张印错的球票

  办公室工作人员拿来了球票的样张,第一眼就让我吃了一惊,球票背面的广告上,赫然印着申思的形象。原来,是有关工作人员疏忽了。他们找了一家

房地产企业赞助申花球票广告,而这家企业的最新楼盘正是由申思作为形象代言的。

  申思的离去,对于年轻的申花队,确实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中场攻防的组织和定位球方面,缺少了中坚力量。后来,我们引进了老将索萨,虽然他的中场组织和定位球功夫也好生了得,但毕竟岁月不饶人,35岁的索萨纵然余勇可嘉,却已不复当年风采。

  沪上的首次德比,早在比赛前一个月,就开始炒得沸沸扬扬。由于我们是主场,所以球票由我们来印。那天,办公室工作人员拿来了球票的样张,第一眼就让我吃了一惊,球票背面的广告上,赫然印着申思的形象。

  原来,是有关工作人员疏忽了。他们找了一家房地产企业赞助申花球票广告,而这家企业的最新楼盘正是由申思作为形象代言的。我内心很矛盾,从感情上说,我同申思个人之间并没有什么过节。但从实际可能造成的后果来看,在这样的“德比大战”的气氛之下,在申花的主场,把印有对方球队球员、甚至是队长形象广告的球票发到球迷手里,显然又不合适。更何况,这广告不是由中国足协的联赛赞助商统一发布的。于是,我们权衡再三,还是请客户重新提供广告样张,终于赶在联赛出票前印完了新的球票。

  比赛打得异常激烈,作为球队队长,申思在场上前冲后突,非常活跃。他时而中场妙传,时而倒地铲断,对于比赛的胜利,表现出旺盛的斗志和强烈的渴望。难怪在比赛结束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徐根宝在形容比赛激烈程度时,用了“连申思也铲球了”这样的评语。可见,在师傅的眼里,申思铲球,是多么难得。可惜,铲断的多是师傅新弟子们的球啊。比赛刚一结束,当中远最终以2比0取胜的时候,申思突然脱下了球衣,在张狂的情绪驱使下,像一匹失控的烈马。他在球场上一面大声地喊着徐根宝,这个曾经是他师傅的名字,一面拍打着自己的赤裸的胸脯。就以这样的方式,尽情地宣泄着自己压抑多年的情绪———如果不是曾经经历过在他父亲陪同下的那次谈话,我真的很难理解在申思斯文的外表下,埋伏着的那颗难以平复的心!但是,当这一切都在我眼前发生的时候,我依然不敢相信,这和我两个半月前在康桥基地所看到的那个温文尔雅的申思,是同一个人,好在我能理解,因为他毕竟还年轻。

  [三] 一场纪念和忘却的聚会

  我给申思打了个电话,请他帮忙一起来做这件事情。并邀请他们一起参加申花十周年庆。他开始时表示为难,因为虽然是老申花队员,但此刻已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2002年7月下旬,在经历了联赛11轮比赛后,徐根宝辞去了主教练职务,依旧回到了他的崇明基地。第12轮比赛,我们主场迎战云南红塔。

  比赛当晚,雨下个不停,草皮还是滑滑的。进了球场以后,我竟意外地见到了申思———他和范志毅也一起到虹口来看球,同样也引起了媒体的关注。我和他握手致意,寒暄、问候。他依旧微笑着,一幅温文尔雅的样子。言谈举止,依然得体。

  转眼到了2003年年底,这时的申花已经夺得了末代甲A联赛的最后一个冠军。同时,也迎来了申花足球俱乐部成立十周年的纪念日。作为纪念活动之一,我们与上海某区的

邮政局联系后,准备出一套个性化的申花纪念邮票。十年申花,凝聚了上海社会各界人士的心血,其中也有包括申思、祁宏、成耀东、范志毅等转会到其他俱乐部的老申花队员的功劳。但一共只有20个人能上邮票,除了申花主力队员以外,我们还想把申花十年来的历届国家队队员请出来。于是,我给申思打了个电话,请他帮忙一起来做这件事情。并邀请他们一起参加申花十周年庆。他开始时表示为难,因为虽然是老申花队员,但此刻已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于是我心里就有了底,接下来我们俱乐部正式发出邀请,邀集在其它俱乐部的老申花队员一起参加纪念活动,共襄盛举。

