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缺失历史断代 导向错误沪上德比今非昔比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7月19日16:22 新民晚报 | |||||||||||||
又逢德比,却已没了激情澎湃的心情。 昨天记者得知一个令人心寒的“机密数字”,此次德比大战,授权经营联城票务的公司只印了5000张球票,而且票价仅为40元/张。这就是该专业票务公司对本场比赛的市场预
遥想当年沪上德比战的人山人海、座无虚席,并高达几百元的票价,如今的德比怎一个冷清了得,这绝对是上海足球的悲剧。 在此,人们禁不住要问,是谁砸了上海足球的金字招牌? 英雄缺失 足球是人踢的,人自然是主角。城市德比的主角,历来都是城市足球的英雄。 然而,德比依旧在,英雄却已不知何处去。成耀东、范志毅、申思、祁宏、吴承瑛等,这些上海足球的城市英雄,演绎上海第一代德比的辉煌,然而,如今,在上海足球的主流势力中却已找不到他们的身影。即便是后起的新德比英雄,张玉宁、肖战波等,如今也已被“流放”。 美好的德比记忆已随他们流失大半,而新的德比英雄却没有出现。如今,耳边尽是“三停”与“下放”,哪里还有什么英雄。目前申花、联城两队的主力阵容中,为大多数上海球迷熟知并喜爱的本土球员,似乎已所剩无几。 英雄的缺失,无疑对上海的球市产生了严重的打击。 历史断代 任何品牌,都有一个积累、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旦中断,其损失是无法估量的。 上海德比,最初是由申花与国际共同创造的,而且在大多数球迷的概念中,德比就是申花与国际的比赛。伴随着国际的西迁,上海德比这块品牌遭遇了严重的“历史断代”。 而联城(前身中邦)落户上海不过两年,而且在这两年里,它一直处于绝对弱势的地位,一时间,显然难以顶替国际在上海足坛的地位。 尽管今年联赛首场德比一度火爆,但那完全得益于联城老板朱骏精心设计的“营销策划”,与两支球队似乎没有多大关系。而此次德比,在一些“难以名状”的压力下,朱骏无法再次“故技重演”。“新德比”很快坠入低谷,也就不难理解了。 申花、联城要想续写精彩的新德比历史,显然还需要更大的投入、更多的耐心,以及更强的智慧,其中,智慧无疑是最关键的。 纠葛太少 国际与申花之间的德比之所以火爆,完全得益于徐泽宪一手缔造的“纠葛”。成耀东、申思、祁宏、吴承瑛等球员,从申花转投国际后,德比一下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无间道”。他们共同组成了上海足坛不可分割的“江湖”,往往,一石就能激起千层浪。 然而,如今申花与联城之间,却更像是两条没有交点的平行线。申花弃将卞军,转投联城,如今还被封杀。申花旧援马丁内斯加盟联城,中间毕竟有在日本的过渡期,而且他仅仅是一个来赚钱打工的外援,归根结底并不属于上海足球的“江湖”。此两人所制造的交点,平淡到几乎可以忽略,显然无法与以上四位球员相比。 以往,国际说与申花的德比就是一场普通的比赛,多少有些虚伪。现在,联城说与申花的交锋就是一场普通的比赛,则多少有些真实。 导向错误 经典的德比,从来都是充满恩怨的,西班牙国家德比、米兰德比、伦敦德比等,无一不是如此。换句话说,德比最重要的元素就是恩怨,否则,就不精彩。“德比就是你死我活!”上海某著名球员曾私下对记者说,“同城兄弟?那是扯淡!” 而我们的足球主管部门,却见不得一丝“血性”,生怕出事,一贯的导向都是“同城兄弟”。在这样的导向下,德比大有变成友谊赛的趋势。当年申花与国际的血拼,给上海足球带来的是冠军和亚军。而如今,失去血性的上海足球,则是一片颓势,申花夺冠无望,联城保级有忧。 不否认,当年的“血拼”也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但这不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理由。德比需要“火药味”。想想当年徐根宝的“空心萝卜”,范志毅、申思的怒吼(现在看来,那也只不过是一场游戏罢了),如今的德比较量实在太过乏味了。也难怪球迷提不起精神! 如果不及时拯救,德比这块上海足球、乃至中国足球的金字招牌,很可能就此失去光华,直至被人遗忘。本报记者董进宇 当年中超德比人山人海 如今中超球市冷冷清清本版照片均为记者周国强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