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雄飞亲历《足夜》兴衰 :足球已不是当年那个足球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3月15日12:19 体坛周报 | |||||||||
勿庸置疑,《足球之夜》是倚仗于中国足球和国内联赛的繁荣而创立并且强大起来的,与创立之初的“七八杆枪”相比,目前整个《足球之夜》栏目组有上百人的规模,要负责体育频道所有足球节目(包括互动电视的风云足球频道)的采访、制作、报道和评论的工作。目前的《足球之夜》只是这个大节目组下面的一个子栏目,制片人是李宝石,手下有28个工作人员。
笔者1998年5月1日应聘进入《足夜》工作时,正逢1998年报道法国世界杯节目组开始扩充,但当时的工作人员也只有十四五个人,主要负责国内足球的全面报道工作。节目于周四晚上播出后的当晚,节目组会召开会议总结节目,然后是讨论和布置下周节目的安排和报道工作。从每周五开始,《足夜》的工作人员开始从北京飞往足球联赛的各个赛场,周末采访报道完联赛后,工作人员会在周一或者周二回到北京,周二上午商议节目的制作和当周报道的主题和方向,遇有重大新闻事件发生,《足夜》记者可能会在周二再次出发去新闻发生地,很多时候会留在当地制作节目,最后通过卫星传送回北京制作播出。如此强度报道国内联赛,加上制作电视节目的程序非常复杂,所以当年在《足夜》工作的一帮年轻人一年四季非常忙碌,每天都在为“下一期”奔波游走,长此以往,很多记者和编辑都落下了职业病。 “一切尽在不言中!”当年联赛老江湖陈亦明做完《足球之夜》后所说的一句话,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中国足球就是一个孩子,没长大的孩子你能保证他不犯错误吗?”当蓄着一脸胡子的章健在沈阳人民体育场零下20多度的一场鏖战后,为自己球队“打假球”而作精彩的辩解时,记者就是那个拿着话筒瑟瑟发抖的《足夜》记者;南勇针对联赛渝沈案质询时的“这个……这个”,其镜头也被人记忆。《足球之夜》经常因为及时、准确、深入和指陈利弊的报道方式大受欢迎时,中国足球已经开始染上各种疑难杂症,足球环境随之由盛转衰,但《足夜》记者们一直战斗在打假扫黑第一线,2001年10月6日,当全国球迷普天同庆世界杯即将出线的前一天,“甲B五鼠”却在中甲赛场公然打假球,当时央视的工作人员正在去赴庆功宴的大巴车上,面对这些中国足球界发生的丑恶,所有人都没有赴约的心情。 没有了中超的两年,《足夜》的愤青们长大了,也可能成熟了,所以面对再次可能去采访的中超联赛时,他们的心中却有了一丝调侃的味道,“其实我们觉得不能报道中超联赛也挺好的,至少最近这两年没有以往那么忙碌,有时候我们甚至很佩服领导在几年前作出的正确决定,大家也看到了中央台退出后足球联赛出现的种种问题,这足以证明领导两年前对中超联赛的价值认定和基本走向有自己清醒的认识,当然我这么想也只是个人行为,另外也是平时开玩笑才这么说,我们也许要回来,但足球已不是当年的那个足球,《足夜》也不是当年的那个《足夜》了!”★冉雄飞 |