  2003年12月10日傍晚,庆祝活动如期在上海国际新闻中心举行。那天,我们也特地请来了徐根宝。他早早地来到了贵宾室,不一会儿,申思、祁宏、谢晖、范志毅、成耀东等也先后走了进来。申思进门以后,直接走向了徐根宝,脸上依旧恢复了那个温文尔雅的微笑。徐根宝也马上站起身来,亲热地搂住了申思的肩膀。师徒们在贵宾室里济济一堂,握手言欢,前嫌尽释。

  [四] 一次秘密而敏感的长谈

  那次谈话,我们先从申思在大学所学的广电新闻专业聊起,然后又聊到了将来的打算;虽然更多的只是闲聊,但核心的话题,还是探讨关于申思转会,重回申花的可能性。

  十周年庆祝活动结束后不久,一年一度的转会工作又接着开始了。

  就是在这所谓的敏感时期,我却和申思有过两次面对面的谈话,第一次是在公开场合,或许是觉得这次谈话并没有尽兴,在这次分别之后不久,我们很快又有了第二次长谈,和前一次聊天所不同的是,这次我们的对话,是在绝密的情况下进行的,而谈话的地点,也变换到了我自己的家里。

  申思在我家的

客厅里坐下,我太太给我们两人沏了一壶茶以后,就回到了自己的房间。那次谈话,我们先从申思在大学所学的广电新闻专业聊起,然后又聊到了将来的打算;虽然更多的只是闲聊,但核心的话题,还是探讨关于申思重回申花的可能性。那天,我们做了很多设想,但又被自己一一否定。主要问题,还是考虑到申花和中远两家俱乐部之间的敏感关系,以及舆论的影响。所以,关于他的转会的设想最终也不了了之。虽然如此,但通过这一次的交流,我还是深切地感受到藏在申思内心深处的那股无法割舍的申花情结。

  [五] 一段重返申花的时光

  对于申思想来基地接受康复治疗的请求,我当然欢迎了。但得先同尤根打个招呼。他的回答很有意思:"你是老板,只要你同意了,我当然没有意见了。"几天以后,申思的身影就出现在康桥基地了。

  2004年,对于申思来说,是伤病缠身的一年。虽然此前曾去国外动了手术,但治疗效果并不明显。于是,他又向我提出,想到申花基地接受尤根医生康复疗伤的念头。

  尤根原来是比利时根特足球俱乐部一线队的理疗师,,至今仍效力申花。2003年5月下旬,我去欧洲国际足联处理佩特转会纠纷时,曾去比利时根特足球俱乐部考察,并拜访了俱乐部总经理米歇尔·卢瓦吉。通过交流,我发现根特俱乐部的发展对我们很有启发,于是,当2003足球·上海论坛筹备时,准备邀请米歇尔·卢瓦吉。2003年7月,杨光在德比战中意外受伤,在比利时外援托马斯的推荐下,俱乐部决定让杨光去欧洲治疗。我跟米歇尔·卢瓦吉通了电话,他在电话里一口答应,并承诺给他找最好的医生。这就是他们的理疗师尤根。2003年9月下旬,2003足球·上海论坛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如期举办,米歇尔·卢瓦吉应邀来到上海,同时也最终促成了尤根到上海申花的“转会”。

  对于申思想来基地接受康复治疗的请求,我当然欢迎了。但得先同尤根打个招呼。他的回答很有意思:“你是老板,只要你同意了,我当然没有意见啰。”几天以后,申思的身影就出现在康桥基地了。那些日子,尤根似乎成了申思的“私人医生”———康复训练的计划由尤根制定,而申思在训练时,尤根也在一旁负责观察和指导。最令申思叫好的是每天进行的一小时按摩,主要是帮助申思活动身体各个关节,牵拉各处肌肉块。“按摩的帮助很大,效果非常到位。不得不承认,尤根的确是这方面的专家,有一定的水平。”除了一小时按摩这个“必修课”外,申思每天上下午都由尤根带着,进行康复训练,内容主要是力量训练,也包括跑步等恢复体能的训练。正因为感受到了“尤式”训练的成果,所以,申思对自己的复出期越来越充满信心。

  但是后来发生的事情,却有些出乎人们的预料,作为球员的申思逐渐淡出了足球场,但是很快,他便以一个教练的身份,重返这个凝聚无数恩怨悲欢的绿色舞台。

  精彩足球新闻华体网独家代理

  13年联赛数据一网打尽 改变你看中国足球的方式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45,1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