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退民进并非最佳出路 民企搞足球仍难托起希望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7月20日04:12 深圳商报 | |||||||||
世界杯后足球新闻陷入真空期,新华社的同行顺势做了有关“国企足球”的系列调查,材料翔实,观点尖锐,痛陈大型国企介入职业足球的诸多弊端,看后令人颇感惊心动魄。 然而,调查仅限于国企,尚不足以戳穿中国足球伪职业化的真相。一个最简单的问题是:国企介入足球的确不妥,民企介入足球就有希望吗?这十多年来,以足球为幌子捞上一笔即闪身离去的民企,数量至少十倍于国企。新近坊间盛传东北某俱乐部意欲退出足坛,
国企应不应该介入足球,此讨论本身即有疑问。市场面前,人人平等,国企和民企原本应拥有同等的投资权利。只要中国职业足球的运行机制正常,只要足球具备造血功能,只要搞足球能够实现保值增值的目标,国企、民企,甚至拥有一定财力的个人,介入足球有何不可?单纯地将国企拒绝在足球的大门之外,无疑是一种投资歧视。 事实上,房地产、百货零售等各行各业,不都有国企的身影吗?他们生意上的成功,未见得不如民营企业。将中国足球的诸多问题推到国企身上,有本末倒置之嫌。 不得不指出的是,许多乐此不疲介入足球的民企,其实只是以足球为幌子,谋求足球之外的更多看不见的利益——有了足球这个工具,他们就可以想方设法地争取贷款,向政府伸手要条件——在足球领域尽可以亏空,但他们在其它领域获得的利益,却远超出足球上的亏空…… 有的民企烧起钱来,比国企有过之而无不及,造成的后果甚至更为恶劣。他们使得中国足球的资本迷宫更加复杂,也加大了种种变数,当资金一旦断裂,其所属的足球俱乐部就可能面临崩盘。从健力宝时代走过来的深圳足球,对此一定感同身受。 比起国企来,民企在足球领域的资本运作手法更加隐蔽,不熟知其中情况的外人,很难作出准确的判断。一些虚假繁荣现象,甚至会令人们产生错觉,误以为这就代表着正确的方向。 “国退民进”并非足球改革的要害所在,真正的出路在于打造实实在在的足球市场。如果足球不再被当成“名片”,不再被当成“××工程”,而确确实实地成为一项能创造利润的产业,那么,是不需要人们来操心国企或民企应不应该介入足球这一类问题的。 即便要退出职业联赛的运作,当务之急恐怕还不是拼命烧钱的国企,恐怕应该是足协。别的不说,至少,中超公司最好还是交给专业人士来打理吧。中超公司都成立这么长时间了,它到底干了什么呢,人们都忘记它的存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