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城内竞争机制慢慢形成 推出国青球员成最佳时机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4月24日09:23 解放日报 | |||||||||
“这场比赛虽然没有拿下,但整场比赛你们都拼了,气势都打出来了,以后还要这么打!”赛后联城队休息室里,一位俱乐部官员这样鼓励队员。 这场占尽优势的比赛对联城队的意义绝不只在于止住连败,更在于队内竞争机制正在慢慢形成,今后谁也不是绝对的主力。
客场0比2完败于长春亚泰后,联城队上下都进行了反思。反映在昨天比赛的出场名单上,一些原来的绝对主力如张效瑞等成了替补,一批国青小将黄洁、王林、王松披挂上阵。虽然在场上他们有时表现得还有些稚嫩,但确实给联城队注入了一股活力,昨天的联城队又恢复了中超前几轮虎虎生风的气势。 联城囤积了一批有潜质的国青球员,他们若要成大器,需要的就是上场锻炼的机会。球队进入低潮期,观众进入审美疲劳,推出这批球员也成最佳时机。 “联城式合同”强调的是低工资高奖金,球员上场每分钟的出场费为50元人民币,上场的时间越多,收入也就越多,这样一来,势必会引发队内的竞争,逼着一些坐惯主力位置的人开始暗暗努力。 曾在中超掀起滔天巨浪的联城队现在已不再神秘,球队要想更上一层楼,只有寻求自身内部的变化和突破。皇马依靠群星战术都不能支撑过整个赛季,更何况初出茅庐的联城? 本报记者 张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